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摘抄:
〈一〉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預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三〉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四〉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五〉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六〉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七〉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八〉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十一〉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十二〉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排程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理由坐井觀天的危險。
〈十五〉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十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朱梅馥、傅聰寫的,傅敏編著的一本圖書,於1981年首次出版。
該書是給傅雷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這本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此書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傅雷家書摘抄:
〈一〉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二〉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預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
〈三〉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
〈四〉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
〈五〉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六〉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七〉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八〉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九〉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worry)。
〈十〉…………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的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泰,工作反而會順利。
〈十一〉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
〈十二〉中國哲學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讓感情控制。 〈十三〉假如你能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痴,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排程千軍萬馬一樣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藝術與人生最高的境界。
〈十四〉一個人沒有靈性,光談理論,其不成為現代學究、當世腐儒、八股專家也鮮矣!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理由坐井觀天的危險。
〈十五〉藝術家與行政工作,總是不兩立的!
〈十六〉世界上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
〈十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十八〉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象徵。
〈十九〉惟有肉體禁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二十〉只要是先進經驗,蘇聯的要學,別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也要學。
拓展資料:《傅雷家書》是由傅雷、朱梅馥、傅聰寫的,傅敏編著的一本圖書,於1981年首次出版。
該書是給傅雷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這本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此書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