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慶黃金週前後,上汽通用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近333萬臺車,涵蓋旗下三大品牌。通用的設計BP(Best Practice)以及相關耐久試驗無法識別出零件設計上的缺陷,後期由使用者端爆出問題後,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對旗下車型進行零部件切換,在明知存在缺陷後,仍然因為慣性而源源不斷地生產香瓜車輛,並最終導致召回的數量驚人。而銷售與公關團隊,則致力於線上線下的滅火,將相關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得越完美,掩蓋的問題就越多。
6
回覆列表
  • 1 # 禾顏閱車

    【導語 :上汽通用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涉事車輛近333萬臺。人們不禁要問,體系能力如此強大的通用汽車為何對於一個5年前就遭到投拆的問題沒有做出及時修正,導致問題車輛越來越多,在這個處理過程中,其強大的體系能力為什麼 不但沒能起到正向引導作用,反而成了問題的障目器和保護傘?】

    國慶黃金週到來之際,上汽通用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近333萬臺車,涵蓋旗下三大品牌,一時間滿城風雨,讓人們對這家明星車企唏噓不已。其實,單就召回措施本身來說,它是企業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無可非議,但問題在於,體系能力如此強大的通用汽車為何對於一個5年前就遭到投拆的問題沒有做出及時修正,導致問題車輛越來越多累積到近333萬輛,在這個處理過程中,其強大的體系能力為什麼 不但沒能起到正向引導作用,反而成了問題的障目器和保護傘?

    自1997年成立以來,上汽通用汽車始終與紀錄同行。專案開工23個月第一款產品即下線,4年時間銷售就達到10萬輛,8年時間破百萬銷量,14年時間銷量突破1000萬輛,20年實現累計銷量超過1500萬輛。上汽通用汽車憑藉強大的體系能力不斷重新整理著汽車行業的紀錄。但這次召回事件,讓我們看到體系能力的另一面,也就是說,當體系能力恰恰成了快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短板。

    本次召回的原因是,上汽通用特有的“分體式控制臂襯套”設計缺陷問題,即使在沒有碰撞的情況下,當汽車緊急制動時,分離式控制臂襯套受到巨大的載荷衝擊,會出現脫出,就是俗稱“斷軸”的狀況,時間一長,甚至會造成控制臂斷裂失效的不良後果。事實上,上汽通用召回汽車存在的問題,5年前就已遭到投訴。上汽通用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安裝下控制臂整合式襯套,以消除安全隱患。

    “分體式控制臂襯套”省去了支架,減輕了產品整體質量,節省了成本。同時,也可以減重降低油耗。不過,這樣的設計在客觀上增加了控制臂襯變形的機率。

    面對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以及在油耗上的巨大壓力,上汽通用在減油耗上的努力從出發點上來講並沒有錯,關鍵在於,問題出現後該如何應對和解決。當上汽通用選擇迴避設計缺陷時,其強大的體系力就沿著這個方向發力,導致漸行漸遠。同時,上汽通用是對美國通用的試驗規範過於盲從,主觀上覺得在廣德試車場上反映不出的問題,就足以應對國內任何狀況。此外,當通用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在三年前提出了新的專利申請,並在這兩年的車型上逐步更換“一體式控制臂襯套”設計時,一切已為時過晚。

    此次召回事件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上汽通用最大的問題恰恰出在其曾經引以為傲的體系能力上。通用的設計BP(Best Practice)以及相關耐久試驗無法識別出零件設計上的缺陷,後期由使用者端爆出問題後,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對旗下車型進行零部件切換,在明知存在缺陷後,仍然因為慣性而源源不斷地生產香瓜車輛,並最終導致召回的數量驚人。而銷售與公關團隊,則致力於線上線下的滅火,將相關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得越完美,掩蓋的問題就越多。

    為了確保一年200萬產銷的目標,上汽通用各部門把重點放在各司其職上,只將自己的效率發揮到最大,但一旦碰到諸如這類懸架設計問題時,從公關銷售端,反饋到質量部,再由質量部反饋到泛亞,由泛亞做出工程變更設計,再經試驗驗證部門,到生產部門直至最後的銷售部門,整個流程就變得非常漫長。因此,整個流程一走,累計需要召回的數量就相當驚人了。

    所以說,上汽通用時下需要正視自身體系中的問題點,最佳化變革企業運營體系。如何快速應對消費者特別是售後質量問題做出反應,將召回控制在最小範圍裡面,直面自身的設計缺陷,妥善處理消費者的關切,這些對一家年產銷200萬輛的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課題。或者說未來上汽通用能不能組建一個強力部門,能夠協調公司內各種資源,將類似於這次懸架設計缺陷用最快的相應速度和最短的實施時間來解決,這估計是上汽通用今後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隨著中國車市整體漲幅的放緩,很多主機廠都面臨比較大的困境,一方面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終端銷售價格不斷下探,另外一方面是各類成本不斷提高,利潤被不斷蠶食。即使身處國內汽車第一集團的上汽通用壓力也不小。首先企業規模已經達到了業內公認的年產銷200萬輛的水平線,未來如何再進一步發展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戰;其次,通用的產品受制於北美通用這幾年來的頹勢,鮮有爆款產品問世,更多的還是依靠車型多疊加效應的結果;第三,包括吉利、長城在內的自主品牌不斷在嘗試品牌上升,對於合資品牌構成了直接的競爭壓力;第四,一大批造車新勢力甚至很多房地產企業攜大筆資金殺入汽車行業,繞開內燃機,依託新能源汽車載體,讓傳統車企頗有幾分措手不及。

    上汽通用未來的路該如何來走?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這些汽車行業的風口,不僅需要大筆的投入與佈局,同時需要創新的理念與高效的決策。在這些點上,中國整體落後美國並不多,甚至在某些idea上還有所領先。習慣依靠北美技術輸入的上汽通用,如果不能強化自己在新四化上的研發創新,依舊躺在往日的技術上,市場危機感會越來越強。在北美,可以有特斯拉的股價超越通用福特,在中國,為什麼不會有新興公司超過上汽通用呢?這些問題,不僅上汽通用有,那些所謂老牌的合資公司,大眾、日產、現代都有,在面對很多後生晚輩發起的激烈挑戰,這些公司只有儘快進行內部轉型,適應飛速的市場發展的變化,假如只是空有一個品牌和上百萬的產能,所開發的產品既不能引起網路聲量,也不能說服消費者來購買,遲早會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THE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王山第五場第四節杜蘭特傷停沒有上場勇士依然贏下比賽,怎麼評價火勇實力和比賽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