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苑

    這是管道昇讓出軌老公迷途知返的妙招

    管道昇是青浦小蒸人,字仲姬。她自幼工詩善畫、聰穎異常,不知是不是因為才氣非常,她到了28歲仍待字閨中。或許冥冥之中就是為了讓管道昇等待這樣一個有緣之人——趙孟頫。   

    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趙孟頫與管道昇兩位曠世才人終相成眷屬,二人既各有千秋,又珠聯壁合。但是,像任何一對凡塵俗世中的夫妻一樣,即使是天造地設的絕配也有唇齒相磨的時候,夫妻二人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年危機”。   

    是日,天高雲淡,春色如繡,趙孟頫的府邸裡四處靜謐。在後園竹柏中的一間齋舍內,管夫人呆呆地望著樹間覓食的鳥兒,手裡兀自擎著一張墨色正鮮的字箋,心中思緒萬千。   

    紙上依舊是趙孟頫熟悉的字型:“我為學士,爾作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不過分。爾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意思說,我為學士,你是夫人。陶學士娶了叫桃葉、桃根的兩個小妾,蘇學士也有叫朝雲、暮雲的小妾。我便多娶幾個姬妾也不過分,你年紀已經40多歲了,只管佔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   

    這是趙孟頫下的“最後通牒”,管道昇心如亂麻。   

    中年的管道昇被歲月消磨了月華水色,已是“玉貌一衰難再好”,風流倜儻的趙孟頫其實心中已生倦意。況且在那時,納妾是再平常不過,同朝為官者有誰不是姬妾成群。想到這裡,管道昇心中酸楚難以言表。她行至案前,鋪紙研墨,望了一眼花瓶內紅妝殘敗的桃花,緩緩寫道:   爾濃我濃,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捏一個爾,塑一個我。將咱倆一齊打碎,用水調和,再塑一個爾,再捏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寫畢,管道昇已是淚流滿面,她親自將字箋送至趙孟頫的書房,靜靜地等待著未知的結局。   

    其實,趙孟頫心中本就七上八下,難捨髮妻,見了這至情至性的泣血之言,心下頓時懊悔不已。他頓時明瞭:縱有傾國傾城之貌,人面終不能恆久如花,鮮花猶有凋零時,美色又如何能相伴一生。真正彌足珍貴的,是那份心意相通、相知相守的溫情!

    趙孟頫遂至夫人處賠罪,絕口不提納妾之事。從那天起,趙孟頫和管道昇把這兩張字箋工整地謄寫下來,貼在案旁,時時引為笑語,二人之間再無間隙。   

    大概管道昇也未必料想到,幾百年間,這首至情至性的小詞,被世人廣為傳頌,趙孟頫、管道昇之間的故事也隨之留在了歷史的記憶裡。   

    其實,與其說是一首詞感動了趙孟頫,不如說是夫妻二人的幾十載宦海風波中的榮辱共守、相濡以沫,讓趙孟頫無法割捨。   

  • 2 # 元元的天下

    那麼管道昇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下《我儂詞》呢?

    難道真的只是如與卓文君所作《怨郎詩》一樣,為挽回心生他意的夫心嗎?

    因丈夫嫌髮妻中年老色衰,"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審美疲勞,流露出欲納妾另尋新歡之意的情況下,寫詩詞表達"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的作用,畢竟在古代仕宦富貴人家,一妻多妾是合法而普遍的現象,能像卓文君一樣讓司馬相如感動,還是陳阿嬌淚灑《長門賦》也未可知。

    但元元覺得,《我儂詞》詞應是這對模範愛侶間偶然調侃戲謔之作,所謂納妾之說,不過夫妻問戲語並非趙孟頫真實所想,為什麼這麼講呢?

    首先管夫人相當優秀,名門之後詩書畫三絕的才女,"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詞章不字而能”(見《魏國夫人管夫人墓誌銘》),再加上"外家事,內外整然"收租討債,家裡家外全由她作主,丈夫才可專心事業。正如喪妻之後,趙孟頫喋喋不休在親眾信文中大倒苦水:"妻子過身,凡事不知所措",離了夫人根本沒法活啊!

    管趙作為大齡文青姻緣天註定,自從結為夫妻之後,不論在朝在野,均"公不離婆,稱不離砣"如影隨形,很少分離。三十年相伴,趙孟頫也獨愛管夫人一個。

    這對夫妻感情實在太好,趙孟頫處處時時以管夫人為傲,實足的"炫妻狂魔”,根本看不出有變心的跡象。他們共育三子六女,子女成才婚姻幸福,相愛長相守,活成了才子才女的傳奇模樣。有妻若此,夫復何求?

    同為浪漫文化人,二人詩詞唱和,常見你畫竹我題句琴瑟和鳴,兩人互動最有名的《漁父圖》。曾唱和有題句:"山妻對飲唱漁歌,唱罷漁歌道氣多。風定雲收中夜靜,滿天明日浸寒波",趙孟頫將詩錄入與好友田師孟信中,自誇妻慧之餘,還求老友也要點贊!《我儂詞》正是經管夫人巧妙潤色,憑添文壇一段佳話。

    其次,在元代上門女婿雖不被鄙視,但作為"出舍女婿“上門女婿中的一種,婚姻中"妻唱夫隨”的地位,趙孟頫才不敢有納妾之求。管夫人乃管仲後人,其父無子一直讓女兒當家理事。按元風俗招婿為子。據專家考證,趙孟頫很可能是在外單獨居住的管家女婿。

    據其所寫《管夫人墓誌銘》,以及管夫人去世後,趙孟頫多篇文章中透露的資訊,他是"甩手先生",對持家理財之事概不關心也不會的。

    而且他死後並非埋在趙氏家族墓地車蓋山,而是葬於管氏墓地東衡山。此中雖有夫妻恩愛不捨之故,若非上門女婿,按慣例管夫人絕對不會葬於自家墓地的。

    並且從趙孟頫對岳父的尊重和誇讚之詞,只有上門女婿才會有的謙恭。要知道趙孟頫為宋皇室後裔,詩書畫皆絕,又官居一品,管夫人縱名門之後,亦夫貴妻榮封為魏國夫人,在通常情況下也是夫唱婦隨的。

    世人當然更願相信,由於管趙二人伉儷情深,《我儂詞》為情深之際夫婦願"生同衾,死同穴"合二為一,而許下的共守今生來世之誓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覺得沒必要挽回心裡沒有自己的人,最後勉強在一起也是自己痛苦,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