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落五環

    明代:金沙寺僧(約1506—1566)

    供春(約1506—1566)明代嘉靖~萬曆年間(1522~1619)。

    蕫翰(約1567—1619)字後溪,始制菱花式壺趙梁(約1567—1619)多制提樑式壺

    李茂林(約1567—1619字養心,善制小圓式壺上有銖書記號

    時朋(約1567—1619)大彬之父

    時大彬(約1580—1650)時鵬之子時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後最著名的陶藝大師。萬曆時名工還有歐正春、邵文全、邵文銀、蔣佰(草字頭下一“誇”)、陳用卿、陳信卿、閩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後溪、陳仲美、沈君用、陳君等。萬曆後的名工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軒和鄭子候等。

    李仲芳(約1580—1650)李茂林之子大彬門下第一高足

    徐友泉(約1578—1644)名士衡

    歐正春(約1578—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

    卲文金(約1580—1646)又名哼祥大彬弟子仿漢方式方壺獨絕

    卲文銀(約1586—1648)大彬弟子製作文雅精巧

    蔣柏誇(約1600—1644)名時英大彬弟子

    陳信卿(約1600—1644)善仿時大彬李仲芳的作品

    陳光甫(約1619—1654)仿供春大彬壺

    陳俊卿(約1216—1661)為大彬弟子

    沈君盛(約1620—1654)善仿徐友泉壺,為大彬再傳弟子制壺參酌沈君用的技法.

    陳子畦(約1625—1690)善制徐友泉壺式

    邵蓋(約1580—1636)制壺工巧,與大彬同時自樹規模。其篆章字法與邵亨裕、亨祥風格相同,當時有“邵家壺”之稱。

    周後溪(約1581-1639)。

    邵二蓀(約1580-1639)。

    陳用卿(約1620-1661),俗名陳三呆子。製作工細,題款字型仿鍾繇筆意。

    陳正明(約1596-1661),制器極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陳正明制”。

    閔魯生(約1620-1654)仿製名家作品,都極認真,神形酷似。

    陳仲美(約1621-1655),婺源人,初於景德鎮做瓷,他覺得做瓷器的人太多,很難出名,後來到宜興製陶。他善於配土,又擅長雕刻各種鎮紙、香盒等文房擺件。惜早卒。

    沈君用(約1610-1666),名士良,又名多梳。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器上的“色象天錯,金石同堅”的讚語。以離奇著稱。人稱“沈多梳”。後因壺得罪官府而陷於冤獄。

    徐令音(約1621-1667),相傳為徐友泉之子,也稱小徐。

    陳辰(約1620-1660),字共之。壺款雕刻得非常好,許多陶工都請他幫忙,是制壺人中的書法家。

    陳和之(約1621-1654)。

    陳挺生(約1620-1661)。

    周季山(約1615-1662)。v沈子澈(約1610-1666),桐鄉縣人。與時大彬齊名。所制壺式與徐友泉相仿。

    惠孟臣(約1620-1671)。

    二、清朝時期紫砂壺名家

    陳鳴遠(約1651-1722),字鳴遠,號鶴峰,一號石霞山人,又號壺隱。善於制壺、杯、瓶、盒,手法在徐友泉、沈子澈之間。作品傳下來的甚少,有“宮中豔說大彬壺,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譽。款式書法比徐友泉、沈子澈還好,有晉唐風格。

    王友蘭康熙四年(1665),曾制蘇州拙政園茗壺。

    金世衡(約1683-1783),“世衡”一作“士衡”,荊溪人。注重於仿古器及名家作品,造工精巧,以橄欖形為主。

    邵基祖邵元祥方曾三邵玉來邵玉延邵旭茂

    鄭寧侯(約1698-1766),善摹古器,書法亦工,制壺胎薄而堅緻、規矩。

    惠逸公(約1766-1831),逸公制壺,大小均有諸色泥質俱備,他的工巧,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故世稱“二惠”。只是孟臣製品渾樸兼具精巧,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

    華鳳翔(約1683-1783),善仿古器,以彩釉漢方壺較多。

    陳漢文、陳陰乾、陳覲侯(約1702-1765年),荊溪人,所制古器極精雅。傳器中壺少而古器多。

    許龍文(約1701-1755),荊溪人。所制多花卉造型。壺底常有“荊溪”印。

    範章恩(約生於1740),字迪恩。在宜興制壺頗負時譽。所制壺皆扁身、鞠流、平蓋,風格嫻雅,骨肉亭勻。題名書法似米芾。

    潘大和(約1761-1820)。

    葛子厚(約1760-1850)。

    楊彭年(約1772-1854),字二泉。乾隆時制壺多用模子,彭年制壺則用時大彬捏造法,雖隨意製成,自有天然風致。。

    楊寶年、楊鳳年(約1773-1861),前者為楊彭年胞弟,又作葆年,字公壽。後者為彭年胞妹,字玉禽,擅制竹段壺,人稱“楊氏竹段壺”。都曾為陳曼生制壺。

    吳月亭(約1812-1864),字竹溪,為楊彭年後輩,善雕刻。

    馮彩霞(約1790-1861),女,宜興人。曾被廣東伍元華請去制壺。書法學歐陽詢,間有草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等一個人真的離開了你才發現自己很愛她離不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