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它雄 偉壯觀,風光旖旎,歷史悠久,文化沉 澱十分深厚,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名山”之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泰山上的岱廟,是一組規模宏大 的古建築群,秦始皇以後的不少皇帝都曾在這裡舉行過封禪大典。
泰山還特別 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孔子登山後,寫下了 “登泰山而天 下小”的豪言壯語;“詩聖”杜甫寫出 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 絕句。
有關泰山的傳說故事:呂祖洞
泰山東麓的 王母池,是 王母娘娘的瑤池仙境。廟的後面是風景清幽的 小蓬萊。
這座廟的東樓,下臨溪谷。樓上有塊匾,上書"山不在高"四個大字,取"有仙則名"的意思。 樓下有個不大的水灣,清澈見底,山雨大作之時, 咆哮如雷,浪花四濺。這個水灣,名叫虯在灣,俗稱虯子灣。
相傳, 小蓬萊有一條神虯,在溪澗中修煉,不知犯了什麼天條,被 王母娘娘囚禁在這個小水灣裡。它在這灣淺水中,既不能興風,也不能作浪,終年蜷縮著它那細長身子,過著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道士,自稱姓單,人都稱他單道士。他白天遊山玩水,化緣討齋,晚上住在虯在灣東岸的石洞裡。
這年中秋節的夜裡,皓月當空,王母池內外,寂靜清爽。單道士帶著一壺酒,拿著一支簫,還帶了文房四寶,來到虯在灣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會酒,吹一會簫。悠揚的簫聲,引得潛藏在水底的神虯躍身水面,還不斷向老道點頭朝禮。這時,老道用竹簫敲著石坪,大聲喊道:"功業已滿,就此飛昇,此時不走,還待何時?!"道士拿起毛筆,在虯頭上點了一筆。再看那條虯,在水中一滾,立刻化做一條墨龍,騰空而去。泰山上空,馬上烏雲翻滾,大雨傾盆。
風雨過後,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從此單道士也就在泰山上失蹤了。第二天,人們在石坪上見到了一首墨跡飛舞的大草字,寫的是"昔年此地我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虯蛟識吾面,使我蹤跡不沉埋。"後面大書"回回翁"三字。
以後人們從單字的兩口和回字的兩口,恍然悟出了,這是呂字的變形,知道這是 呂洞賓專門來泰山解脫 神虯昇天的。因此人們就把他所住過的石洞,稱做 呂祖洞了。
有關泰山的傳說故事:天貺殿
天貺殿踞 岱廟正中,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它重彩描繪,古樸典雅,重簷疊角,若蒼鷹展翅欲飛;清風徐來,風鈴響動,使四周顯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曠神怡。這富麗 唐煌的天貺殿,無論就規模還是形式,都與北京的 金鑾殿相差無幾,據說它們之間,還有 萬縷千絲的聯絡呢!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僅僅是個小山神廟,周圍是斷壁殘垣,而且年久失修,透風漏氣,不避風雨。廟裡的道士為此十分著急,官府又不給撥錢,他就下決心自己攢錢修廟。
