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不是淑女我怕誰17

    方法不對。其實每個孩子如果方法得當,認字都是相當容易的事情。一歲半到兩歲前是第一個關鍵期,此時認字最為容易;如果此時沒有把握住機會那就要等到三歲後,三歲到四歲是第二個關鍵期,此時也是較易認字期,如果此時仍然沒有把握住機會,那就只有等到七歲左右了。每提前一個關鍵期,智商便有提高百分之二十的機會。)

    孩子認字是把字當成是一輻圖畫來看(最好只有字而排除拼音和圖畫的干擾),認字就像是認識不同長像的人一樣;並且中國的漢字現在是從左到右排列的,也就是左視野輸入,所以從這兩方面來說,識漢字是相當有利於右腦開發的。而長期的識字(注意一定不能是強迫而是在幼兒當成遊戲一樣來認字)也是一種學習習慣的培養。“卓越的才能是在無數次重複中建立起來的”。前提:孩子感興趣或者在精神狀態好的狀況下,可給孩子玩玩“字寶寶遊戲”,還有標準的普通話也是識字的前提。

    先從簡單兒歌開始(四句一首每句字數較少的兒歌)。

    一個星期看一行:比如“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哩咕嚕滾下來。”(先為三個字一句的以後再漸漸增到七個字一句的)。每天晚上睡覺前看兩三遍,早晨醒來起床後再看一遍,(這是一種排除前攝資訊干擾和後攝資訊干擾的最佳記憶方法,是記得最為牢固的一種方法)。所選兒歌最好要能迎合孩子的興趣,只有在孩子真正產生了興趣才會深深印在腦子裡不容易忘掉,再就是長期堅持,學會簡單兒歌后可以逐漸引進《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這類經典每句字數少,資訊量卻極大,對擴充腦容量很有好處)。

    識字不是最終目的(到底要識多少字更不是目的),而是作為一種開發右腦潛力的簡易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來看待。目的要正確,方法也要正確,興趣要找準,如果不能找準興趣點和方法,那麼最好不要輕易實施識字教育,因為如果孩子不能產生興趣的學習是十分痛苦的,反而容易將來讓他養成厭學心理(產生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情的心理反射),這樣的話就不如不教,還不如讓孩子玩耍更有利於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米茲航空母艦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