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000多座島嶼的國家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是群島國家,共有大小島嶼7107個,全國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面積的96%。首都馬尼拉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
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現有人口約為8800萬,其中馬來族佔全華人口的85%以上,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英語為官方語言。
被殖民了400年
菲律賓最早的政權,是由外來移民在南部的棉蘭老島上建立的。1380年,信奉伊斯蘭教的米南加保人從南方蘇門答臘島遷徙到棉蘭老島,開始在該島進行武裝傳教,建立殖民據點。而在北方的呂宋島,1405年,中國鄭和船隊抵達,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由於許柴佬對呂宋的控制僅限於少數華僑已開發地區,且很不穩固,他在1424年去世後,菲律賓北部自此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
1542年,西班牙Nautilus洛佩茲用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1565年,西班牙殖民軍從墨西哥渡海前來,征服了宿霧島,並逐步將統治擴張到大半個菲律賓。在西班牙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下,菲律賓強行普及了西班牙姓氏、天主教和種植園經濟。
1898年,美國擊敗西班牙。西班牙將菲律賓主權以2000萬美元“賣”給美國。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1942年菲律賓全境被日本佔領。1944年10月22日,美軍在菲律賓登陸,次年2月5日收復馬尼拉。
1946年,菲律賓宣佈獨立。獨立後的菲律賓仍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美國的文化滲透到普通菲律賓人的語言、飲食、服裝和價值觀等方方面面。
菲傭是經濟頂樑柱
由於實行美國式民主,獨立後的菲律賓曾被稱作“亞洲的民主之窗”。在上世紀50年代,菲律賓的國內民族工業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進口替代型的工業化推動了國民經濟維持著6%到10%的增長勢頭。當時菲律賓曾是亞太地區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其工業實力遠超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南韓,僅次於日本。
但是經過40年的發展之後,菲律賓卻被這些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如今菲律賓人均收入為1500美元左右,在亞洲屬於中上,但貧富差距極大,40%左右的人每日生活費不到2美元。西班牙殖民時代留下的大種植園經濟,在美據和獨立時代非但未被改造,反倒愈演愈烈,造成富者莊園跨省、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狀況。
幾乎每一任菲律賓總統都會喊出“經濟平等”或“土改”的口號,但上臺後無不貪腐橫行,維護自己和家族利益。奎松(美治時期菲律賓出名的總統)和羅哈斯(菲律賓獨立後第一任總統)即以貪腐著稱,馬科斯家族則更是貪得無厭,其夫人伊梅爾達因擁有3000雙鞋名噪一時,整個家族斂財逾10億美元。馬科斯倒臺後的幾任民選總統,不論草根入主的埃斯特拉達,還是高喊反腐的阿羅約,都無法真正推動土改和反腐。
儘管菲律賓經濟一直不給力,但它有一塊金字招牌,那就是菲傭。菲傭素有“世界上最專業的保姆”之美譽。對菲律賓經濟而言,菲傭是國家英雄。據悉,每一個菲傭養活了至少5個家鄉的親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菲傭所創造的財富達到60億美元/年,可以抵消國內3/4的貿易赤字。到1999年,這個數字達到80億美元,佔了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幾。
美國“重返亞太”的馬前卒
北韓戰爭結束後,美菲簽署了《東南亞條約》,成為軍事同盟。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逐步發展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冷戰將世界分為東西兩大陣營後,菲律賓政府繼續保持對美國的忠誠。冷戰結束後,菲律賓在美國戰略中地位下降。
1991年,美軍撤離蘇比克灣。自那時起,美國以年度的“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保持其在菲最低限度的軍事存在。9·11事件和隨之而來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戰略向亞太地區轉移,再次重視菲律賓。目前在東南亞地區,美國只有在新加坡有一個共用的基地。菲律賓對美國來說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南海問題是美國介入亞洲事務的一個突破口。菲律賓則對美國的意圖心領神會,為美國進入亞洲鋪路並製造藉口,以換取美國的支援與施捨。菲律賓主要以四種形式配合美國“重返亞太”:頻頻在南海製造衝突、擅自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勘探石油、為南海問題國際化大造輿論、與美國大搞聯合軍演。
