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中的閻王』 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包拯成為公正的化身。有的認為他死後成為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有的則認為他“日斷人間,夜判陰間”,就是說白天在人間審案,晚上則成為閻羅王,在陰間斷案。人死後,靈魂到陰間接受包拯的審判,如果確實是受人陷害,包拯會把他放回陽間活命;如果的確有罪,則被送入地獄受罰。 民間傳說中,“四大閻王”一說認為閻王有四位:除包拯外,還有韓擒虎、范仲淹和寇準。另一說則認為閻王有三位,分別是:包拯、范仲淹和寇準。 一是隋將韓擒虎,韓擒虎是隋初大將,據稱他在13歲時打過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統一中國的滅南陳戰爭中,首先渡江進入建業(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書》記述他病重臨死前夕,"其鄰母見擒(擒虎,唐人諱虎字,故省略"虎"字)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擒子弟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斯亦足矣.”因寢疾,數日竟卒."《二十四史》多諱鬼神,很少記有陰陽界故事,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記進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條傳說是頗見風行的.所以在晚唐敦煌變文《韓擒虎話本》,更是惟妙惟肖描述了韓擒虎在滅陳後,五道將軍持天符請他出任陰司之主,韓應允,請假三天.隋文帝楊堅並舉行了告別宴會.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緋衣人乘烏雲前來迎接,自稱"原是天曹地府,來取大王"上任.於是,他辭別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陰間當閻羅王去了.顯然,仍是循《隋書》嬗變而來. 二是北宋名相寇準.寇準以秉直見聞於民間.唯剛正者,常能令人長相思,這大概是他得以從諸多文武大臣行列間選拔的一個原因.傳說他的愛妾茜桃臨死前說:"吾向不言,恐洩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湧幢小品》)."寇準卒,有王克勤者,見公於曹州境上,向從者,曰:“閻羅處政.”"(《翰苑名談》)可見他生前已知己要出任閻羅王,而死後果然當了閻羅王了的.大概在他生前已經流傳此說,所以當時就有人在驛舍側,掛起寇準影象,上面寫有"今作閻羅王"字樣(《通俗編》). 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聲好譽為民間稱道,因而在他死後,就有傳說他"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為此官耶".(《中吳紀聞》) 四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包拯死後出任閻王,在當時就有傳說."俗傳包拯為陰司閻羅王,其說在宋時已盛,《宋史·包拯傳》雲: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範煙橋《茶煙歇》).由此元明雜劇、平話多有包拯下陰司審案故事.石玉昆:《三俠五義》還出現包拯扮閻羅審郭槐"狸貓換太子"情事.包拯的剛正直言、執法嚴峻,自然是人們理想意境的閻羅王最佳人選.東方傳說文化是講現世報的,陽世之冤,陰司必報,所以必須要有包拯做閻羅王,才能了結冤報也.
『民間信仰中的閻王』 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包拯成為公正的化身。有的認為他死後成為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有的則認為他“日斷人間,夜判陰間”,就是說白天在人間審案,晚上則成為閻羅王,在陰間斷案。人死後,靈魂到陰間接受包拯的審判,如果確實是受人陷害,包拯會把他放回陽間活命;如果的確有罪,則被送入地獄受罰。 民間傳說中,“四大閻王”一說認為閻王有四位:除包拯外,還有韓擒虎、范仲淹和寇準。另一說則認為閻王有三位,分別是:包拯、范仲淹和寇準。 一是隋將韓擒虎,韓擒虎是隋初大將,據稱他在13歲時打過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統一中國的滅南陳戰爭中,首先渡江進入建業(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書》記述他病重臨死前夕,"其鄰母見擒(擒虎,唐人諱虎字,故省略"虎"字)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擒子弟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斯亦足矣.”因寢疾,數日竟卒."《二十四史》多諱鬼神,很少記有陰陽界故事,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記進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條傳說是頗見風行的.所以在晚唐敦煌變文《韓擒虎話本》,更是惟妙惟肖描述了韓擒虎在滅陳後,五道將軍持天符請他出任陰司之主,韓應允,請假三天.隋文帝楊堅並舉行了告別宴會.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緋衣人乘烏雲前來迎接,自稱"原是天曹地府,來取大王"上任.於是,他辭別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陰間當閻羅王去了.顯然,仍是循《隋書》嬗變而來. 二是北宋名相寇準.寇準以秉直見聞於民間.唯剛正者,常能令人長相思,這大概是他得以從諸多文武大臣行列間選拔的一個原因.傳說他的愛妾茜桃臨死前說:"吾向不言,恐洩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湧幢小品》)."寇準卒,有王克勤者,見公於曹州境上,向從者,曰:“閻羅處政.”"(《翰苑名談》)可見他生前已知己要出任閻羅王,而死後果然當了閻羅王了的.大概在他生前已經流傳此說,所以當時就有人在驛舍側,掛起寇準影象,上面寫有"今作閻羅王"字樣(《通俗編》). 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聲好譽為民間稱道,因而在他死後,就有傳說他"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為此官耶".(《中吳紀聞》) 四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包拯死後出任閻王,在當時就有傳說."俗傳包拯為陰司閻羅王,其說在宋時已盛,《宋史·包拯傳》雲: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範煙橋《茶煙歇》).由此元明雜劇、平話多有包拯下陰司審案故事.石玉昆:《三俠五義》還出現包拯扮閻羅審郭槐"狸貓換太子"情事.包拯的剛正直言、執法嚴峻,自然是人們理想意境的閻羅王最佳人選.東方傳說文化是講現世報的,陽世之冤,陰司必報,所以必須要有包拯做閻羅王,才能了結冤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