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青愛歷史
-
2 # 種豆的麻瓜
電視劇不是紀錄片,含有藝術成分。《羋月傳》自然是為了襯托羋月的存在。
刻意醜化秦武王是劇情的需要,誇張劇情大家才覺得好看,就像周星馳電影一樣,誇張搞笑才被大家記住。為了更好的襯托羋月的形象,電視劇的壞人為什麼壞得那麼罪有應得?
歸根結底,劇情需要,導演需要,觀眾需要!
-
3 # 一帆風順jxh
電視劇《羋月傳》羋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一個未出生便天降楚國的霸星,因母親身份卑微不被楚國王室看重的公主,受盡嘲弄和折磨。而秦武王贏蕩因出自正室子孫在位三年,歷史上也為秦國對外功伐過,擴大了國內的疆土。他的政績,他的壯舉都為秦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電視劇是《羋月傳》藝術必須要襯托她的智慧和形象,更要供托出霸星的豐功偉績。
-
4 # 漢軍卍威武
羋月???呵呵,又是為了迎合女性觀眾的品味而拍攝的!有可觀性嗎?如果有,還要什麼大秦帝國幹嘛呢?還要什麼秦皇漢武幹什麼呢?
-
5 # 留白師兄
因為主角是羋月,而羋月前半生的對頭是劉濤演的羋姝,她是秦武王的母親!
作者為了小說效果,激化羋月、羋姝的矛盾。把歷史上秦武王尚武的缺點無限放大!把武王母親的護犢子,慈母敗兒的形象放大,襯托主角羋月的教子有方,睿智,大氣的女性形象,為以後羋月母子燕華人質歸來,掌握大權做鋪墊。
我們再看《大秦帝國縱橫》裡的秦武王形象就比較客觀,因為它著眼的是整個秦國的局勢發展,因此《羋月傳》醜化秦武王,完全是為了劇情發展!
-
6 # 多肉陪你看電影
《羋月傳》應該是屬於一部“大女主”的劇吧,劇中羋月是主角,而羋姝是羋月的對頭,嬴蕩又是羋姝的兒子。影視劇慣用情節,和主角過不去的,定然哪兒哪兒是坎兒,屢屢遭殃。
而且,提起嬴蕩,很多人都會想到“嬴蕩舉鼎”,該片以此為由將嬴蕩刻畫成了一個只有蠻力、沒有頭腦的形象,來為羋姝新增更多的不如意,也是可以理解。
但影視劇終究是劇,根據歷史而改編,卻遠遠偏於歷史已是常事。看劇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咯~
-
7 # 立殘陽
因為劇情需要。
電視劇羋月傳中,因為劇情需要,要用醜話秦武王來凸顯秦昭王贏稷繼承皇位的正統性,和羋月執掌權位的正義性,是為了秦國的復興強大而不是為了王位。
劇中,羋月是主角,那麼肯定要有反派,所以劇中的秦武王揪成了反派。這非常正常,畢竟電視劇不是歷史,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歷史上秦武王贏蕩在位雖然只有三年,但是他派甘茂攻下了宜陽,打敗了韓魏兩國,打開了秦國向東周王朝的成周雒邑進軍的通道,為秦昭襄王時期秦國東進打下了堅實基礎。秦武王在秦國曆史上,有很大貢獻,不僅不是昏君,還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電視劇《羋月傳》為什麼要肆意醜化秦武王的形象?
回覆列表
首先秦武王肯定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三年,每一年都有很開拓的政舉,對外攻伐的戰略意義也很重大,沒有他的分置左右丞相和攻佔宜陽,後來的昭襄王在內政和外戰上路都會相對難走得多。他在位時間短,死法也確實比較搞笑,可能因此稱不上偉大,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說嬴蕩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王甚至庸才劣主。
至於電視劇為什麼抹黑他,我的看法如下:其實涉及武王的電視劇也就只有思美人,羋月傳和縱橫三部。思美人就不說了,兒童劇不需要解釋,羋月傳的特點是偷遍所有人的優點功績來強加給無所不能的女主,而且女主必須是第一白蓮花,什麼宇宙天條都在她那邊,大家也該習慣了,瑪麗蘇宮鬥劇嘛,不黑黑女二的兒子會死,何況這還是一部意淫巔峰之作,女主的親兒子昭襄王和躺那麼遠的始皇帝都能滿身槍子,何況政敵的兒子秦武王?最後,是整體質量上乘、編劇相對有水準也客觀得多的大秦帝國之縱橫,此劇也對武王極盡鄙夷,從智商到為人都一副十分看不起的態度,上面有答案說此劇沒有抹黑武王,恕我不能苟同。從幼年時武王智商設定就更低,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缺少領導技能,不能給父王提出什麼獨到的見解也就算了,但在學堂裡被弟弟指揮著打群架什麼鬼,“就算逃學也都是弟弟帶我的”,這是劇中小武王的原話。長大後更是沒眼看,連造型都中二無比地戴個大金鍊子,人設就更別提了。
首先沒有良心,在惠文王病危期間搞婚外戀,第二不識大體,為了婚外戀的小三拋棄聯姻的魏國公主趕回魏國(這件事實際上發生在昭襄王元年,那時候武王都死了,這也要扣鍋),第三莽撞衝動,沒有王者風範,做太子時和酒店夥計因為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因此被父親拍著桌子斥罵,第四無才無德,劇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如弟弟嬴稷,惠文王甚至直接說了想易儲。最過分的是,連公認的武王最大的功績——攻伐宜陽,都被王叔樗裡疾痛心疾首地當面稱為急功近利……這樣曲解人物,你告訴我這不是抹黑?捧一踩一到這種地步,我這個昭襄王粉都看不下去了好麼?誠然,武王舉鼎那場戲拍得很好,悲壯悽愴,韻味十足,誠然,劇中武王與昭襄王的兄弟感情刻畫細膩,年老的昭襄王在周王畿回憶王兄時的前後呼應確實感人,誠然,此劇中的嬴蕩單作為一個影視形象並非一無是處,但是恕我不能苟同此劇沒有抹黑武王的說法。
甚至於,這種高階黑比羋月傳的低階黑更加可怕,至少我就在知乎看到過拿著電視劇縱橫的情節作為依據提問“為什麼秦武王沒有才能惠文王還要立他為太子”之類的問題,orz。究其原因,我認為是編劇偏愛昭襄王。為了證明其上位的合法性(其實tan90,我其實不太理解為什麼電視劇裡主角不能是非法上位?),洗白其本人及母家季君之亂的殘酷的政治清洗性質,塑造之後心懷理想但是被現實反覆打倒的少年君主的形象(該劇第三部的走向正是這樣),秦武王必須被黑,不然下部主角未免太不酷炫、太不討喜了點。有人跟我說劇情這樣是因為沒來得及修改完魔幻原著的設定的緣故,但是縱橫編劇徹底與原著決裂的新書裡依然在黑武王躁鬱寡情、毀秦基業,emmmm……我只能說他一定有個人偏向,這偏向還不小。
一言以蔽之:嬴蕩啊,命短就是原罪,何況你還死得那麼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