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複,而之後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一簡字和二簡字主要源於古字、俗字、異體字、草書楷化字,1935年8月《第一批簡體字表》公佈, 次年2月被收回。
1950年7月吳玉章: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透過。
1960年文改委公佈《關於徵集新簡化字的通知》,第二次漢字簡化正式開始。
1977年12月20日公佈《草案》並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二簡字,1981年文改委參考全國各方面的意見擬出111字的《修訂草案》,1988年國家語委公佈《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2000年10月31日文字法透過,次年元旦正式施行,確立了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不論是作為文明載體,還是作為表達工具,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演變,只是載體和工具狀貌的變化,並不會構成對文明內涵的損害與削減。
部分地區民眾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體字;研究文字學的學者以及部分書法愛好者,對繁體字也有較深的文化情結。對大多數華人來說,簡體字已經成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達的熟練工具,上了年紀的人或許還認識一些繁體字,上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絕大多數不識繁體字,也沒有誰覺得不正常。
繁體字只是簡體字過去的形態。單就字型形式來說,繁體字身上確實部分承載著簡體字所不具備的文化元素,但是從甲骨文、金文開始,漢字的嬗變、演進總是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文字學、歷史學等意義上的好東西,繁體字演變到簡體字,同樣如此。
然而換個角度看,簡體字身上亦承載著繁體字所不具備的文化元素。從本質與功用上看,繁體字、簡體字都屬於人際、社會交流工具,是文化和文明的載體。使用簡體字與使用繁體字,都能夠傳承華夏文明。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
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體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複,而之後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一簡字和二簡字主要源於古字、俗字、異體字、草書楷化字,1935年8月《第一批簡體字表》公佈, 次年2月被收回。
1950年7月吳玉章: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透過。
1960年文改委公佈《關於徵集新簡化字的通知》,第二次漢字簡化正式開始。
1977年12月20日公佈《草案》並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二簡字,1981年文改委參考全國各方面的意見擬出111字的《修訂草案》,1988年國家語委公佈《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2000年10月31日文字法透過,次年元旦正式施行,確立了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不論是作為文明載體,還是作為表達工具,繁體字到簡體字的演變,只是載體和工具狀貌的變化,並不會構成對文明內涵的損害與削減。
部分地區民眾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體字;研究文字學的學者以及部分書法愛好者,對繁體字也有較深的文化情結。對大多數華人來說,簡體字已經成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達的熟練工具,上了年紀的人或許還認識一些繁體字,上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絕大多數不識繁體字,也沒有誰覺得不正常。
繁體字只是簡體字過去的形態。單就字型形式來說,繁體字身上確實部分承載著簡體字所不具備的文化元素,但是從甲骨文、金文開始,漢字的嬗變、演進總是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文字學、歷史學等意義上的好東西,繁體字演變到簡體字,同樣如此。
然而換個角度看,簡體字身上亦承載著繁體字所不具備的文化元素。從本質與功用上看,繁體字、簡體字都屬於人際、社會交流工具,是文化和文明的載體。使用簡體字與使用繁體字,都能夠傳承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