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菈媽親子
-
2 # 我是杜佩玉
三歲的孩子如果不太喜歡幼兒園的話,完全可以晚讀一年,對於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並沒有太明顯的規定。並且,對於孩子是否能夠在幼兒園裡加強一種自理的能力和力量。和家長的要求和訓練。
我覺得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講,可能會嚴格執行一些幼兒園年齡的規定,但其實是沒有必要,畢竟對於孩子來講,他們的心裡感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數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出現心理安全不足的影響。
幼兒園的學習任務基本上不是太重,所以說家長不必擔心孩子在上幼兒園,晚上一年會和其他的學生有些差距,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他沒有差距。
總之幼兒園這一塊,家長只要想通了,完全可以晚上一年,甚至有條件的話完全可以不上。
-
3 # 元寶爸爸聊育兒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相對是比較少見的,我也是一個3歲幼兒園在讀孩子的父親,對於你的幾個疑問,談一下我的看法。
三歲的孩子,有哪些心智慧力發展需求三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心智發展的重要階段,社交需求、閱讀需求、認知需求開始萌芽發展,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出現包括社交、音樂、繪畫、運動、聽力、語言等多個方面的關鍵敏感期。因此,需要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體驗群體共處的生活,學習掌握社交的能力,也需要透過多種遊戲、啟蒙課程來訓練強化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在後續的小學學習生活中奠定能力基礎。
因此,3-6歲兒童的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孩子反感的原因很重要,治病要找病因一般來說,3歲多的孩子,大多是活潑好動,對外界充滿好奇心的,雖然絕大多數孩子在剛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應症狀,哭鬧、牴觸,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訓練之後,都能夠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也能夠很好的克服牴觸的情緒。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一段時間之後仍然強烈的反感幼兒園,那麼建議你要跟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也需要觀察孩子的行為,看看是因為那些人、事物或者環境導致孩子產生這種牴觸的情緒,並想辦法解決。
如果這個根源找不到,即便你推後一年上幼兒園,多半還是會面對這樣的一個僵局,畢竟,孩子會有心結和固化的思維模式。
是否應該晚一年,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環境進行判斷也有一些孩子會晚一年上幼兒園甚至上小學,這裡面的前提是孩子的養育環境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訓練機會,畢竟,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吃飽穿暖不生病,更需要透過各種遊戲、學習的手段來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識,積累生活經驗。
如果家長在家庭環境中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教育和室外的訓練,接觸不同的人群,給孩子提供針對性的訓練,那麼我認為晚一年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把孩子留在家中不上幼兒園,又無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用手機遊戲、電視、動畫片來打發孩子的時間,那麼這樣的做法只會延誤孩子的成長機會,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因此,如果幼兒園提供的成長環境更好,那麼即便孩子牴觸,也應該繼續送孩子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建議家長和老師一起商量合適的過度適應方案,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孩子最終適應群體生活環境。
起步不重要,習慣培養才是受益終身的人生的路很長,對於孩子而言,早一年晚一年上學,並不會對孩子的人生造成根本性的影響,而且,能夠看到不少晚讀書的優勢案例,晚一年上學的孩子,心智更加成熟,學習能力,自制力也更強,體型、體能更有優勢,相比於同班的孩子而言,往往會在學習成績、運動表現等方面做的更好。
當然,這些優勢只是表面的,最根本的影響因素還是孩子的習慣培養,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堅韌的毅力、專注力、學習興趣的培養等等,只有這些好習慣養成了,才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回覆列表
三歲的孩子上幼兒園,是充分考慮了大多數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認知水平的。所以,如果不是身體狀況出現問題的話,最好不要晚一年。
因為三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社交需求了,他們需要學會如何跟別人相處,也需要學習過集體生活。錯過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可能會不合群,沒法適應集體生活。當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不一定都會這樣。
如果孩子說對幼兒園反感,是心理因素的話,那父母最好弄清楚他反感的原因。這個癥結不解決的話,即使再晚一年上幼兒園,可能還是會因為相同的原因,哭鬧著不願意去。
那麼,針對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首先,認真傾聽,引導孩子說出不願上幼兒園的理由。孩子對幼兒園反感,大致會有幾個原因。比如:不喜歡老師、同學不友好、分離焦慮症等等。三歲孩子的表達能力可能有限,說不太清楚,家長要儘量的引導。
其次,瞭解了癥結之後就要對症下藥。比如:孩子不喜歡幼兒園,覺得同學不友好的話,就儘量鼓勵孩子結交一個跟自己性格差不多的好朋友。我家老大上幼兒園的初期,之所以願意去幼兒園都是因為他結交了一個好朋友,每天能跟好朋友玩,是他上學的動力。
最後,多給孩子安全感,鼓勵他邁出第一步。小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的一段時間裡,其實都是很牴觸的。因為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環境,還要遵守這個遵守那個,孩子肯定不願意。
所以,父母可以多給孩子安全感,多鼓勵他們走出去。我們沒法一直為孩子包攬一切,終有一天他們是要自己出去闖蕩的,所以,遇到問題不要想著迴避,積極解決才是為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