一晃一年過去了。道士把香客扔的錢和化緣得來的銀子統統收起來,藏在山神的神臺底下。一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靜,道士把錢拿出來一查,修廟的錢已經夠了。他虔誠地跪在神像前說:"山神爺,我給你老人家修廟的錢夠了,過不了多久;你就甭擔心風吹雨淋,跟我活受罪了。"沒想到,道士的舉動被一個前來投宿的小偷看見了。等道士睡下以後,小偷把神臺底下的錢一文不剩地全偷走了。第二天,道士發現後,像丟了命一樣急得直哭。抬頭一看,山神爺還依舊笑眯眯地坐在那裡,就埋怨道:"山神爺呀山神爺;我都快急死了,你還笑!我省吃儉用一年有餘,好不容易攢了這些錢,你自己都看不住家,這廟還怎麼修?!"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朦朧中,只見山神笑著向他走來:"彆著急,廟自然要修,還不用我們自己動手。現在京城裡皇帝的女兒,得了重病,請了各地名醫都沒治好,我有三包香灰,你拿去給她診治。到那時,廟自然就有了。"說完,從袖中掏出三包香灰遞給道士。道士一睜原來是個夢,可手裡確是三包香灰,於是,他便收拾收拾進城。
一到京城,只見城門前許多人都在圍著看告示,一打聽,是皇上最寵愛的公主生了一種怪病:臉上長滿了瘡,醜陋之極。皇上下令誰能治好公主的病,將滿足這個人的任何心願。道士這可高興了,他伸手就把告示撕下,大搖大擺地進了皇宮。到了後宮,道士一看公主的病,和山神說的不差分毫,可是他想到治好瘡就能修廟,也就什麼都不在乎了。等他把香灰敷上。就這樣,道士連上了三天,那瘡第一天就合了口,第二天結了痂,第三天就完全好了,而且一點疤也沒落。
皇上得知愛女的病治好了,非常高興,就把道士召進金鑾殿,要賜給他許多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可是道士一概都不要。皇帝很納悶,世上還有見了財寶不動心的人,忙問:"你想要什麼?"道士就把他攢錢修廟的事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只要求皇帝修座小廟。修座小廟還不是小事一樁,皇帝便一口答應了,向道士要修個什麼樣的。道士哪裡見過世面,他向四周環視了一下說:"我看你這屋不錯,就修個這樣的吧。"一個貧道窮僧,怎能和皇帝住一樣的 金鑾殿呢?可是皇帝已有言在先,要什麼給什麼,怎能失信於民?就很不情願地說:"好吧,就修個這樣的,可要比我的金鑾殿矮三磚才成。"矮三磚就矮三磚,道士沒說的,連忙向皇帝叩頭 謝恩。
所以,現在的 天貺殿和北京的金鑾殿一樣,只不過矮三磚而已。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它雄 偉壯觀,風光旖旎,歷史悠久,文化沉 澱十分深厚,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名山”之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泰山上的岱廟,是一組規模宏大 的古建築群,秦始皇以後的不少皇帝都曾在這裡舉行過封禪大典。
泰山還特別 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孔子登山後,寫下了 “登泰山而天 下小”的豪言壯語;“詩聖”杜甫寫出 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 絕句。
有關泰山的傳說故事:呂祖洞
泰山東麓的 王母池,是 王母娘娘的瑤池仙境。廟的後面是風景清幽的 小蓬萊。
這座廟的東樓,下臨溪谷。樓上有塊匾,上書"山不在高"四個大字,取"有仙則名"的意思。 樓下有個不大的水灣,清澈見底,山雨大作之時, 咆哮如雷,浪花四濺。這個水灣,名叫虯在灣,俗稱虯子灣。
相傳, 小蓬萊有一條神虯,在溪澗中修煉,不知犯了什麼天條,被 王母娘娘囚禁在這個小水灣裡。它在這灣淺水中,既不能興風,也不能作浪,終年蜷縮著它那細長身子,過著囚禁的生活。
有一年的夏天,泰山上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老道士,自稱姓單,人都稱他單道士。他白天遊山玩水,化緣討齋,晚上住在虯在灣東岸的石洞裡。
這年中秋節的夜裡,皓月當空,王母池內外,寂靜清爽。單道士帶著一壺酒,拿著一支簫,還帶了文房四寶,來到虯在灣的石坪上,席地而坐,喝一會酒,吹一會簫。悠揚的簫聲,引得潛藏在水底的神虯躍身水面,還不斷向老道點頭朝禮。這時,老道用竹簫敲著石坪,大聲喊道:"功業已滿,就此飛昇,此時不走,還待何時?!"道士拿起毛筆,在虯頭上點了一筆。再看那條虯,在水中一滾,立刻化做一條墨龍,騰空而去。泰山上空,馬上烏雲翻滾,大雨傾盆。
