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郭嘉,曹操追著袁氏兄弟打,袁氏兄弟在逃到烏桓以後,曹操內部對於是否追擊產生了爭論。追的好處顯而易見:斬草要除根,前後已經打了快八年了,這很有可能就是最後一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到這時何必要放棄?
但反對者的疑慮也不得不重視。反對者認為,大軍不能離許都太遠,萬一這時候劉備說服了劉表,突然發難,那麼回撤不及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歸納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兩方在各說各話,都只在強調事件當中某一個因素的重要性。對於對方的質疑,則無動於衷。
一時兩難,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曹操於是徵詢郭嘉的看法。
郭嘉支援繼續追擊,理由有二:
1、袁氏在河北日久,廣結民心。如今放任袁氏兄弟逃脫,萬一他們捲土重來,那麼後果未可預知。留著兩人,始終是河北的隱患。
2、至於劉備的事,不用擔心。劉表此人,說好聽點,是個坐而論道的人;說難聽了,就是個只會吹牛逼的傢伙。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劉備,根本不會對劉備委以重任,否則劉備勢力太大,他無法降服。因此劉備給他提建議,他也就是聽聽,不會真的出兵。
而郭嘉的意見則不同,他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首先,他支援贊同者的說法;其次,對於反對者的觀點,他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並不是反對他們的觀點,而是在承認劉備偷襲許都確實可能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認為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偷襲許都,然後解釋原因。
曹操最終採納了郭嘉的意見。
因此,在說服別人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找到對方的這種猶豫何在,然後再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切入,打消他的顧慮。
這才是正確的“謀”。
自網路興盛以來,對於諸葛亮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記得在小時候,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我們透過《三國演義》電視劇和評書接觸 到了諸葛亮。他那足智多謀、神通廣大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們心目中諸葛亮用兵如神、料事如神,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大家 。
對劉備而言:隆中對時,他對面是一個二十七歲,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工作經驗,184公分高,相貌英俊的山東青年,在跟他說:不可與曹操爭鋒;可以與東吳結盟但不可圖之;應該先佔據荊州,然後拿下西川益州,如此天下三分;等天下有變,荊州益州各出一路兵馬夾擊中原……劉備當時,一定覺得很玄幻吧?身為劉表手下客將,一個省級軍閥的跟班,聽一個青年跟他談論如何分割天下?很多年後,當他發現這些規劃,居然都成真了,他又會是什麼想法?
改變了劉備的思維方式:很少有人思考過:如果諸葛亮不在,劉備會怎樣?依照劉備一貫的做派,他很可能直接依附了孫權,成為孫權的客將——一如此前,他依附劉表、袁紹、曹操們一樣。而諸葛亮,一直在給劉備爭取自己的一方獨立領土。而在擁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第一次,試圖主動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
諸葛亮,是個賢相。陳壽在《三國志》裡,說諸葛亮可以和管仲、蕭何、子產、召公這些前代神話宰相相提並論。按劉備死時,諸葛亮四十三歲,為蜀漢實際的統治者。他所做的事兒:撫慰百姓,規定禮儀,確立官職,制訂制度;開誠佈公。實事求是,不搞虛的。結果是整個蜀漢對諸葛亮,是“畏而愛之”。又怕他,又愛他。
——換句話說,諸葛丞相,其實是諸葛青天大老爺啊。
然而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開始接觸了以往不怎麼會看的《三國志》,那個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驟然破裂,原來正史中的諸葛亮並 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出眾,他的很多事蹟不過是移花接木,採用了其他人的事蹟。例如,博望坡其實是劉備放火燒的;草船借箭是孫權乾的 ;赤壁之戰和諸葛亮沒關係,都是周瑜的功勞,借東風更是沒影的事;諸葛亮並沒有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這個故事不過是郭衝編造的小故事。其實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多精妙的計謀。
最後說說司馬懿,歷史事實證明,諸葛亮對陣司馬懿真沒辦法,五丈原就不說了,孟達在上庸起事前猶豫不決,諸葛亮結果故意把這事兒洩露給曹魏,逼孟達造反。結果孟達沒準備好,諸葛亮也沒怎麼做準備,當司馬懿輕兵直進打到上庸,八面圍攻晝夜不息,蜀軍才開始救援孟達。僅此一役,足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差距,五丈原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司馬懿聽了哈哈大笑,加上送女人衣服那次,也可以看得出司馬懿的氣量非諸葛能及啊。
諸葛亮被神化的太厲害,蜀國的軍事政治體系均出自諸葛亮,不錯!然後曹魏滅蜀後,一看文書圖冊,蜀國全國不到100萬人口,徵4萬人做官吏司役,徵8-10萬人當兵,平均8-9人養1兵,使者到達蜀國,回報蜀民稅負沉重,人面有菜色又苦於兵役徭役。
引用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的話,蜀是弱國,對曹魏甚至採取攻勢,完全是諸葛亮主觀上的努力,而所得不過3郡,也是客觀條件制約的結果。
突襲子午谷,沒有采納,也就罷了,問題是就算攻取長安能守的住嗎?自郭李混戰後,關中民力、物力凋零,魏國都需要從關東調軍糧至雍涼,而不是關中。
最後一句,蜀國秣馬厲兵多年才能北伐一次,每次和魏軍都最後打成了消耗戰,出兵前不做最壞的計劃嗎?司馬懿逼退蜀軍後,開鑿溝渠灌溉軍墾,而蜀軍確實治兵講武精煉士卒,於是蜀軍戰鬥力不見得不如魏軍,但是每次北伐都輸給了糧食。
總而言之,三人均有大才,不過,不論做什麼事,不都得先活下來嗎?司馬懿活的長久,子孫登基,或許這便是他的命好。
先說郭嘉,曹操追著袁氏兄弟打,袁氏兄弟在逃到烏桓以後,曹操內部對於是否追擊產生了爭論。追的好處顯而易見:斬草要除根,前後已經打了快八年了,這很有可能就是最後一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到這時何必要放棄?
