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早在洪秀全宣揚拜上帝教時,就有不少女信徒,太平軍起義的時候,大多也是舉家參與,而且太平軍初期是流動作戰,加上教眾大多為客家人,客家女性不裹腳,所以成年女性和十歲以上兒童也被編組起來參加了戰鬥,成為太平軍中特有的女兵和童子軍,而且因為思想單純,所以女兵和童子軍在戰鬥時更加狂熱,所以清軍對他們並不敢輕視。

    太平天國鼎盛時,女兵號稱有十萬人,不過因為史料對此記載有限,特別是女兵的記載多見於《太平天國野史》、《盾鼻隨聞錄》、《江南春夢庵筆記》等野史,頗多傳說,真偽難考,比如很有名的洪宣嬌、傅善祥等,根據史學家考證,是否存在和其經歷也是疑問,因此也只能隨便討論一下。

    太平天國滅亡時,湘軍進入天京以後進行了燒殺劫掠,全城軍民死者十萬以上,據目擊者說湘軍連老人和兩三歲的孩子都沒放過,年青人更是身中十多刀。太平軍的女兵有的在之前的戰鬥中戰死,有些在城破是自殺,剩下的要麼在大屠殺中被殺死,被湘軍俘虜的從當時湘軍對太平軍俘虜多殺戮,其中不乏凌遲處死的來看,下場也不會太好。

    但是因為城破時湘軍破壞太嚴重,所以具體記載的資料不多。所以只能從其他資料參考一二,在張祖翼的《清代野記》中記載了陳玉成死後,他的妻子被勝保納為寵妾,“寵專房,隨軍次焉”。在清朝檔案裡也有勝保“收納逆首陳玉成之婦為妾”的記錄,看來此事不假。陳玉成的妻子尚且如此,其他女兵下場自然也差不多。《清史列傳》裡說勝保“雜蓄優伶”以撫慰士兵,這些優伶有些是民間搜刮而來,有些可能就是俘獲的太平軍俘虜。

    由此可知,即使太平軍的女兵躲過一死,也不過是作為戰利品被清軍掠走。

  • 2 # 歷史茶坊

    太平天國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運動,洪秀全在起義之初便提出“男女平等、驅除韃子、平分土地、共建天堂”的政治主張,並由此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女兵隊伍。

    洪秀全聲稱“天下多男人,盡為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為姊妹之群”,以此為號召,極大的鼓舞了士氣,團結了群眾,拜上帝教徒變賣薄產,舉家遷徙,加入到轟轟烈烈的起義運動洪流中。楊秀清在金田團營時意識到隊伍之中男女老少混雜,不僅毫無戰鬥力可言,而且還會拖累行軍速度,提出“別分男營女營”的《行營定規》,自此“男入男營,女入女營,雖夫婦不得同宿”,成為太平天國運動的亮點之一。

    隨著金田起義而誕生的女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女兵隊伍,由於客家婦女都為天足,在家中地位很高,不僅生兒育女不在話下,而且孔武有力,幹活不遜男子,使得女營在太平軍中的威望很高。在太平軍一路征戰過程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的女營,主要負責運輸輜重、修築戰壕、護衛老幼和上陣殺敵,且絲毫不遜男營,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據李圭所著的《金陵兵事匯略》記載,太平軍入南京後,女營改稱女館,沿途各省入館女子達10萬人之多,僅金陵一地便超過9萬。女館中分“元女(處女)”“妖女(已婚婦女)”,設女軍帥負責管轄。

    每逢重大節慶,女館會挑選一批“元女”送至天王府以供充實後宮及賞賜諸王,其餘女性大都從事紡織、刺繡、削竹籤等相關工作。1855年3月,在定都南京兩年之後,將士激烈的反對浪潮中,東王楊秀清宣佈解散女館,並將館中女子分檔造冊,以抽籤的方式配於全軍將士,倉促間,既有老夫得少妻的,也有十七八歲的娃娃兵配五十老嫗的,全都不準更換。

    婦女之中大都不願嫁與這些泥腿子農民,楊秀清挑出幾個當眾斬首,於是再無人敢口出怨言。至此,女館為之一空。此外,出於保衛天王府的需要,約一千餘名廣西婦女進入天王府內,她們在天京事變中英勇無畏,誓死捍衛天王府,擋住了北王韋昌輝的叛軍,鎮壓了這場叛亂。

    天京陷落之後,她們英勇抵抗,或死或傷,最終縱火自焚,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動人心魄的悲壯史詩。

  • 3 # 剋勀

    失敗的命運就是毀滅,更何況是從事造反運動。

    太平天國失敗告終,婦女營大多自殺殉國,被抓的也不會留下活口,曾國荃的湘軍可不客氣,折磨而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珊瑚石是怎麼來辨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