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山聽風

    如何看待清明節,城裡人在馬路邊燒紙錢?

    清明節馬路邊燒紙錢,不僅城裡人如此,農村裡的人也有這種習俗。也就是說,在舊時,這是中國民間的一種普遍習俗,可以說,這種習俗的興起,應該舊時是從農村帶到城鎮。

    為什麼民間會出現這樣一種習俗呢?記得小時候,大人們介紹說,這些人先人的墳墓沒有了,是在“掛飛青”。想起來,這些人也比較讓人憐憫,連墳堆都沒有了,可見他們的先人受過多少苦,最後連墳墓都沒有給後人留下一座。每有一起“掛飛青”人,其先人都有一段悲慘的故事。這裡的介紹一下民間的這種習俗。

    舊時,這種在路邊、河邊、野外等沒有墳墓的地方燒紙錢,或者插掛紙錢,也同樣稱之為“掛青”,正式稱呼是“掛飛青”,即清明“遙祭”之意。主要是給一些先人亡故後,沒有墳墓,或者因種種原因失去墳墓,或者找不到墳墓,一種特殊的掃墓祭祀方式。一般來說,舊時,家裡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會到路邊、河邊、野外等沒有墳墓的地方燒紙錢。

    一、一些貧窮家庭親人到外面謀生,亡故後不能回家鄉安葬。比如做小生意、做手工藝、當腳伕、船伕、放排等職業的人,還有因災荒而逃荒、乞討等人,在外亡故後,由於路途遙遠,親人得不到信,或者家裡沒有錢,無法外出尋找,或者找不到屍骨。這種人大多屬於“哪死哪埋”或者“路邊死了路邊埋”,家裡無法知道他們的墳墓葬在哪裡。

    二、舊時的戰爭年代,死在戰場上計程車卒,或者因離家鄉太遠,亡故後,就地埋葬計程車卒。家裡親人無法到這些人的埋葬之地掃墓。

    三、古代農村人遷徙頻繁。有為生活所迫,被迫自願遷徙的,比如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等。也有因朝廷需要,強迫遷徙的,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等。還有因躲避戰亂、兵燹、仇敵、瘟疫等原因而背井離鄉,遷徙他地。如此等等。這些遷徙的人無法帶走自家的祖墳,再說,到了新的安家之地,由於離故鄉路途迢遙,無法回故鄉給祖先掃墓。

    四、因某種原因,有的家裡先祖的墳墓找不到了,或者說不存在了。比如說,原來的墳地被墾荒成耕地,或者說已經修建了官路、兵營、寺廟等建築物,原來的墳墓沒有遷走,被平掉了,當然也就不存在了。

    五、其他一些非常規的殯葬方式。有一些地方,因某種原因,比如瘟疫、其他傳染病、觸犯律法不能進祖墳等,對這些人進行了火葬、水葬等,這樣就沒有墳墓可供後人掃墓。

    以上有的地方,有為親人立衣冠冢的習俗,供後人掃墓祭祀。然而,有的地方因資訊不通,並不知道他們的親人在外已經亡故了,還一直在家裡等著外出的親人回家。也有的不願相信他們的親人在外面已經沒了。這樣時間久了,按外出親人的年齡估計,已經不可能活在世上了,但已經無法立衣冠冢,或者沒有能力立衣冠冢,每逢清明的時候,子孫後代就用“掛飛青”的方式,祭祀先人。

    在農村,“掛飛青”的方式與上墳掃墓的方式是一樣的,只是沒有墳墓,也就省去了“砍青”這個環節。“掛飛青”的地點一般都在河邊、溪邊,沒有河、溪的地方,也是在水渠邊。民間認為,水是路路相通的,先人可以透過水找到故鄉,找到子孫後代,享受後人的祭祀。也有一些人認為,世上的路也是相通的,因此,就在路邊,一般是岔路口“掛飛青”,但這種情況只是少數。相對於路邊來說,人們在野外的一塊空地“掛飛青”的機會又要多一些。

