回覆列表
  • 1 # 苝棣

    面對孩子的不理睬,你大聲發過脾氣嗎?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發過脾氣,但是發的脾氣再大,即便是大打出手了,可是結局卻是收效甚微,父母的苦口婆心完敗在功能強大的手機面前!大多是父母都是舉手投降,在與手機的征戰中,父母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溝通越來越少,共同的話題也越來越少,手機成為困擾父母教育孩子的強敵。

    溺愛和嬌慣是敗壞孩子意志的毒料。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但卻以“愛”的發心,最後幹出了“害”孩子的事兒!替孩子扛住一切的父母們,是否反思過自己愛孩子的方式?

    托爾斯泰說:“假如一個人懂得怎樣勞動和怎樣去愛,那麼他將擁有美好的人生。”反之亦然。 可是現在有多少父母真的懂得怎樣做才是真的愛孩子?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什麼才是支撐孩子一生屹立於這個世界的必備品質?

    父母正在像養大熊貓一樣撫養孩子,為什麼不能明白,“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標準的“專業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兒”,只顧學習,不會與人相處。

    苦難和挫折是成就孩子堅毅品質的養料,溺愛和嬌慣是敗壞孩子意志的毒料。孩子在家裡嬌生慣養,生活中等待他的將是在外面四處碰壁的苦境。

    教會孩子怎麼勞動和如何去愛,家長不能越位,也不能錯失良機。因為從穿衣服刷牙,到刷碗洗衣,孩子是需要在自己照顧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各種技能。家長取而代之的結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喪失了生活的興趣,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富養是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聞之所以層出不窮,另一個原因是,很多家長對“孩子要富養”的誤讀。

    孩子大了以後,早已不太打他了,可回家後,手握手機,在一個封閉的圈子裡,幾乎沒什麼朋友可以疏解,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和孩子間的爭吵越來越多地會演變成如今的情形,父母都心痛萬分: “有時候想說就給你說,不想說臉一轉,就不跟你說話了。就是說忙,沒有對孩子的心理有太多的瞭解。管多了,孩子就會保持沉默不語,與父母視同路人一樣陌生,氣的父母寧可孩子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離家出走了,當父母的最起碼知道,他是活著的,他在什麼地方就行了,父母省的像是與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的每天心塞氣堵地面對氣人的孩子”!

    一個把孩子送進教室的父母和一個把孩子送進籠子的父母,誰更愚蠢呢?面對孩子的不理睬,大聲發脾氣是最無效、最低階、最無奈、最無能、最傷人的舉動。與孩子的溝通需要有勇有謀,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首先當父母的要放下手機,多看看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對症下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心溝通,親情不是簡簡單單用金錢就能買來的,你不知孩,孩不理你,你若懂孩,孩必理你!

  • 2 # 沒啥也就那點事

    對長輩不理不睬, 如果手頭有正當事情在做,我不會發脾氣,如果在玩做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時,不理不睬,先揍一頓先,孩子不聽話,調皮真的揍一頓就好了,好言相勸不聽的前提下。。棍棒底下出孝子,老古話不無道理。

  • 3 # 似風凌宇

    在我孩子的成長旅途中,要說對孩子的不理睬,也曾經有過一次讓我非常生氣。

    仔細想來,也就是孩子在初中的時候,一次,我帶上自己的孩子,去鄉下的一個朋友家吃酒,在吃好酒後,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結果,我家的孩子,跟朋友家的兒子打了起來,兩個小孩扭在一起,本人在邊上勸,不知怎麼,我家的孩子就是不聽,不理睬,讓邊上的許多人覺得,我的孩子雖然在城裡長大,沒有家教,礙於在外面,我暫時不當面批評他,只是將他拉到一邊。

    隨後不久,我就帶上自己的孩子,提前告別了朋友,回家了!

    回家後,我狠狠地打了孩子一次,打得孩子哭了,自己的手也軟了,後來,自己也後悔打得太兇了,這是自己最生氣的一次,效果也不怎麼好,以後,孩子逐漸長大,變得懂事,我也省得再化力氣去打他。

    於是,改變方法,跟他溝通,在星期天,也同意他在家玩玩電腦遊戲,只要老師佈置的作業保質保量完成,我們做父母的,也不再說什麼。

    一晃十幾年過去,孩子進入上海的高等學府唸書,有了知識,更加懂得了孝敬父母及長輩,問起以前打他的事,他也笑著說道:時間太長,早忘記了!

    教育子女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小孩子的性格又千差萬別,無法正確複製,只有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因才施教,才能讓自己孩子健康成長,大人少遭受煩惱。

    讓我記憶很深的一次孩子初中家長會上,一個女班主任的一句話:教育孩子成功,或者說培養成功一個孩子,是一件幸福三代的大好事!

    各位做父母的朋友們,少玩手機,多些擔當與責任,努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有用的接班人,這是父母之幸福,孩子自己的幸福,孩子的孩子的幸福,與其一味責怪孩子,不如跟孩子溝通,做一個在孩子的眼中合格的父母,助力他走向成功幸福的明天!

  • 4 # 蜜獾n柴

    沒有哦,我覺得孩子鬧的時候跟他講道理是不行的,因為他的價值觀是如此,所以這時候態度要堅決,讓他知道你認為這是錯的。晾他一段時間,然後他累了,就說你這事是錯的,你要這麼做,可以,但是啥啥啥。

  • 5 # 思語國際教育

    雖然我目前沒有孩子,但是身邊也有這種家長面對孩子的不理睬而大聲呵斥的現象。個人覺得家長在面對孩子不理不睬的態度時,最好可以先慢慢冷靜一下,然後仔細想一下原因或者可以趁著和孩子聊天時談及此事。這樣既不傷害孩子自尊,家長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有哪些傑出女性讓你覺得這麼多年你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