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小人物的歷史觀

    先說結論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當之無愧。

    首先,但是,從一統天下的角度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亂世統一難度最高的。那時候,中央集權制度沒有行程,分封天下的諸侯內心並無統一理念(項羽和劉邦的區別之一就是,項羽想的是恢復分封制,劉邦是秦始皇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的繼承者,天下一統的理念慢慢形成),而且六國都有著深厚的基礎,國民對自己的國家都有著強烈的感情基礎,這些都極大的阻礙了統一,極大的增加了統一的難度(後世統一基本都是建立在中央集權和統一理念的基礎上了)。另外,六國來看,霸主地位幾經易主,天下紛亂已久,後世統一多數是幾個梟雄爭霸,而且還是沒太多基礎的梟雄,而戰國時期,六國全部建國時間久,都有自己的政府和各類官員,人才濟濟。因此說統一難度最大。

    從統一之後的治國角度來看。首先,秦始皇不是一個暴君。幾乎沒有濫殺無辜功臣,沒有枉殺。相反,秦始皇為了能夠行程統一的理念和人心,他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這些對於促進統一理念和後世都有極大的影響。另外,秦始皇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為後世一直沿用,因此有兩千多年皆為秦史之說。在對外戰爭方面,無論是南越還是匈奴,都是以勝利告終。尤其是南越,秦始皇之後基本成為華夏一部分。另外,尤為突出的一面,秦法起初比較體恤百姓,鑑於當時百姓文化水平,秦法甚至規定耕地的一些方法,指導農耕。秦始王比較超前的一件事,是明白文化統一的重要性,從一開始就重視文化統一,很遺憾被六國博士嘲諷,六國博士只念故土,哪能理解雄才大略的秦始皇進步的統一中央集權制度思想,多次嘲諷最終激怒秦始皇,發生了焚書慘劇。

    始皇帝始終沒有能收貨民心,超前的思想與急於求成最終帝國土崩瓦解。幸運的是,劉邦順利做了始皇帝的繼承者,將始皇帝的大部分思想和理念制度,順利繼續傳承了下去。從今天的角度看歷史可以發現,始皇帝的理念到了漢武帝劉徹,最終完成。

    因此,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

  • 2 # 武嶽萌主

    自古以來,人們對秦始皇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暴君,有人稱他為“千古一帝”。那麼秦始皇到底能不能稱為千古一帝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秦始皇的功過是非。

    1、 秦始皇的“功”。

    秦始皇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中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華夏大地一直是分裂的格局,國家之間戰爭不斷。春秋戰國時期,常年的戰爭導致民不聊生,大大影響了社會的發展。秦始皇結束了這種戰爭的局面,雖然他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間接殺了很多人,但是統一之後的十多年,中國暫時處於和平狀態。

    在秦始皇之前,沒有統一的意識,各個國家實行不同的文化制度,任何國家都只想自己的利益,在趙華人眼裡,自己是趙華人,齊華人眼裡,自己是齊華人,其他國家的人都是敵人。秦始皇還統一了制度和文字。他首創皇帝制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從歷史上看,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此後劉邦贏得天下,也是繼承了這樣的一套制度。

    秦始皇的統一迎合歷史發展的程序,他所創立的皇帝制度延續了2000多年。秦始皇統一文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功績。文字和語言是非常有凝聚力的,雖然現在中國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都使用漢字(部分少數民族除外),所以對中華民族都有一種歸屬感。秦始皇之後的2000多年來,雖然又經歷過多次戰亂,但每次都會走向統一,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也都想把華夏大地統一,這種統一的意識是在秦始皇之後才有的。

    2、 秦始皇的“過”。

    在秦始皇建造的工程中,長城,直道這一類屬於國防類的,於民有利,應當給與肯定。而修建阿房宮,修建皇陵這類工程,僅僅是為了私人的享受,應當嚴重批判。而且他為了更好的維護帝國的統一,實行暴政,崇尚法家思想,刑法極其嚴苛,不允許其他的思想存在。限制了文化思想的繁榮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秦始皇時期再難出現。

    綜上所述,秦始皇有功也有過,個人認為他的“功”要大於“過”。所以,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稱號當之無愧。

  • 3 # 讀史知新

    千古一帝秦始皇,當之無愧。

    首先,從商鞅變法以後逐步強大起來的秦國,經過100多年的奮鬥,先後消滅了韓、趙、燕、魏、齊和南方的楚國,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結束了諸侯割據稱雄達數百年的局面,在中國建立起一個空前統的封建王朝一秦。從此,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

    其次,自從公元前770年春秋時代開始,中國的歷史就進入到大國爭霸的時代。至公元前475年由備秋進入到戰國時代,又出現齊、燕、楚、韓趙、魏、秦等幾個大國割據的局面。而渚侯國的紛爭延續了兒百年之久的中困,到戰國末期,才出現了統一的形勢。由於秦國不斷向東方擴,對各諸侯國蠶食鯨吞,一個個諸侯國被秦消滅: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距秦國最近的南韓被秦軍徹底打敗,韓王安被俘。此後,幾乎每年有一個諸侯國被秦消滅:秦王政十八年(前29年)滅趙;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攻薊(今北京附近),燕王喜逃往遼東;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軍攻遼,俘燕王喜,燕亡;秦工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秦王政二卜四年前223年)秦火楚;秦王政二卜六年(前22年)秦軍攻齊,齊國國王建投降。

    最後,戰國以來先後“稱雄”割據的韓、趙、魏、燕、楚、齊六國,於被秦國吞滅。在廣闊的中原大地,只有一個圈家—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蜜蜂如何認得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