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3590184843

    魯迅的《風箏》,選自魯迅的散文集《野草》,《野草》給人的印象是優美而難懂。就像野草中《影的告白》中的話語“舉起灰黑的手,喝乾一杯酒,我將在不知道時候的時候獨自遠行”。《風箏》是《野草》中少見的,寫得明白如話的文章,所記錄的,不過是魯迅與他的弟弟周建人在孩童時期的往事。北京的冬天,天空飄著幾隻風箏,魯迅在威嚴的嚴冬之中,因為這幾隻風箏,思緒就這樣蕩回了久違的兒時早春溫暖的故鄉。故鄉的風箏全不這樣,它們遊弋在湛藍的天中,搖盪在新吐嫩芽的柳梢之上。故鄉的風箏似乎也更可愛,顏色可愛,形狀可愛。而那時的魯迅,卻早熟地壓抑著作為孩童玩耍的天性,似乎連欣賞這美麗風箏的心情都一併消失了。在魯迅看來,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才會念想的玩物而已。說到這裡,大家大概都會想起那個寫入小學語文課本,在三味書屋念私廚的魯迅,那個小小的魯迅,聽到先生出題:獨角獸,他應聲作答:比目魚,工整而又漂亮。他在自己的課桌上,刻下一個“早”字,那時的魯迅,心思確實不在玩耍和風箏上面。然而,同一時期平凡而天真的,是魯迅的小弟,周建人。魯迅回憶,小弟常常張了一張小嘴,仰著脖子,痴痴地望向早春的天空。看到有風箏纏繞在一起,他跟著著急,看到纏繞在一起的風箏得以解開,他跟著大鬆一口氣。然而他沒有風箏,只能這樣望向天空。魯迅看到了,對小弟的行為和風箏一起不屑一顧。魯迅作為大哥,心裡裝著父親的病,裝著本家親戚的冷眼,裝著三味書屋課桌上的“早”字,裝著“逃異鄉,走異路”的焦慮和企盼,他心裡實在裝不下天空中顏色鮮豔,翩然而飛的風箏,只是他忘記了,自己的小弟那時還是一個孩子。當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有很多天不大看見自己的小弟,於是,他似乎料定了,果然,在家中一間不常去的雜物房裡,找到了正在自己製作風箏的小弟。他回憶到,小弟當時害怕極了,窘極了,看到魯迅的突然到來,嚇得瑟瑟發抖,那時的魯迅,帶著料事如神的自得,和對小弟瞞著自己做風箏的惱怒,走過去,毀掉了這個尚未完工的風箏,然後得勝的離開,留著小弟一人在雜物房內,這之後的小弟會怎樣,他當時沒有管,甚至沒有想。換做別人,也許會忘記了這件事情,即便記得,也不一定尋得出這裡的不妥。哥哥管教弟弟,而且是為了避免讓弟弟做沒出息的孩子,去玩無聊的玩意,多麼正確,何況還有自己的以身作則,簡直是身體力行實行教育的好榜樣,弟弟應該感謝哥哥的這番教化才對,因為這可是為你好啊,否則,你怎麼能像哥哥一樣,放下風箏,開啟書本,覺悟到在課桌上刻下一個“早”字呢?可是,魯迅不是這樣的哥哥,魯迅畢竟是魯迅。他對人性的洞察精神,對人道主義的覺悟,同樣比別人來的早熟。他這樣寫道:“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多年後,我在一本讀物上看到,玩耍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最正當的要求”,他突然發覺,自己所以為的沒出息,只是年齡錯位而導致的不理解。他的所謂正當的教育,其實是“精神的虐殺”。想到當年張著嘴,望著天空中的風箏出神的小弟,瑟縮在雜物房中,完全失敗了的小弟,折損了自己耗費心血,製作出的風箏,沒有得到任何關注的小弟,魯迅的心“沉沉的墜下去了”,就像鉛塊。寫作《風箏》時期的魯迅正值中年,此時他因為一場風波,被當時的教育總長免去了教育部職務,迫使這之後的他不得不離開北京,遠赴廈門。那個時期的魯迅走過了年少的奮發求學,走過了青年的壯志凌雲,經歷著中年的困頓失意。《野草》是魯迅的思想成熟以後,對於自我心靈史的特別的文學表達,文筆晦澀,深沉,多用象徵,暗喻的手法。在平凡或者離奇的故事中,蘊藉著魯迅真實而孤獨的心靈體驗。關於風箏回憶的畫面,引出魯迅對自己無知的愧疚,中年的魯迅相比於少年,已經有了很多地改變,他從一個“願意做”的人,變成了一個兼之“能夠聽”的人,儘管這“聽”——讓他“聽”到以前聽不到的聲音,幼小心靈的訴求,他人的訴求——也將悔恨的重擔在他心上壓了上去。揹負心靈重擔的魯迅想要補救,怎麼補救呢?一,買風箏給小弟,鼓勵他放,陪著她放,一起笑,一起跑,一起鬧,然而,鏡子裡的他們,早都已經有了鬍子了。所謂時不我待,覆水難收。二,去說明自己的痛悔,求得小弟的原諒,得了原諒的心,也許能找回輕鬆。於是他去求了,他找機會,向小弟提起那次破壞風箏的事件,說出自己的悔恨,檢討自己的專制,急於表達自己的愧疚之情,改過之心。然而小弟卻笑呵呵又略帶驚異的說到:“有這樣的事情?”小弟已經完全忘記了。完全忘記,就不會有記恨,沒有記恨,就談不上原諒。然而,當年精神的虐殺卻真實地存在,無法挽回,無法抹去,不會隨著小弟的忘記就消失。在魯迅的記憶裡,這傷痛隨著天空的風箏飄來蕩去,他再也討不回原諒,在忘記一切的小弟那裡,他的心,只好永遠沉重著,在無數個回憶的時分,尤其回憶起自己在幼小的小弟面前,取得完全的勝利時沾沾自喜的心態,羞愧到要閉上心裡的那雙眼睛。過去對精神的虐殺,回擊為現在長久的卸不掉的精神重擔,和自己對過去的事情無可把握的悲哀。北京寒冷的冬,因為風箏,讓魯迅想起故鄉溫暖的早春,然而這溫暖,卻不能溫暖現在的魯迅,反而因為過去的錯誤。讓魯迅見到風箏,就覺得“驚異而悲哀”。文末,魯迅寫道“不如讓我”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嚴冬,是魯迅的處境,也是寫下這篇文章時的魯迅唯一能走去的地方。原創文學,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一個月內還上還有利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