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點說:單簧管的音域廣。雙簧管的音域偏高。 單簧管嘴型是單包,雙簧管嘴型是雙包。 單簧管比較粗,雙簧管比較細。 大部分單簧管是bB,大部分雙簧管是c。 單簧管是需要考慮吸氣,雙簧管要考慮吸氣和吐氣。 單簧管沒半孔,雙簧管有半孔。 單簧管便宜,雙簧管貴。
單簧管學的多,雙簧管學的少。 雙簧管比單簧管難很多很多,吹管樂器中難度係數最高,而且學的少。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也不是說雙簧管就有兩個哨片,呵呵。逐一介紹:單簧管
暱稱:黑管;黑達仔(閩南話)黑管,或克拉管(義大利語為Clarinett,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絃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
別號:樂隊演說家;樂器歌唱家
英文名:Clarinet
出生年代:17世紀末18世紀初
成名曲: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 k。622
本調:bB
記譜音域:e - e(4)
常見的調:降B調,C調和A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移調高大二度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D-小字三組F。
實用音域:小字組D_小字三組F
結構組成:哨頭(單簧片),小筒,主體管(兩節),喇叭口,和機械音鍵系統。
普通型:硬制橡膠,ABS塑膠,酚醛樹脂等。
專業型:經特殊處理的烏木,紫檀,紅木或有機玻璃等。
使用材質:普通型:硬制橡膠、ABS塑膠、酚醛樹脂等;
樂器特色: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裝拆的喇叭口,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
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透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豎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演變而來。
雙簧管(Oboe)
樂器本調:C 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B-小字三組F。
結構組成:哨子(雙簧片),管體(包括上下節和喇叭口)和音鍵。
使用材質:管體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硬木製成。
樂器特色:音色柔和軟麗,有蘆笛聲,適於表現田園風光和憂鬱抒情的情緒。
雙簧管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在樂隊中常擔任主要旋律的演奏, 是出色的獨奏樂器,同時也善於合奏和伴奏。此外它還是交響樂隊裡的調音基準樂器(樂隊以雙簧管的小字一組的A音定音)。
雙簧管音色帶有鼻音似的蘆片聲,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被譽為“抒情女高音”。
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中的憂鬱而優美的白天鵝主題就是由雙簧管吹奏的。
雙簧管難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最難的樂器。
由於音色甜美,更被稱為“公主”。
雙簧氣鳴樂器。普遍用於現代管絃樂隊和管樂隊的木管樂器。雙簧管為雙簧管族(包括有英國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樂器,也是該族的代表樂器。
雙簧管體為圓錐形,管長約60~70釐米;吹嘴為一雙蘆竹片對合而成的雙簧,裝在管的上端。在6個指孔接續開放時,吹出的是D大調自然音階(如同長笛),記譜與實音相同,不作為移調樂器。音域為降b~g3,可再高數音到c4,但較難吹出。前16音為基礎音。
用高音譜表。雙簧管的□音,常作為管絃樂隊調音時的標準音。雙簧管的音色富於田園風味,具有民間牧笛或蘆笛特色。音響穿透力強,漸強與漸弱易於控制;演奏的持續性勝過其他木管樂器,常擔任獨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達連
綿性歌唱音調為其所長。吹奏時由於蘆片含於嘴內,一般只採用單吐奏法,吹奏雙吐較難,故快速的同音反覆,非其所長。
但技術高者,也可以使用“花舌”(振舌法)吹奏。雙簧管的定型約有300年,17世紀末成為樂隊編制中的固定樂器。1805年,L。van貝多芬在《菲德里奧》中所用的單簧管僅有2鍵,1820年有6鍵,1839年增加到10鍵。到19世紀中葉,參照伯姆式長笛的指孔排列與指鍵的機械裝置,對其作了幾次重要的改進,才更趨完善。
雙簧管曾是軍樂隊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可獨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視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發展,則始自G。F。亨德爾的作品。亨德爾為它寫過6首協奏曲、12首奏鳴曲。L。van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中的“葬禮進行曲”、《田園交響曲》中的諧謔曲,П。
