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阿冰
-
2 # 丫瑪讀書札記
伏天是指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真正的伏天從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起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也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為什麼有的年中伏是十天,有的是二十天呢?那是以夏至與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決定的。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2019年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最權威的官方機構上海市氣象局對外公佈入伏日為7月12日,7月12日至7月21日是頭伏;7月22日至8月10日是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是末伏。共40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難過的日子。因為三伏期間自然環境溼熱最重,氣溫最高。人體與天地相感應。體內一派溼熱盎然。同時又出汗多、消耗大、易勞累。
所以三伏天的日子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首要是保護陽氣:
三伏天時氣溫最高,一片熱像,陽氣還不夠嗎?因為在夏天體內的陽氣是往外發散的,陽氣都到體表去了。身體內部就會處於內虛內寒的狀態,就是外熱內寒,就像山洞一樣,在夏天洞外是熱的,但洞內是涼的。所以三伏對於人體內的陽氣蓄養尤為重要
不吃涼寒,特別冰箱裡剛拿出來的食物,體內本來就寒了,再吃寒涼會把身體吃成一個冰山;不要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從一個高溫環境進入到冷氣十足的環境時,人體的免疫系統來不及更換,就會出現空調病。
所以為什麼有夏天要吃薑的說法?因為姜是暖性溫性的。這種溫暖性會顧護體內的陽氣。所以生薑,羊肉在此時都是可以適當食用的。
二祛溼
溼有種特性,會吸收熱量成溼熱,體內溼度越大鬱滯的熱量就越多,溼性重滯而不流通,阻礙陽氣的傳達,極大的影響了身體的一氣周流,就會有胸悶,頭重如裹等昏沉表現。
祛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排汗。適度出汗,記住是適度的出汗,可以排出體內的寒溼邪氣。適度的尺度是汗不能以汗珠的方式滴下來,而是以身體面板微微溼潤溼潤的感覺,才是祛溼。大汗淋漓,那叫丟失津液而不是祛溼。
三適益飲食
應食清熱安神,滋陰的食品,如綠豆、赤小豆、蓮子、等。人體夏天出汗過多會損傷津液,常吃酸甜酸甜的食物,起酸甘化陰生化津液的作用。如檸檬、烏梅、葡萄、山楂、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甜性味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四冬病夏治
「春夏養陽,冬病夏治」是中醫在夏季流傳幾千年的傳統療法。艾灸、、拔罐、三伏穴貼、刮痧、……等等。
「冬病」是指在冬天常發作或加重的疾病,這些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利用三伏熱量最高的有利時機進行治療。比如身體虛寒反覆感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回覆列表
“夏至三庚入頭伏”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用來判斷伏天開始時間的,這也是農耕文明的人們運用自己的智慧,透過千百年來對氣象觀察所得的結論,到如今雖然全球氣候變暖,但依然適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中華文化的傳承。
正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就是三伏天,中國古代使用的是傳統的農曆曆法,老祖宗說“夏至三庚伏”通常也是以農曆為準,意思是說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日子。我們傳統意義上的伏天通常指的是頭伏、中伏、末伏,一般頭伏和末伏的時間長短是一致的,都是10天,而中伏有的年份有20天,有的年份有10天。
因為每年夏至節氣的農曆時間是不固定的,因此每年真正的伏天從哪天開始也是不固定的,通常都是以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入伏第一天。
庚日是古人根據“天干地支紀年法”來計算的,古人根據陰陽五行相剋來確定伏天的開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十個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因此天干一個週期為10天,一個庚日的週期也就為10天。
拿今年(2019)來說,今年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而今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所以今年入伏是從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開始的。
我物件從事中醫醫學的,夏天他給病人做針灸康復,通常也是按照入伏前後的時間來進行調理,今年她跟往年一樣,早早就計劃了今年的伏灸日期。這個日期完全根據今年入伏時間來規劃,分為入伏前10天的治療,頭伏的治療,中伏的治療,末伏的治療,以及末伏後10天治療。
從表中不難發現,今年頭伏時間是從7月12日-7月21日;中伏是從7月22日-8月10日;末伏是從8月11日-8月20日。也就是說今年的伏天總共有40天。
為什麼今年的伏天會有40天?這就要從夏至到立秋之間的庚日數目來算了,一般夏至之後第三個庚日為頭伏,而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那麼夏至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第4個庚日就是中伏,也就是中伏為10天。但是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間有5個庚日,頭伏為第3個庚日,那麼中伏就要經歷2個庚日,也就是20天。因此今年的伏天總共有40天。
不過入伏從每年夏至第三個庚日算起,是很有道理的,有時候你都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要知道每年第三個庚日,屬於太陽照射熱量和地球反射熱量相同的日子,這個理論拿到現在是需要運用高科技才能確定,而古人僅僅透過長期的觀察天象就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