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泥料的準備工作
1.選土選礦:最好選擇水吉當地含鐵量較高的粘土,將瓷礦取回後露天堆放,使其自然風化。
2.機碓/水碓的加工:工藝需求的不同導致燒製過程中會有細微的變化,有些原料需進行機碓或水碓的加工,使建盞品質更高。
3.配料:根據不同的泥料以及比例進行配料。
4.入碓粉碎:將配製好的泥料、釉料裝入機碓或者水碓中進行粉碎處理。
5.取料:在機子執行到一定時間,泥料或釉料的粗細程度適中後,可將其取出。
6.過濾:泥料過篩後入漿池,釉料則過篩後入釉池。
7.陳腐:過濾後的泥料和釉料都需存放一定時間備用,利於後續步驟。
二、基本成型期
1.泥料脫水:陳腐的泥料此時還屬於帶水的“泥漿”,需進行脫水處理,才能變為軟硬適中的泥料。
2.練泥:練泥可以用機器或手工,機器練泥使用真空練泥機,手工用手工鏟泥殺練,練泥的目的是將泥料中多餘的空氣除去或儘量減少,並且使泥料均勻一致。
3.揉泥:將全部的泥料揉成大小合適的泥塊。
4.拉坯:將揉泥後的泥塊放置於轉動的輪盤上,用手拉出預先計劃的器型,這一步對匠人的手藝要求極高,器型的好壞關鍵就在這一步。
5.修坯:拉出的坯為毛坯,只是基本器型,還需在機輪上轉動輪子,將毛坯旋成厚薄均勻,造型規整美觀的坯體。
6.粘接:在坯體上粘接壺把、壺嘴等零件,也可進行坯體的裝飾。
7.刻章:在圈足底部及其它部位刻上匠人的落款,或其它印章、字。
8.乾燥:最後將坯體進行乾燥,準備素燒。
三、素燒過程
1.坯體檢驗:為避免無謂的素燒工作,坯體在入窯素燒前,需進行檢驗,合格者才可入窯。
2.搭棚板:棚板需要用支柱搭平搭穩,且要按照坯體的大小來調節棚板的高低和架層。
3.裝窯:將合格的坯體進行分類,裝在棚板上。
4.燒窯:素燒有升溫曲線,按此進行操作,溫度至750℃時方可停火。
5.冷卻:停火後坯體溫度依然很高,此時需進行冷窯仿製素坯驚裂。
6.開窯:窯溫冷卻至適宜溫度時,即可開窯取出素坯。
7.檢查素坯:取出的素坯需逐個檢驗,剔除不合格者。
四、上釉過程
1.上水:合格的素坯進行清灰上水,方便釉水與素坯的緊密粘合。
2.調釉漿:將釉漿攪拌均勻,並且用濃度表量出最佳濃度。
3.清潔釉水:用籮撈出釉漿中的雜質,防止釉水粘砂、灰塵等雜質,影響釉水與素坯的粘合程度。
4.上釉:素坯內外層都需上釉,通常採用手握圈足的浸釉方式,也有采用刷的方式。
5.乾燥:上釉之後,將釉坯放置於通風乾燥處乾燥。
6.刷釉:釉層不夠厚,可在乾燥後再刷上一層釉水。
7.清足:將釉坯上多餘的釉水剔除。
五、燒製
1.灑粉:為防止建盞在燒製過程中粘足,需在匣缽上灑一層薄且均勻的耐火氧化鋁粉/石英砂粉。
2.裝窯:將坯體裝入對應的窯內,關閉窯門。
3.燒窯:每個匠人燒製工藝制度不同,按照各自工藝進行操作,待溫度提升至差不多1300℃多一些時,停火。
4.冷卻:停火後進行冷窯,將窯內溫度降下來。
5.出窯:窯內溫度降到規定溫度時(通常在100℃以下),開啟窯門,最後的成品就這樣出爐了!