    對“掛飛青”,農村也有一定的忌諱,比如說,家有祖墳,即便遠一些,是不允許“掛飛青”,只有無墳才可“掛飛青”。否則會被人們視為懶惰,認為是對先人的不敬,有墳不掃,就在河邊、野外、路邊選個地方隨便祭祀,就像是完成任務了事,人們認為對先人的心不誠。

    現在清明節城裡人在馬路邊燒紙錢,我跟此類人閒聊過,從他們的口裡得到的,無非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種種原因失去祖墳。因城鎮飛速擴充套件,或者各種建設飛速發展,原來的農村變成了城區,原來的祖墳地消失了,變成了城市街道,清明節沒有地方掃墓,只得用這種“掛飛青”來祭祀先祖。

    二是一些農村來的老人做的事。從農村進城跟兒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因清明兒女沒空時回老家掃墓,自己身體狀況又不便回老家,但傳統的清明祭祖觀念深植心中,只能用這種辦法來了卻心願。可以說,這是老人們沒辦法的辦法。

    三是有一些人跟風。城裡一些人看到別人家在清明節,到路邊燒紙祭祀,他們看到這個辦法可行,於是也打了懶主意,不信辛辛苦苦去祖墳現場掃墓,也跟著別人燒紙錢。

    我個人對清明節城裡人在馬路邊燒紙錢的看法,要區別對待,強化管理,加強引導。第一種人因失去了祖墳,清明節祭祀懷念祖先,無可厚非,但畢竟在城市裡,人口密集。要祭祀也要文明祭祀,不能把城市搞得烏煙瘴氣,城市管理要好好引導。第二種和第三種人,我認為此風不可長,這種做法,對這些人來說,不屬於傳統習俗之列,是一種偷懶的辦法,應該禁止。

  • 2 # 農村精神小夥兒

    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些在路邊燒紙的人,也是希望順著路的方向,把他們對先人的哀思,寄送過去。

    那些在城市裡十字路口,馬路邊燒紙一般分為兩類人。一類就是當地的土著居民,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張。當地居民原來埋葬先人的地方,估計都被佔去啦。找不到啦。他們只能在記憶中大概得地方,燒點紙,給他們送點紙錢。希望他們在陰間也能過的富富裕裕的。不缺錢花。

    另一類人,就是遠離家鄉,背井離鄉。遇到清明節,陰曆十月一,不能及時的回到家鄉,給自己逝去的親人,祖先。上墳掃墓。就會選擇在路邊,燒點紙用傳統的方式寄託對他們的思念,和哀思。

    這種行為也許在有些人看來,會影響城市的形象。影響交通。但是一年也就這兩次。還是不要禁止的好。也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吧。朋友們你們怎麼認為呢?

  • 3 # 周曉林律師

    在馬路邊燒紙錢是一些地方的習慣,為亡靈指明回家的路,寄託哀思。但比較影響環境,特別是燒紙後灰燼飛揚。親人在以這種方式追思的同時,可以儘可能的減少環境汙染,選擇環保祭奠用品,注意明火,注意殘餘灰燼的清理。

  • 4 # 鬱金香137652766

    如何看待清明節,城裡人在馬路邊燒紙錢?

    這個問題,說白了馬路上燒紙錢要有一定的章法,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給去世的人燒紙錢,過世的人也收不到。自我感覺可是這沒用。白花錢。一般給去世人燒紙錢是有一定的規矩。第一,在離世的人家裡居住地可以燒紙錢,這個是最好的,它要每年回家一趟這個收到的。第二,沒在家的人要給去世的人燒紙錢就到墳地,墓地給燒紙錢。除此之外不要到處燒紙錢。也沒用。

  • 5 # 樂山樂水9604

    祭奠亡靈燒紙之俗,在中國一些地區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人們借這“陰陽之隔一把火”寄託哀思,懷念先人,是一種屬於中國獨有的“孝文化”,宜於疏導,不易於禁止。待90後一代成為老年群體時,這種習俗說不定就成為歷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04年款的全進口奧迪A41.8T排放標準是國三還是國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