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閱讀的魔力
-
2 # 歐比旺羅克
先說答案,對當今社會來說,書籍不僅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也是人類的物質食糧。
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的今天,再提起書籍是人類精神食糧、進步階梯這類的話,似乎有點不識人間煙火。為了明白書籍在社會上的地位,在理解當今社會對讀書籍的態度之間,先扒一扒古代讀書人的地位吧。
古代讀書是高成本的奢侈愛好,只有富家才能讀得起。需要注意的是,鑿壁偷光和囊螢夜讀的故事說的不是古代人也熬夜,而是說穿人家即使有書也點不起燈。
為什麼如此辛苦還要讀出?因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中,士的地位最高,比現在的公務員高。誰家出了個讀書人,那是文曲星下凡,光宗耀祖的事。現實意義就更大了,首先是再不用交稅了,有利;見著縣官不用下跪了,體面;連土匪劫了讀書人都主動放行,安全。所以他們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著了魔似的讀書趕考,生命不息,讀書不止。
對當今社會來說,所有家庭、所有人都讀得起書了,大家都是讀書人,讀書人不可能那麼金貴,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不能因為誰是讀書人就高看一眼,高抬一等,於是有了讀書無用論。
這種讀書無用論掩蓋了一個事實,就是讀書已經成為現代人生存的必要條件,讀書不僅是愛好,不僅是精神食糧,更是物質食糧,不讀書無以為生。
因為現代意義上的生存不再是溫保標準的生存。此前有把子力氣,能耕田種地,就可以娶妻生孩子,就可以實現那個時代的小康——老婆孩子熱炕頭,現在不行,現在光靠有把子謀生叫做“血酬”,就是依靠血肉換取生活資料的狀態,恐怕娶媳婦都是問題。
這種變化可以解釋婦女地位提高的經濟基礎,以前賺錢靠力氣,軍事也靠力氣。現在謀生靠知識和文化,打仗靠錢和高科技,按電鈕和使用鍵盤不需要五大三粗,女性可以做得一樣好。力氣的重要性大不如從前,逐漸忽略不計,只能在狹小的體育競技專案中發揮一些作用了。
那麼獲得知識和文化靠什麼呢,主要是讀書。所以說,書籍是現代社會的精神和物質食糧。
回覆列表
在如今快快節奏的社會里,每一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書籍是讓我們暴躁的內心與雜亂的思緒平靜下來的一種方式,滿足自我心靈上的空虛。書籍提升的是我們內在的修養,把內心與眼界擴大不易波動,不會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在這物質豐富的社會來說,書籍顯得更為重要,而在如今娛樂致死的時代,書籍,是獨特與唯一可以滿足我們心靈與精神世界的渠道,也是人類精神最好的食糧。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