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中的第 2樂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雙簧管的著名片斷。
簡單一點說:單簧管的音域廣。雙簧管的音域偏高。 單簧管嘴型是單包,雙簧管嘴型是雙包。 單簧管比較粗,雙簧管比較細。 大部分單簧管是bB,大部分雙簧管是c。 單簧管是需要考慮吸氣,雙簧管要考慮吸氣和吐氣。 單簧管沒半孔,雙簧管有半孔。 單簧管便宜,雙簧管貴。
單簧管學的多,雙簧管學的少。 雙簧管比單簧管難很多很多,吹管樂器中難度係數最高,而且學的少。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也不是說雙簧管就有兩個哨片,呵呵。逐一介紹:單簧管
暱稱:黑管;黑達仔(閩南話)黑管,或克拉管(義大利語為Clarinett,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絃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
別號:樂隊演說家;樂器歌唱家
英文名:Clarinet
出生年代:17世紀末18世紀初
成名曲: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 k。622
本調:bB
記譜音域:e - e(4)
常見的調:降B調,C調和A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移調高大二度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D-小字三組F。
實用音域:小字組D_小字三組F
結構組成:哨頭(單簧片),小筒,主體管(兩節),喇叭口,和機械音鍵系統。
普通型:硬制橡膠,ABS塑膠,酚醛樹脂等。
專業型:經特殊處理的烏木,紫檀,紅木或有機玻璃等。
使用材質:普通型:硬制橡膠、ABS塑膠、酚醛樹脂等;
樂器特色: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裝拆的喇叭口,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
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透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號角和風笛,一般認為是從一種類似豎笛的單簧片樂器蘆笛演變而來。
雙簧管(Oboe)
樂器本調:C 調。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實用音域:小字組B-小字三組F。
結構組成:哨子(雙簧片),管體(包括上下節和喇叭口)和音鍵。
使用材質:管體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硬木製成。
樂器特色:音色柔和軟麗,有蘆笛聲,適於表現田園風光和憂鬱抒情的情緒。
雙簧管最初形成於17世紀中葉,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雙簧管在樂隊中常擔任主要旋律的演奏, 是出色的獨奏樂器,同時也善於合奏和伴奏。此外它還是交響樂隊裡的調音基準樂器(樂隊以雙簧管的小字一組的A音定音)。
雙簧管音色帶有鼻音似的蘆片聲,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被譽為“抒情女高音”。
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中的憂鬱而優美的白天鵝主題就是由雙簧管吹奏的。
雙簧管難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最難的樂器。
由於音色甜美,更被稱為“公主”。
雙簧氣鳴樂器。普遍用於現代管絃樂隊和管樂隊的木管樂器。雙簧管為雙簧管族(包括有英國管、大管、低音大管)中的高音樂器,也是該族的代表樂器。
雙簧管體為圓錐形,管長約60~70釐米;吹嘴為一雙蘆竹片對合而成的雙簧,裝在管的上端。在6個指孔接續開放時,吹出的是D大調自然音階(如同長笛),記譜與實音相同,不作為移調樂器。音域為降b~g3,可再高數音到c4,但較難吹出。前16音為基礎音。
用高音譜表。雙簧管的□音,常作為管絃樂隊調音時的標準音。雙簧管的音色富於田園風味,具有民間牧笛或蘆笛特色。音響穿透力強,漸強與漸弱易於控制;演奏的持續性勝過其他木管樂器,常擔任獨奏性的旋律部分,尤以表達連
綿性歌唱音調為其所長。吹奏時由於蘆片含於嘴內,一般只採用單吐奏法,吹奏雙吐較難,故快速的同音反覆,非其所長。
但技術高者,也可以使用“花舌”(振舌法)吹奏。雙簧管的定型約有300年,17世紀末成為樂隊編制中的固定樂器。1805年,L。van貝多芬在《菲德里奧》中所用的單簧管僅有2鍵,1820年有6鍵,1839年增加到10鍵。到19世紀中葉,參照伯姆式長笛的指孔排列與指鍵的機械裝置,對其作了幾次重要的改進,才更趨完善。
雙簧管曾是軍樂隊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可獨奏、重奏。早期,J。-P。拉莫和J。S。巴赫等都很重視它,但真正具有技巧性的發展,則始自G。F。亨德爾的作品。亨德爾為它寫過6首協奏曲、12首奏鳴曲。L。van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中的“葬禮進行曲”、《田園交響曲》中的諧謔曲,П。
И。柴科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中的第 2樂章,E。格里格的《挪威舞曲》等,都有雙簧管的著名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