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向青山

    客觀的說,與秦漢相比,羅馬帝國所要面對的局面要複雜的多。

    1,在東亞,華夏文明無論文明的先程序度還是戰鬥力,都居於壓倒性的優勢地位。

    秦漢的建立基本上屬於華夏文明內部的整合,只有長江以南的百越之地是征服而來。

    羅馬帝國則不同,環地中海地區有人類最早的文明先行者――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這裡曾誕生阿卡德帝國、古巴比倫王國、古埃及帝國、亞述帝國等等極有影響力的帝國

    小亞細亞曾產生赫梯帝國

    巴爾幹半島曾產生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與這些悠久的文明相比,羅馬帝國是後來者,在文明程度上其實沒有絲毫優勢。

    2,華夏文明的地緣結構更容易形成統一――西面青藏高原,北面戈壁沙漠,東南兩方向均為大海。

    羅馬帝國的環地中海結構則不同,其極為支離破碎――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中間由地中海分割,割據自立更方便。

    3,華夏文明有廣闊的地域適合農耕,環地中海不同,找一個地球儀,我們就會發現與中國中原地區同緯度的地區正是地中海,也只有地中海沿岸適合農耕文明的生存,其北方則是三大蠻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生存的地區,生存環境惡劣。

    所以,當時的羅馬帝國,其統治中心在地中海沿岸,當時並沒有實行大一統的地域條件。

    如果要實行大一統,其實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日耳曼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國曾經是有機會的,其版圖囊括今天的德法意三國,如果查理曼大帝能實行秦漢之時的大一統,那麼西歐完成統一還是很有可能的。

    4,東歐,在近代便幾乎被俄羅斯帝國統一了,俄羅斯由於受蒙古人統治240年,受東方統治方式影響很大。

    這也算東方的大一統模式在歐洲實行的一個例子吧。

    近代由於大英帝國的存在,其“Continental均勢”的國策註定了會打壓任何一個試圖統一歐洲大陸的政權,無論是法國、俄國還是德國。

  • 2 # 大耳朵158359479

    在中國的東漢王朝鼎盛時期,歐洲大陸上面也有另外一個鼎盛的大一統強國,這個帝國叫做古羅馬帝國,這兩個強大帝國的命運出奇的相似,但是結局卻大不相同,中國最後實現了大一統,而羅馬帝國卻分裂為許多小國家。

    1.表面現象的描述

    歐洲並沒有統一的文字語言就多種多樣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而歐洲奇特的宗教地位也限制了統一,歐洲因為地理的因素,即便有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也很難面對強大的外族。衰落的羅馬帝國尚能抵抗北部森林中的野蠻人,而一旦更可怕的戰爭瘋子跨越中亞草原而來,就只有束手待斃的份了。

    文明必然發源於水源,中國古代文明,就是依靠長江黃河而來。這兩條水域並行,而且相隔不遠。歐洲的河流分散,不利於民族聚集。

    中國是一個封閉的結構,而歐洲是一個開放性結構。中國海岸線平直,有利於統一管轄。歐洲海岸破碎,任何地方都可以登入,防不勝防。地理差異的結果就是,在中國,人民會有這樣的願望,希望有一個強大的集權政府,可以調動國家的資源和軍事力量,將兵力投入到北部防線,抵禦外族的入侵。

    2.歷史淵源的角度

    大一統(“大”為動詞,意為“重視”)、王道:中國先秦的諸子百家雖然觀點多有不同,但在“大一統”這一點上卻不謀而合。歐洲人崇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爭當強者”。中國的智者則採用更持久的解決方案:“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尋找王者”。王者即王道,能夠以相對公平的原則使各方賓服的君王。華人講“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而歐洲人的思想正好與之相反。

    中國的分封制先於帝國制:與西方的封建時期相比,周朝出現的中國封建體系權力更為集中。分封制度後來被周天子們用來統治自己的諸侯,一直延續了867年,而周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至周朝末期,一些封地開始變為獨立的國家並彼此交戰,由此開始了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後秦國的崛起統一六國,中國進入了帝國時代,由秦國建立並在漢朝得到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一直沿用至1911年,它保證了大一統帝國的穩定性,也將中華文明傳承至今。

    對比歐洲大陸,羅馬帝國勉強算得上唯一一次大一統的帝國。羅馬帝國發跡於義大利,前27年凱撒的養子屋大維正式建立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宣佈基督教為國教,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最後亡於哥特人和汪達爾人。

    秦統一六國後積極推行郡縣制,使得文字、律法、錢幣等統一實施,達到中國文化的高度統一,而同時期的歐洲宗教則走向分裂,獨尊儒術達到思想上的控制,文人所受的傳授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在歐洲,與儒家文化具有相當地位的則可能是基督教文化,而它的影響僅在羅馬帝國衰落、天主教會的勢力壯大後才傳播開來。對於教廷能否作為整個歐洲文化統一的問題尚存爭議。

    秦可以統一中國,是因為它實施了全面的“自強型改革”,而與此形成比照的是,歐洲的爭霸國相繼失敗,因為它們採取的是“自弱型權宜措施”。由於對基督教的真正教義有不同解釋,教廷內部派系鬥爭錯綜複雜。而儒家思想統一下的中國文化,則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得到高度認同,這是西方宗教文化沒法比的。綜上所述如果羅馬帝國像秦朝一樣實行各方面的大一統制度,歐洲可能會出現大一統國家,但隨著時代的更替,受外界因素與內部激勵的影響,大一統不會太長久。

    參考文獻:張金翠,葛傳紅.中歐歷史分岔發展的悲觀理論——評許田波《戰爭與國家形成:古代中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J].國際政治研究,2009,30(01):156-162.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型組織是一個怎樣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