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多
首頁
資訊
體育
娛樂
汽車
投資
財經
軍事
科技
數碼
科學
遊戲
歷史
健康
政治
影視
旅遊
育兒
美食
時尚
房產
農業
社會
文化
教育
技術
美文
情感
故事
家居
職場
自然
闢謠
心理
攝影
漫畫
生活
其它
Club
Tips
熱門話題
搜尋
註冊
登入
首頁
>
Club
>
2021-04-11 19:02
用什麼字形容池塘,比如說:一個、一隻?
6
回覆列表
1 # 使用者1786651393261
看完眉師的,想要從另一個角度說一說。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上面的各位也都說了關於整句的優點所在,但是從歷代的詩話中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其實歷代各位詩論家所推崇的往往是“池塘生春草”一句。先舉一例:
謝康樂“池塘生春草”得之夢中。評詩者或以為尋常,或以為淡妙,皆就句中求之耳。“池塘生春草”,單拈此句,亦何淡妙之有!(黃淳耀《陶庵全集》卷二十一)如《謝氏家錄》所載,謝康樂在得“池塘生春草“後認為自己有如神助,為何謝康樂會覺得這句話有如神助?謝康樂開一代山水詩歌濫觴,如《文心雕龍 明詩》中所載:宋初文運,體有因革,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儷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這個也正是康樂詩風的特徵。謝康樂擅長“極貌寫物”,“窮力逞新”,善於刻畫自然景物,如: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晚出西射堂》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輝。《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遊南亭詩》雖然這種刻畫卻清新樸素,出於天然。但是可以看出謝康樂對景物神貌明晰精準的刻畫。而之如池塘生春草這種句子,反而對康樂來說是一個特例。如眉師在上面所說,作者在當時達到了一個“忘我階段”,以眼觀物的康樂直接把所見所想流於筆上,相對於其他他自己的詩歌來說,這句話來的更加天然,和他“富豔難蹤”的精工美學相反,然而正是這樣的句子正是一種質上的蛻變。當然這類的句子對於謝康樂本人來說,也算是極為難得的了,所以他自己才會發出有如神助的感慨。所以說包括各家也都認為神來之筆發於偶然,不可強求。如:“池塘生春草”,偶然佳句,何必深求......”(沈德潛《古詩源》卷十)而正是這種“天然去雕飾”的狀態,往往會驚為天人。這種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上我們稱之為“直尋”。直尋由鍾嶸所提出,見於《詩品序》: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於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詛出經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這裡可見什麼樣的詩才會達到這種所謂的直尋呢?鍾嶸舉了幾個例子,除了作者本身舉得幾個例子“高臺多悲風”(曹植《雜詩其六》),"清晨登隴首"(張華《詩》),“明月照積雪”(謝靈運《歲暮》)外,還有之如“微雨從東來”(陶潛《讀山海經》)“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登池上樓》),“明月出天山”(李白《關山月》)等等。那麼為什麼這種詩句就可以說是直尋呢?這種直尋的思想,很複雜,而且需要結合很多方面來談。從一個角度來說,直尋就是“即景會心”。直書眼前之物,直抒內心感受,將二者融為一體。從美學的角度上,直尋的發端也可以說是直覺。克羅齊在《美學原理》一書中說過:知識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象得來的,就是從理智得來的;不是關於個體的,就是關於共相的;不是關於諸個別事物的,就是關於它們中間關係的;總之,知識所產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美學原理》第一章)直覺與邏輯是相對的,而對於這種知,拿“池塘生春草”與謝康樂的另一個名句“遠峰隱半規”來做對比,池塘生春草是作者眼前所見直接發端於紙面,是一種最直觀的呈現,而遠峰隱半規是賦有一定邏輯性的,透過落日與山峰形成一定的空間感,達到一種“透景”的藝術效果,是經過思考而達到的一種理性的最優秀的效果。而之前舉得幾個例子,都是之如此類。而正是這種發於直觀,成於天工的句子對謝康樂這種偏激執拗的人,對於這種經歷各種坎坷後孤憤積鬱的人來說更加珍貴,也正是這種詩句,能夠帶給讀者直射心底的感受與效果。而園柳變鳴禽,固然優秀,比起池塘生春草五字,只能說是優秀工整的對句,而不能說天工一樣的珠聯璧合。同時這種最直觀的對景物的直接呈現並不單薄,所以稱之謂直尋。對於池塘生春草,眉師在前面已經有過講解該詩的結構,引用一下:前面說自己不能出不能入,只好臥病在此,從“褰開暫窺臨"起,氣息微微一暢,轉入觀景,後直到”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均是忘我階段。然而及至“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卻回到了對物與對己的憐惜。觀景的過程中,詩人的本心在此再度流露出來了。本句就是是憑欄望遠,忘憂不得的一次回力。後面再接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則順理成章,情緒流動到最後的煩悶,也就恰到好處。這種詩句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去說我要表達什麼,對於這種景物有什麼實際的效果與影響,比如:“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池塘生春草筆到意到,自然能夠給讀這句詩的人一種最最直觀,準確,不需要用語言解釋的感受,這也是這句詩能夠打動無數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種景與意融為一體的好句,像右丞的“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白石的“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等。往往這些詩都是詩家所喜,放在每個人來看,第一眼恐怕都會有驚豔的感覺。這個也是無數人追求,有可遇不可求的目標。所以說這句如題主所說的一般化的景物描寫能夠受到各家的極盡褒獎。當然每個人的審美觀也是存在差異的,至於這句詩是不是好句,也沒有必要去直接下定義。最後借用胡應麟的評價:“池塘生春草”,不必苦謂佳,亦不必謂不佳。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暉能娛人”之類,雖非鍛鍊而成,要皆真積所致。此卻率然信口,故自謂奇。(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
發表回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意外的詩句?
