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公1980

    過去以“赤腳醫生”為骨幹醫生的農村衛生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赤腳醫生”村衛生所的形成。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主席聽取了時任衛生部長錢信忠的工作彙報後,大為光火,批評說:“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15%人口工作,而且這15%中主要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又說:“應該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去,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由他們來為農民看病服務。”一個月後,又批評道:“書讀得越多越蠢,現在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黃瓜不適合農村,也是為了城市,不是中國有5億農民。”又說:“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著讀那麼多書……高小畢業生學3年就夠了,主要是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經過毛澤東主席的批評指導,全國性的農村醫療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了,最後形成了以縣醫療部門指導培訓,鄉鎮醫院領導,由村行政村負責招聘使用醫生,由農民交納少部分,由各生產隊、村政府擔負大部分財務支出的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所。因為醫生和衛生員都是半脫產,又經常走街串戶治病和衛生防疫,所以被暱稱為“赤腳醫生”。

    這種體制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包產到戶後,村隊集體經濟的解體,村衛生所原有依靠的個人和集體共同擔負醫療費用的合作醫療經濟基礎的互解而相應轉換角色。變成了以縣、鄉在農村建立的醫療點與原“赤腳醫生”各自門診的農村醫療衛生狀態。

    二、過去農村衛生所的特點。以村隊集體經濟為依託,以縣、鄉技術指導培訓為龍頭,以半脫產的“赤腳醫生”為醫務骨幹的過去的農村衛生所的優勢是,第一,上級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技術指導培訓及時,時間短,見效快,互動性強,醫療實踐充裕;第二,由於衛生所是由村政府領導,對人員的調配使用比較機動。一般,衛生所有固定的醫術較高的幾個執勤醫生,各個生產小隊都配備有衛生保健員,跟隨生產勞動,隨時應付勞動中出現的突發疾病,能第一時間救治。他們又是本村村民,一旦有誰染病可以及時趕到,即使半夜三更也必須馬上出診,這樣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病治;第三,由老帶新,由中融西,學習實踐機會多,醫術水平提高比較快;第四,因為“赤腳醫生”們生活在農民群眾中,從情感上很接“地氣”,又因為那個時代思想政治覺悟比較高,隨時受到群眾的監督,一旦不認真、不上進可能會失去在當時令人羨慕的職業(他們的待遇是比普通勞動力要高一些的)。第五,“赤腳醫生”都很注重德藝雙修。從感情上講鄉里鄉親,治病救人必當盡心盡力,以無愧於醫者的稱號,對得起鄉親爺們。從業務上講,追求精藝、傳揚醫名又是醫者畢生努力的方向。所以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贏得了群眾的讚譽。

    現在的農村醫療點的特點如下:

    一、農村現在建立的醫療點是按照國家醫療衛生標準統一建立的,很規範、正規。按照國家醫療衛生的相關規定,對農村醫療衛生點制定出了各方面的要求和開設從醫的標準條件。

    二、但凡進入村醫療點的從業者必須具有從業資格證,並且鄉縣衛生醫療機構會對他們的業務能力、服務質量進行全程監督。

    三、村醫療點從業者的工資、福利、養老保險等都由國家和地方財政負擔,這是新的農村醫療改革的舉措,從而解除了農村醫務工作者的經濟負擔和後顧之憂。

    四、國家正逐年加大對農村醫療事業的投入,不斷在探索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醫療衛生新路子,不斷完善農村醫療衛生體制。

    五、農村醫療點的從業者在數量上受限制,且不一定是本村的。按照“縣聘鄉用,鄉聘村用”的原則,村醫療點人員直接歸鄉、縣醫療衛生機構領導,村政府無權管理。這樣就有點“不接地氣”之嫌。

    目前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的思考

    一、過去的老“赤腳醫生”年齡已經偏大或已過世,鄉村醫生處於嚴重青黃不接的現象。雖然國家要求大力培養有志於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青年醫務工作者,但受多種因素制約,鄉村缺少醫務工作者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農民一旦有病只能向縣以上醫院送,不便住院治療的農民患者的醫務問題,如打針、輸液、用藥、康復等就成了大難題。過去的“赤腳醫生”可以隨叫隨出診,可醫療點的醫生可就不太好做到了,一是人手少,二是不在本村住,醫務態度也不象“赤腳醫生”那樣熱心。

    二、國家對從事醫療人員要求很嚴格,無證不得從業。既是年齡大、醫術較好的老中醫、老“赤腳醫生”政府預設他們在自已家中不公開地從事醫診,但總有一種不安全的陰影。如何解決這種矛盾需要各級政府做出切合實際的決策。

    三、對農村從醫後輩的培訓問題並不是靠簡單醫院培訓就可以的,尤其是中醫,是需要長期地從醫實踐學習鍛鍊的,這就需要那些老中醫、老“赤腳醫生”長期的傳幫帶。所以對這些農村的老中醫、老“赤腳醫生”的資格認定、福利待遇等問題都需要政府出臺合理的、切合實際的政策。雖然國家對“赤腳醫生”發放了補助金,但對如何發揮這些“寶貝”的效能是值得思考的。

    四、對農村醫療點的管理及與鄉、縣醫院的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是一個大課題。如,醫療裝置的配置標準,醫藥來源渠道問題。為了避免鄉縣大醫院與村醫療點搶奪醫患問題,必須處理好什麼樣的患者可以在醫療點醫治,什麼樣的患者需要轉入鄉縣醫院治療,如何轉接,醫療保險如何報銷等等一系列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村醫療點也只能是一個掛牌機構,最後只能走向破產的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字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