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yf0788
-
2 # 終將長大
所謂的關鍵期其實就是孩子成長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兒童的生命助力,它有許多階段,比如,語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
根據蒙特梭利對嬰幼兒的觀察與研究,孩子的敏感期可以歸納出以下九種。
1、語言敏感期(0~6歲) 當你的小寶寶突然有一天開始注視大人說話時的口型,而且還會冷不丁地發出咿呀之聲,恭喜你,他進入語言敏感期了!在這個階段,需要我們爸爸媽媽多多和寶寶講話,適時指導,提供給孩子說話、練習或聽的機會,適當對孩子進行閱讀訓練,和孩子一起做漢字遊戲,為孩子以後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秩序敏感期(2~4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對物品擺放的位置有特別的要求,不許改變;他們會突然固執地要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式做事,不允許先後秩序發生變化。很顯然,孩子已經進入秩序敏感期。在這一時期,一旦孩子所熟悉的環境消失,他們就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是亂髮脾氣,這種令孩子無所適從的敏感期更令大人不知所措。不過,需要肯定的是,當孩子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慧也因而逐步建構。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滿足他們的需求。 3、感官敏感期(0~6歲) 感官是兒童認識和理解周圍世界,建構自我世界的重要通道。孩子從出生那刻起,就會藉助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覺器官來熟悉和適應環境。在感知覺發展的基礎上,孩子的記憶、表徵、思維等高階心理機能才會得以發展。父母應利用這個時期,順勢誘導孩子做各種活動、玩各種遊戲,來幫助孩子建立和完善感官的功能,就能使他們感覺更敏銳、更精準。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泥土裡的小昆蟲、衣服上的細小圖案、地上的菸頭等等,這些環境中的細小事物常被忙碌的大人忽略,而處於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會對它們產生濃厚興趣。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怕髒或是其他原因而阻止孩子的行為,相反,要儘可能地引導他們好好探究,幫助孩子養成敏銳的觀察力。 5、動作敏感期(0~6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動作發展主要包括兩大領域:一是身體運動,如走路,這一敏感期大概在1~2歲,而一旦孩子會走路了,就進入最活潑、最好動的時期。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充分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而且這也有助於左、右腦的均衡發展。另一個是手的動作,通常此動作敏感期在1.5~3歲。我們知道,孩子的學習都是透過手來進行和獲得的,而手又連著大腦,手的活動自然受到大腦的支配。因此,強調手部練習不僅能訓練細微動作,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當孩子到了兩歲半左右,開始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越來越有興趣。這種時候,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這對培養孩子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生活非常有意義。 7.書寫敏感期(3.5~4.5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拿著筆塗塗畫畫,甚至假裝寫什麼東西,很顯然,他們進入了書寫的敏感期。在書寫敏感期,孩子一般要經歷用筆在紙上戳戳點點,來來回回地畫一些不規則的直線,畫不規則的圓圈,書寫規整的文字等幾個階段。這時候,父母要恰當地引導、應對孩子的書寫敏感期,但是不要過於約束他。 8.閱讀敏感期(4.5~5.5歲) 進入閱讀敏感期的孩子對圖書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喜歡自己看書,也喜歡大人給他讀書。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多選擇一些讀物,為他們佈置一個良好的居家環境,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9.文化敏感期(6~9歲) 蒙特梭利認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3歲,但是6~9歲才出現探索事物的強烈欲求。處於文化敏感期的孩子,他們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正在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對不同的文化等表現出好奇,因此,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讓他們涉獵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我說的這九條是比較粗略的分法,還有更詳細一點的,大致都差不多。
正像題主所說,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對孩子的教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進行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現代教育理論雖不完全認同“三歲”和“七歲” 對人一生的決定作用,但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則是毋庸置疑的。
生理學研究證明,三歲兒童的大腦量已經達到成人的80%,這個階段,幼兒的主要成長表現是發育大腦、迅速認知世界,在大腦形成更多更深的皮層溝回。
故而, 在這個階段,外界對大腦的刺激越強,皮層的神經元之間的接點就越複雜,接點越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越“聰明”。
而孩子的這個時期,正是幼兒園之前的家庭成長期,顯而易見,這個時期的智力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只能靠家庭成員來實施和進行。故而,人們常說“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