但反對者的疑慮也不得不重視。反對者認為,大軍不能離許都太遠,萬一這時候劉備說服了劉表,突然發難,那麼回撤不及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歸納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兩方在各說各話,都只在強調事件當中某一個因素的重要性。對於對方的質疑,則無動於衷。
一時兩難,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曹操於是徵詢郭嘉的看法。
郭嘉支援繼續追擊,理由有二:
1、袁氏在河北日久,廣結民心。如今放任袁氏兄弟逃脫,萬一他們捲土重來,那麼後果未可預知。留著兩人,始終是河北的隱患。
2、至於劉備的事,不用擔心。劉表此人,說好聽點,是個坐而論道的人;說難聽了,就是個只會吹牛逼的傢伙。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劉備,根本不會對劉備委以重任,否則劉備勢力太大,他無法降服。因此劉備給他提建議,他也就是聽聽,不會真的出兵。
而郭嘉的意見則不同,他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首先,他支援贊同者的說法;其次,對於反對者的觀點,他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並不是反對他們的觀點,而是在承認劉備偷襲許都確實可能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認為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偷襲許都,然後解釋原因。
曹操最終採納了郭嘉的意見。
因此,在說服別人的時候,你一定要先找到對方的這種猶豫何在,然後再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切入,打消他的顧慮。
這才是正確的“謀”。
自網路興盛以來,對於諸葛亮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記得在小時候,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我們透過《三國演義》電視劇和評書接觸 到了諸葛亮。他那足智多謀、神通廣大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們心目中諸葛亮用兵如神、料事如神,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大家 。
對劉備而言:隆中對時,他對面是一個二十七歲,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工作經驗,184公分高,相貌英俊的山東青年,在跟他說:不可與曹操爭鋒;可以與東吳結盟但不可圖之;應該先佔據荊州,然後拿下西川益州,如此天下三分;等天下有變,荊州益州各出一路兵馬夾擊中原……劉備當時,一定覺得很玄幻吧?身為劉表手下客將,一個省級軍閥的跟班,聽一個青年跟他談論如何分割天下?很多年後,當他發現這些規劃,居然都成真了,他又會是什麼想法?
改變了劉備的思維方式:很少有人思考過:如果諸葛亮不在,劉備會怎樣?依照劉備一貫的做派,他很可能直接依附了孫權,成為孫權的客將——一如此前,他依附劉表、袁紹、曹操們一樣。而諸葛亮,一直在給劉備爭取自己的一方獨立領土。而在擁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第一次,試圖主動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
諸葛亮,是個賢相。陳壽在《三國志》裡,說諸葛亮可以和管仲、蕭何、子產、召公這些前代神話宰相相提並論。按劉備死時,諸葛亮四十三歲,為蜀漢實際的統治者。他所做的事兒:撫慰百姓,規定禮儀,確立官職,制訂制度;開誠佈公。實事求是,不搞虛的。結果是整個蜀漢對諸葛亮,是“畏而愛之”。又怕他,又愛他。
——換句話說,諸葛丞相,其實是諸葛青天大老爺啊。
然而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開始接觸了以往不怎麼會看的《三國志》,那個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驟然破裂,原來正史中的諸葛亮並 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出眾,他的很多事蹟不過是移花接木,採用了其他人的事蹟。例如,博望坡其實是劉備放火燒的;草船借箭是孫權乾的 ;赤壁之戰和諸葛亮沒關係,都是周瑜的功勞,借東風更是沒影的事;諸葛亮並沒有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這個故事不過是郭衝編造的小故事。其實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多精妙的計謀。
最後說說司馬懿,歷史事實證明,諸葛亮對陣司馬懿真沒辦法,五丈原就不說了,孟達在上庸起事前猶豫不決,諸葛亮結果故意把這事兒洩露給曹魏,逼孟達造反。結果孟達沒準備好,諸葛亮也沒怎麼做準備,當司馬懿輕兵直進打到上庸,八面圍攻晝夜不息,蜀軍才開始救援孟達。僅此一役,足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差距,五丈原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司馬懿聽了哈哈大笑,加上送女人衣服那次,也可以看得出司馬懿的氣量非諸葛能及啊。
諸葛亮被神化的太厲害,蜀國的軍事政治體系均出自諸葛亮,不錯!然後曹魏滅蜀後,一看文書圖冊,蜀國全國不到100萬人口,徵4萬人做官吏司役,徵8-10萬人當兵,平均8-9人養1兵,使者到達蜀國,回報蜀民稅負沉重,人面有菜色又苦於兵役徭役。
引用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的話,蜀是弱國,對曹魏甚至採取攻勢,完全是諸葛亮主觀上的努力,而所得不過3郡,也是客觀條件制約的結果。
突襲子午谷,沒有采納,也就罷了,問題是就算攻取長安能守的住嗎?自郭李混戰後,關中民力、物力凋零,魏國都需要從關東調軍糧至雍涼,而不是關中。
最後一句,蜀國秣馬厲兵多年才能北伐一次,每次和魏軍都最後打成了消耗戰,出兵前不做最壞的計劃嗎?司馬懿逼退蜀軍後,開鑿溝渠灌溉軍墾,而蜀軍確實治兵講武精煉士卒,於是蜀軍戰鬥力不見得不如魏軍,但是每次北伐都輸給了糧食。
總而言之,三人均有大才,不過,不論做什麼事,不都得先活下來嗎?司馬懿活的長久,子孫登基,或許這便是他的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