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誩哥有話說
-
2 # 智無不言
李清照!
她雖是一介柔弱女子,卻有著男子也比不了的才華,她就是李清照。
在封建的古代,男子讀書學習是很正常的,而女子卻被認為沒有才華就是很好的品德了。可也有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也請了先生教自家的女兒。這不教不知道,女子的智慧從不輸給男子,而我接下來說的這個女子,才華連男子都不能比及,她一生坎坷,出身於富豪之家卻過著貧窮百姓的日子,本有相依相伴的夫君卻落個寡婦無奈再嫁,她就是婉約詩人李清照。
說起李清照,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可沒少學習她留下的詩文,用詞華美婉約,短短几句就能讓人體會到她寫詩時的心情。看過她詩的人都會發現,她的詩有一些很快樂,每個字、每句話都能讓人體會到她的幸福。而有一些卻十分悲傷,讓人讀了之後都不忍落淚。這就要講講李清照的身世了。李清照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可是個千金小姐。他的父親喜好詩文,家裡藏書千萬,而李清照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而她自己天性聰慧,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小才女的評價,甚至有很多詩文大家,比如王灼,蘇軾的大弟子都曾大力誇讚她。在李清照十八歲的時候,她嫁與比她大兩歲的趙明誠,他們兩人既是夫妻又是知己,兩人都好詩文,興趣相投,常常一起逛街購買詩書碑文,生活相當幸福快樂。說起買碑文,兩人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雖然說兩人家庭都很富足,可是她們素來勤儉,從不奢侈度日,每次趙明誠放假回家,可以與妻子團聚前,都會去典當鋪,當掉幾件自己的衣物,用當來的錢與妻子一起逛街,購買一些好的碑文和想吃的零食。雖然日子清貧,但兩人樂在其中,生活幸福和諧。這也是為什麼李清照早期的詩文都是描寫很美好事物的原因。
可好景不長,李清照的父親被捲入朝堂的紛爭,李清照的父親被下獄,李清照為救父沒少上詩言父親的冤枉,可都失敗了,最後李清照自己也被牽連,而當時自己的丈夫家一路官升,還以不與罪人之女同一家為由,差點拆散李清照和趙明誠,出於無奈,李清照只好隻身一人去投奔老家的親人。後來幸得朝廷大赦,李清照和她的夫君重新在了一起,但丈夫家家道中落,趙明誠不再受家族的庇佑最後兩人只好回到青州,過上了清貧的鄉野生活.
本以為生活得以普通的繼續下去,也是一種幸福,可在李清照四十四歲的時候發生了靖康之變,北宋崩潰,趙明誠的母親去世後不久趙明誠也走了,李清照只剩孤身一人,加上兩人為母親奔喪時,連日奔波,不能帶很多物品,所以丟棄了很多兩人喜愛的詩文。李清照可以說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這時她又遇到了一個人叫張汝舟,本以為此人會救她於水火,可怎知張汝舟是貪圖李清照的藏書藏畫,在娶了李清照後發現那些書畫早就丟失後,展露了本來的醜惡面孔,對李清照是又打又罵,放到現在就是家暴。李清照還發現此人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便報官以求離婚,李清照成功了。再經過這麼多浮浮沉沉,大起大落,李清照沒有墮入消沉,反而激發了寫詩的熱情,她的目光不在侷限於身邊的小事,而放眼於國家,遂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李清照的一生真是起起落落,多少殘忍無情的事都發生在她的身上,還好她沒有放棄生活,她用她的詩句去表達自己對生活,對國家的看法。她的詩句大多婉約美麗卻也有豪放氣派的,正如她一樣,一副柔弱的身軀,卻扛起了她生命中所有的風浪,我們不僅要學習她的詩,更要學習她的品質。
-
3 # 順其自然65491946
比起來,武曌大周皇帝武則天。一代才女李清照,遼國蕭太后。漢朝的女外交家馮寮,卓氏文君,保家衛國的花木蘭,忠貞不二的祝英臺。她們都是我大中華傑出的女性。和她們相比。如高山揚止。如我等凡夫。一事無成。慚愧慚愧!
-
4 # 華華寫寫
沒有哪個女性讓我覺得自己白活了。因為每個人都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我們羨慕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羨慕我們。所以珍惜自己擁有的,過好自己的人生,足矣。
回覆列表
征戰四方
婦好 ,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在對巴方作戰中,率領沚佈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主持祭祀
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竭心盡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徵的重任。卒於武丁時期。
死後榮耀
武丁十分喜歡她,三十三歲的婦好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諡曰“辛”。然而她的傳奇還沒結束。婦好死後, 武丁將她安葬在宮殿內,宮苑池邊。生死兩相依!在之後的日子裡,武丁仍頻頻卜問婦好逝世後的情況,還親自為她舉行幾次冥婚,委託他的三位偉大先祖照顧婦好才放心。武丁對婦好的情“出生入死”,上天下地。
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