有7000多座島嶼的國家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是群島國家,共有大小島嶼7107個,全國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面積的96%。首都馬尼拉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城市。
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現有人口約為8800萬,其中馬來族佔全華人口的85%以上,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英語為官方語言。
被殖民了400年
菲律賓最早的政權,是由外來移民在南部的棉蘭老島上建立的。1380年,信奉伊斯蘭教的米南加保人從南方蘇門答臘島遷徙到棉蘭老島,開始在該島進行武裝傳教,建立殖民據點。而在北方的呂宋島,1405年,中國鄭和船隊抵達,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由於許柴佬對呂宋的控制僅限於少數華僑已開發地區,且很不穩固,他在1424年去世後,菲律賓北部自此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
1542年,西班牙Nautilus洛佩茲用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島命名為菲律賓群島。1565年,西班牙殖民軍從墨西哥渡海前來,征服了宿霧島,並逐步將統治擴張到大半個菲律賓。在西班牙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下,菲律賓強行普及了西班牙姓氏、天主教和種植園經濟。
1898年,美國擊敗西班牙。西班牙將菲律賓主權以2000萬美元“賣”給美國。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1942年菲律賓全境被日本佔領。1944年10月22日,美軍在菲律賓登陸,次年2月5日收復馬尼拉。
1946年,菲律賓宣佈獨立。獨立後的菲律賓仍和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美國的文化滲透到普通菲律賓人的語言、飲食、服裝和價值觀等方方面面。
菲傭是經濟頂樑柱
由於實行美國式民主,獨立後的菲律賓曾被稱作“亞洲的民主之窗”。在上世紀50年代,菲律賓的國內民族工業有了較為迅速的發展,進口替代型的工業化推動了國民經濟維持著6%到10%的增長勢頭。當時菲律賓曾是亞太地區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其工業實力遠超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南韓,僅次於日本。
但是經過40年的發展之後,菲律賓卻被這些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如今菲律賓人均收入為1500美元左右,在亞洲屬於中上,但貧富差距極大,40%左右的人每日生活費不到2美元。西班牙殖民時代留下的大種植園經濟,在美據和獨立時代非但未被改造,反倒愈演愈烈,造成富者莊園跨省、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狀況。
幾乎每一任菲律賓總統都會喊出“經濟平等”或“土改”的口號,但上臺後無不貪腐橫行,維護自己和家族利益。奎松(美治時期菲律賓出名的總統)和羅哈斯(菲律賓獨立後第一任總統)即以貪腐著稱,馬科斯家族則更是貪得無厭,其夫人伊梅爾達因擁有3000雙鞋名噪一時,整個家族斂財逾10億美元。馬科斯倒臺後的幾任民選總統,不論草根入主的埃斯特拉達,還是高喊反腐的阿羅約,都無法真正推動土改和反腐。
儘管菲律賓經濟一直不給力,但它有一塊金字招牌,那就是菲傭。菲傭素有“世界上最專業的保姆”之美譽。對菲律賓經濟而言,菲傭是國家英雄。據悉,每一個菲傭養活了至少5個家鄉的親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菲傭所創造的財富達到60億美元/年,可以抵消國內3/4的貿易赤字。到1999年,這個數字達到80億美元,佔了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幾。
美國“重返亞太”的馬前卒
北韓戰爭結束後,美菲簽署了《東南亞條約》,成為軍事同盟。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逐步發展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冷戰將世界分為東西兩大陣營後,菲律賓政府繼續保持對美國的忠誠。冷戰結束後,菲律賓在美國戰略中地位下降。
1991年,美軍撤離蘇比克灣。自那時起,美國以年度的“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保持其在菲最低限度的軍事存在。9·11事件和隨之而來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戰略向亞太地區轉移,再次重視菲律賓。目前在東南亞地區,美國只有在新加坡有一個共用的基地。菲律賓對美國來說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南海問題是美國介入亞洲事務的一個突破口。菲律賓則對美國的意圖心領神會,為美國進入亞洲鋪路並製造藉口,以換取美國的支援與施捨。菲律賓主要以四種形式配合美國“重返亞太”:頻頻在南海製造衝突、擅自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勘探石油、為南海問題國際化大造輿論、與美國大搞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