一、前期泥料的準備工作
1.選土選礦:最好選擇水吉當地含鐵量較高的粘土,將瓷礦取回後露天堆放,使其自然風化。
2.機碓/水碓的加工:工藝需求的不同導致燒製過程中會有細微的變化,有些原料需進行機碓或水碓的加工,使建盞品質更高。
3.配料:根據不同的泥料以及比例進行配料。
4.入碓粉碎:將配製好的泥料、釉料裝入機碓或者水碓中進行粉碎處理。
5.取料:在機子執行到一定時間,泥料或釉料的粗細程度適中後,可將其取出。
6.過濾:泥料過篩後入漿池,釉料則過篩後入釉池。
7.陳腐:過濾後的泥料和釉料都需存放一定時間備用,利於後續步驟。
二、基本成型期
1.泥料脫水:陳腐的泥料此時還屬於帶水的“泥漿”,需進行脫水處理,才能變為軟硬適中的泥料。
2.練泥:練泥可以用機器或手工,機器練泥使用真空練泥機,手工用手工鏟泥殺練,練泥的目的是將泥料中多餘的空氣除去或儘量減少,並且使泥料均勻一致。
3.揉泥:將全部的泥料揉成大小合適的泥塊。
4.拉坯:將揉泥後的泥塊放置於轉動的輪盤上,用手拉出預先計劃的器型,這一步對匠人的手藝要求極高,器型的好壞關鍵就在這一步。
5.修坯:拉出的坯為毛坯,只是基本器型,還需在機輪上轉動輪子,將毛坯旋成厚薄均勻,造型規整美觀的坯體。
6.粘接:在坯體上粘接壺把、壺嘴等零件,也可進行坯體的裝飾。
7.刻章:在圈足底部及其它部位刻上匠人的落款,或其它印章、字。
8.乾燥:最後將坯體進行乾燥,準備素燒。
三、素燒過程
1.坯體檢驗:為避免無謂的素燒工作,坯體在入窯素燒前,需進行檢驗,合格者才可入窯。
2.搭棚板:棚板需要用支柱搭平搭穩,且要按照坯體的大小來調節棚板的高低和架層。
3.裝窯:將合格的坯體進行分類,裝在棚板上。
4.燒窯:素燒有升溫曲線,按此進行操作,溫度至750℃時方可停火。
5.冷卻:停火後坯體溫度依然很高,此時需進行冷窯仿製素坯驚裂。
6.開窯:窯溫冷卻至適宜溫度時,即可開窯取出素坯。
7.檢查素坯:取出的素坯需逐個檢驗,剔除不合格者。
四、上釉過程
1.上水:合格的素坯進行清灰上水,方便釉水與素坯的緊密粘合。
2.調釉漿:將釉漿攪拌均勻,並且用濃度表量出最佳濃度。
3.清潔釉水:用籮撈出釉漿中的雜質,防止釉水粘砂、灰塵等雜質,影響釉水與素坯的粘合程度。
4.上釉:素坯內外層都需上釉,通常採用手握圈足的浸釉方式,也有采用刷的方式。
5.乾燥:上釉之後,將釉坯放置於通風乾燥處乾燥。
6.刷釉:釉層不夠厚,可在乾燥後再刷上一層釉水。
7.清足:將釉坯上多餘的釉水剔除。
五、燒製
1.灑粉:為防止建盞在燒製過程中粘足,需在匣缽上灑一層薄且均勻的耐火氧化鋁粉/石英砂粉。
2.裝窯:將坯體裝入對應的窯內,關閉窯門。
3.燒窯:每個匠人燒製工藝制度不同,按照各自工藝進行操作,待溫度提升至差不多1300℃多一些時,停火。
4.冷卻:停火後進行冷窯,將窯內溫度降下來。
5.出窯:窯內溫度降到規定溫度時(通常在100℃以下),開啟窯門,最後的成品就這樣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