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27121461517

    容易引發雷擊的環境一般是室外,比起探討容易引發雷擊的環境,我們還是更多的去了解如何避免雷擊吧。這是本人根據在防雷公司上班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的。

    1、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氣,預計可能有雷電的時候,進入這些地方是安全的,安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金屬頂棚的車輛內,立交橋下或下沉路面處。在找不上上述的合適避雷地點的時候,不要慌張,高燈杆、飛機尾翼的相對安全範圍內躲避,也可以防止遭受直接雷擊。(但是此時嚴禁靠近燈杆或飛機機身小於3米的範圍內,次範圍內有被雷電波及的危險。)

    2、有雷又下雨的天氣,在室外活動不要手拿金屬工具、材料行走,打傘也不行。沒有金屬頂棚的車輛是不防雷的,應當停下工作,選擇迅速避雷。如果在非常空曠的區域,而有找不到避雷的地方,可以採取最後的應急方法,雙腳併攏蹲下,降低身體高度,減少於地面的接觸面積,以此儘可能減少雷電對自身的危害。

    3、雷閃發生的時候,不要實用通訊工具,如手機,對講機等,現在流行戶外騎行,騎友之間用對講機保持通訊,越到雷電時應及時關閉對講機,避免災禍,特別是在空曠的地方。接線的室內電話實用也最好能夠用擴音撥打電話,避免雷擊擊中電話線,有觸電危險。

    4、雷電正在發生的時候,如果所住的地方沒有完善的防雷設施,那麼室內人員不要靠近金屬水管、暖氣管道及配電箱等與室外有電氣連線的金屬設施,也不要停留在金屬門窗處,這些地方都有引雷導電的危險。

    5、即便是浴室內做了等電位連線,也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因為淋浴的水淋到你身上,這水流也相當於導線一般,有引雷電流上身的危險。

    6、在戶外公共區域行走的人,不要為了避雨就靠近大樹行走甚至直接在樹下避雨,應遠離樹幹3米以上,不然雷擊擊中高聳的樹幹的時候,樹下行走的人也有被波及的危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教改革具體內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