熱門排行
千戶苗寨現在關了嗎?
外地車能進浦東新區紅楓路嗎?
大林寺桃花的解釋?
自駕遊需要準備的清單?
雲上大陸11階裝備條件?
幾月份的菱角最好?
13ultra處理器是超頻版的嗎?
太陽能沒有熱水還會繼續流出冷水嗎?
雷紫go的水友賽怎麼進?
80厘米的桌子配多高的凳子?
看完眉師的,想要從另一個角度說一說。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上面的各位也都說了關於整句的優點所在,但是從歷代的詩話中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其實歷代各位詩論家所推崇的往往是“池塘生春草”一句。先舉一例:
謝康樂“池塘生春草”得之夢中。評詩者或以為尋常,或以為淡妙,皆就句中求之耳。“池塘生春草”,單拈此句,亦何淡妙之有!(黃淳耀《陶庵全集》卷二十一)如《謝氏家錄》所載,謝康樂在得“池塘生春草“後認為自己有如神助,為何謝康樂會覺得這句話有如神助?謝康樂開一代山水詩歌濫觴,如《文心雕龍 明詩》中所載:宋初文運,體有因革,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儷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這個也正是康樂詩風的特徵。謝康樂擅長“極貌寫物”,“窮力逞新”,善於刻畫自然景物,如: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晚出西射堂》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輝。《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遊南亭詩》雖然這種刻畫卻清新樸素,出於天然。但是可以看出謝康樂對景物神貌明晰精準的刻畫。而之如池塘生春草這種句子,反而對康樂來說是一個特例。如眉師在上面所說,作者在當時達到了一個“忘我階段”,以眼觀物的康樂直接把所見所想流於筆上,相對於其他他自己的詩歌來說,這句話來的更加天然,和他“富豔難蹤”的精工美學相反,然而正是這樣的句子正是一種質上的蛻變。當然這類的句子對於謝康樂本人來說,也算是極為難得的了,所以他自己才會發出有如神助的感慨。所以說包括各家也都認為神來之筆發於偶然,不可強求。如:“池塘生春草”,偶然佳句,何必深求......”(沈德潛《古詩源》卷十)而正是這種“天然去雕飾”的狀態,往往會驚為天人。這種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上我們稱之為“直尋”。直尋由鍾嶸所提出,見於《詩品序》: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於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詛出經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這裡可見什麼樣的詩才會達到這種所謂的直尋呢?鍾嶸舉了幾個例子,除了作者本身舉得幾個例子“高臺多悲風”(曹植《雜詩其六》),"清晨登隴首"(張華《詩》),“明月照積雪”(謝靈運《歲暮》)外,還有之如“微雨從東來”(陶潛《讀山海經》)“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登池上樓》),“明月出天山”(李白《關山月》)等等。那麼為什麼這種詩句就可以說是直尋呢?這種直尋的思想,很複雜,而且需要結合很多方面來談。從一個角度來說,直尋就是“即景會心”。直書眼前之物,直抒內心感受,將二者融為一體。從美學的角度上,直尋的發端也可以說是直覺。克羅齊在《美學原理》一書中說過:知識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象得來的,就是從理智得來的;不是關於個體的,就是關於共相的;不是關於諸個別事物的,就是關於它們中間關係的;總之,知識所產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美學原理》第一章)直覺與邏輯是相對的,而對於這種知,拿“池塘生春草”與謝康樂的另一個名句“遠峰隱半規”來做對比,池塘生春草是作者眼前所見直接發端於紙面,是一種最直觀的呈現,而遠峰隱半規是賦有一定邏輯性的,透過落日與山峰形成一定的空間感,達到一種“透景”的藝術效果,是經過思考而達到的一種理性的最優秀的效果。而之前舉得幾個例子,都是之如此類。而正是這種發於直觀,成於天工的句子對謝康樂這種偏激執拗的人,對於這種經歷各種坎坷後孤憤積鬱的人來說更加珍貴,也正是這種詩句,能夠帶給讀者直射心底的感受與效果。而園柳變鳴禽,固然優秀,比起池塘生春草五字,只能說是優秀工整的對句,而不能說天工一樣的珠聯璧合。同時這種最直觀的對景物的直接呈現並不單薄,所以稱之謂直尋。對於池塘生春草,眉師在前面已經有過講解該詩的結構,引用一下:前面說自己不能出不能入,只好臥病在此,從“褰開暫窺臨"起,氣息微微一暢,轉入觀景,後直到”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均是忘我階段。然而及至“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卻回到了對物與對己的憐惜。觀景的過程中,詩人的本心在此再度流露出來了。本句就是是憑欄望遠,忘憂不得的一次回力。後面再接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則順理成章,情緒流動到最後的煩悶,也就恰到好處。這種詩句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去說我要表達什麼,對於這種景物有什麼實際的效果與影響,比如:“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池塘生春草筆到意到,自然能夠給讀這句詩的人一種最最直觀,準確,不需要用語言解釋的感受,這也是這句詩能夠打動無數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種景與意融為一體的好句,像右丞的“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白石的“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等。往往這些詩都是詩家所喜,放在每個人來看,第一眼恐怕都會有驚豔的感覺。這個也是無數人追求,有可遇不可求的目標。所以說這句如題主所說的一般化的景物描寫能夠受到各家的極盡褒獎。當然每個人的審美觀也是存在差異的,至於這句詩是不是好句,也沒有必要去直接下定義。最後借用胡應麟的評價:“池塘生春草”,不必苦謂佳,亦不必謂不佳。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暉能娛人”之類,雖非鍛鍊而成,要皆真積所致。此卻率然信口,故自謂奇。(胡應麟《詩藪》外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