風雨過後,又成了月光明亮的世界,從此單道士也就在泰山上失蹤了。第二天,人們在石坪上見到了一首墨跡飛舞的大草字,寫的是"昔年此地我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無賴虯蛟識吾面,使我蹤跡不沉埋。"後面大書"回回翁"三字。
以後人們從單字的兩口和回字的兩口,恍然悟出了,這是呂字的變形,知道這是 呂洞賓專門來泰山解脫 神虯昇天的。因此人們就把他所住過的石洞,稱做 呂祖洞了。
有關泰山的傳說故事:天貺殿
天貺殿踞 岱廟正中,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它重彩描繪,古樸典雅,重簷疊角,若蒼鷹展翅欲飛;清風徐來,風鈴響動,使四周顯得格外清幽,令人心曠神怡。這富麗 唐煌的天貺殿,無論就規模還是形式,都與北京的 金鑾殿相差無幾,據說它們之間,還有 萬縷千絲的聯絡呢!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僅僅是個小山神廟,周圍是斷壁殘垣,而且年久失修,透風漏氣,不避風雨。廟裡的道士為此十分著急,官府又不給撥錢,他就下決心自己攢錢修廟。
一晃一年過去了。道士把香客扔的錢和化緣得來的銀子統統收起來,藏在山神的神臺底下。一天晚上,等到夜深人靜,道士把錢拿出來一查,修廟的錢已經夠了。他虔誠地跪在神像前說:"山神爺,我給你老人家修廟的錢夠了,過不了多久;你就甭擔心風吹雨淋,跟我活受罪了。"沒想到,道士的舉動被一個前來投宿的小偷看見了。等道士睡下以後,小偷把神臺底下的錢一文不剩地全偷走了。第二天,道士發現後,像丟了命一樣急得直哭。抬頭一看,山神爺還依舊笑眯眯地坐在那裡,就埋怨道:"山神爺呀山神爺;我都快急死了,你還笑!我省吃儉用一年有餘,好不容易攢了這些錢,你自己都看不住家,這廟還怎麼修?!"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朦朧中,只見山神笑著向他走來:"彆著急,廟自然要修,還不用我們自己動手。現在京城裡皇帝的女兒,得了重病,請了各地名醫都沒治好,我有三包香灰,你拿去給她診治。到那時,廟自然就有了。"說完,從袖中掏出三包香灰遞給道士。道士一睜原來是個夢,可手裡確是三包香灰,於是,他便收拾收拾進城。
一到京城,只見城門前許多人都在圍著看告示,一打聽,是皇上最寵愛的公主生了一種怪病:臉上長滿了瘡,醜陋之極。皇上下令誰能治好公主的病,將滿足這個人的任何心願。道士這可高興了,他伸手就把告示撕下,大搖大擺地進了皇宮。到了後宮,道士一看公主的病,和山神說的不差分毫,可是他想到治好瘡就能修廟,也就什麼都不在乎了。等他把香灰敷上。就這樣,道士連上了三天,那瘡第一天就合了口,第二天結了痂,第三天就完全好了,而且一點疤也沒落。
皇上得知愛女的病治好了,非常高興,就把道士召進金鑾殿,要賜給他許多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可是道士一概都不要。皇帝很納悶,世上還有見了財寶不動心的人,忙問:"你想要什麼?"道士就把他攢錢修廟的事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只要求皇帝修座小廟。修座小廟還不是小事一樁,皇帝便一口答應了,向道士要修個什麼樣的。道士哪裡見過世面,他向四周環視了一下說:"我看你這屋不錯,就修個這樣的吧。"一個貧道窮僧,怎能和皇帝住一樣的 金鑾殿呢?可是皇帝已有言在先,要什麼給什麼,怎能失信於民?就很不情願地說:"好吧,就修個這樣的,可要比我的金鑾殿矮三磚才成。"矮三磚就矮三磚,道士沒說的,連忙向皇帝叩頭 謝恩。
所以,現在的 天貺殿和北京的金鑾殿一樣,只不過矮三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