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慶和

    這個問題算是問的最有水平的。其實,任何作用力都有平衡因素,所以任何作用力都有傳遞距離,並沒有一種作用力可以以距離平方反比率無限延伸。

    正電性作用力的平衡因素是負電。磁力的平衡作用力就是磁體的另一個側面,也就是磁力是自我平衡的,其表現就是磁力線的形成閉合迴路。

    強力的平衡因素是質子與中子的的對立極性的互相平衡,所以,由等量中子與質子構成的原子核並沒有強力極性的外洩。但是,當構成質量體的中子與質子不能平衡時,就會表現強力的外洩。由於構成星球的物質都有氕氫,這個沒有中子極性中和的剩餘質子極性,所以,任何一顆大質量星球都存在質子的強力剩餘。但外洩的質子強力已經從核子之間的短程力轉化為星球級長程力。這個力就是被譽為萬有引力的星球引力。

    原始宇宙的質子與中子本來是等量平衡的,但是,由於一時找不到質子配對的中子會產生衰變,所以導致了宇宙總體上的質子剩餘。由於中和質子的中子極性已經缺失,所以剩餘質子融匯形成的萬有引力真的是沒有平衡極性的。但沒有平衡極性的萬有引力也不是能夠無限延伸的。萬有引力的傳遞限制就是星球的同性萬有引力輻射。

    星球之間萬有引力輻射達到密度相等時,表現的不但不是引力,而且是斥力。因此,凡具有萬有引力的星球,互相之間都有萬有引力輻射的同性相斥作用力,也正是這個原因,具有萬有引力的天體是絕對不會互相合並的。宇宙中的星球並不會互相靠近、只會互相遠離,就是由此原因決定的。

    最後再說一下重力極性。其實,萬有引力與重力是相反的,兩顆星球之間存在萬有引力就不但不會使對方表現重力,反而會互相排斥。那麼,產生重力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本來這篇短文不想使用極性對應學的八卦名稱,但說到重力則仍然不得不使用八卦名稱,否則就說不清楚。

    表現星球引力的屬於乾性剩餘。乾性剩餘屬於陽性剩餘,所以同類引力輻射表現的是陽性的斥力。表現物體重力的則屬於坎性體,也就是物質具有剩餘坎性體。物質的這個剩餘坎性體就是由質量體聚合時揮發釋放了離效能量體造成的。因此,星球揮發離熱效能量並不是在損失質量,而是在確確切切地生成質量,其質能分化式:0=1-6~9-4。即零性態空間揮發9-4能量生成1-6質量。

    因為星球引力極性與物體重力極性是乾坎偏對應極性,所以說,不是應用極性對應學,就難於解開引力與重力的極性關係式。筆者在此再次呼籲學術研究部門去做一個液氫的引力增重實驗。事關重大,未來物理學是否能夠找到通衢大道,就看這個實驗的能否成功。筆者確信,這個實驗的成功希望有九成。希望學術研究部門承擔起這個實驗責任。

  • 2 # 途中引力紅移

    天體磁場的起源……

    論文《天體的基本電場和基本磁場來自於弱作用類卡西米爾壓力的引力作用的正負電荷分離》[16],由弱相互作用類卡西米爾壓力f QFT產生的正負電荷分離,解釋了歷史上觀測到的地電場和地磁場的起源。

    引力場本質上是淨(正反向抵消後)的虛中微子流。地球自身引力場和太陽引力場的淨的虛中微子流將高空電離層的電子壓向地球表面,產生平均120V/m向下的地電場(相當於地球表面荷電5000庫侖)和此負電荷隨地球自轉而產生的地磁場。因為虛中微子對電子的散射截面遠大於對正離子的,電子受到的淨的虛中微子流壓力就大於正離子受到的。電離層中的電子是自由電子,被f QFT不斷地壓向地球表面,直至電子多受的虛中微子流壓力與正、負電荷分離的反方向靜電力達到平衡為止。由於天體都有大的質量和強的引力,靠引力的聚集使其四周都有大氣層和電離層,引力致地磁場的起源機制就普遍地適用於其他天體,例如行星、恆星、中子星等。天體的質量愈大則引力愈強,引力愈強則被壓向天體表面的負電荷愈多。天體的轉速愈快則動量矩愈大,伴生的轉動電荷磁矩也就愈大。我1980年[17]從太陽系中十個天體的觀測資料總結出的動量矩U伴生磁矩P的經驗規律P = − G1/2 U cos θ/c,現在從理論上和實驗觀測上都得到了證實。式中負號表示電子的負電荷,Q= G1/2M是引力致正負電荷分離的電量(f = Q1 Q2 / r2 = G M1 M2 / r2), θ是天體的自轉軸方向與淨的虛中微子流方向——太陽系整體運動方向(由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得出為指向獅子座)之間的夾角。由地球自轉軸的進動用cos θ可解釋地磁場的反轉約為每130萬年一次。根據動量矩U伴生磁矩P的經驗公式,1980年我用天文觀測的動量矩預言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矩分別為 - 3.4•1028 Gs•cm3 和 1.9•1028 Gs•cm3 (用旅行者2號新測得的行星自轉速度)。旅行者2號飛船1986年和1989年分別抵達天王星和海王星時測得的磁矩分別為 -1.9 •1028 Gs•cm3和 1.5•1028 Gs•cm3(四極磁矩的貢獻被摺合成了單一的磁偶極矩的貢獻)。由中子星在形成過程中的質量守恆和動量矩守恆,中子星具有極高的密度和極快的自轉速度,從而有強的引力和大的動量矩。由動量矩伴生磁矩公式預言中子星會有大的磁矩和非常強的表面磁場。天體基本電場和磁場的起源機制,將直接地影響到空間科學中有關電磁特性的一切領域,例如,預言太陽黑子的自旋速度正比於它的磁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的性格特徵中最讓自己跳腳的缺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