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未來IDC企業管理向數字化管理轉型是必然的趨勢嗎?企業轉型應該怎麼做呢?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67468966919

    如今是數字化時代,IDC企業管理轉型是肯定的,絕大多數IDC行業將從傳統粗放式的人工管理向數字化管理過渡。

    但IDC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完全依靠自身完成轉型是很困難的,可以試試藉助ZKEYS系統,這個系統將當前IDC企業非常關注的線上下單、自動化運維、視覺化監控、資料化運營、流程化管理等邏輯融匯整合至各個功能模組,很強大,很實用。

  • 2 # 梓哲新語

    數字化轉型無疑是當今時代最大的趨勢。據IDC研究報告顯示,到2017年底,全球G2000企業中,67%的CEO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其企業戰略的核心。我們也看到,從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再到數字銀行、電力物聯網,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

    IDC是指解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資訊服務需求以及滿足企業網際網路業務的行業。其基礎服務包括主機託管(機位、機架、機櫃、機房出租)和管理服務(系統配置、資料備份、故障排除等),在此基礎上提供安全防護(防火牆防護、入侵檢測等)和增值服務(負載均衡、智慧DNS、流量監控等)。

    中國的IDC市場,萌芽狀態要追溯到2010年以前,從2012年開始,就逐漸進入了高速發展期。近些年來,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IDC行業的發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而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提質、增效、降本,幫助企業實現精益製造。企業在運營,生產,交易等環節中,會產生大量的檔案和合同,蓋章、掃描歸檔,儲存,呼叫等問題,流程繁瑣、效率低下、取證難、風險高。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電子簽章的誕生解決了很多物理印章所不能滿足的需求。其中,安印電子印章因其可信性、攜帶的便捷性、簽章的高效性以及低成本,已經廣泛滲透到了網際網路金融、資訊科技、能源通訊、消費電子、電商等各個行業領域。

    最近兩年,“數字化”悄悄替代了“資訊化”,從各種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數字化所指:即把模擬資料轉化成0和1表示的二進位制程式碼,需要或涉及計算機技術的使用。

    資訊化時代,因為技術手段有限,對於一個客戶、一件商品、一條業務規則、一段業務處理流程方法,我們只能以資料的形式人為的錄入下來,大量依靠關係資料庫:表(實體)、欄位(屬性),把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變成了結構性文字描述。

    而如今,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一系列新興技術在經歷了前期摸索式發展,並逐漸向產業和行業下沉後,我們大可利用這些技術把現實繽紛世界在計算機世界全息重建。現實世界什麼樣,我們就有能力把它在計算機的世界裡儲存成什麼樣。

    這就是數字化。

    而“數字化轉型”便是基於IT技術所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援,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產生互動而誕生的。

    比如海爾,透過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顛覆與升級,打造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的互聯工廠體系,使整個製造過程實現高度的柔性,滿足個性化定製的需求。

    比如紅領服飾,打造智慧工廠,進行數字化運營使其能夠快速完成從設計、成衣製造、人工熨燙、折裝、吊掛,甚至是自動化分類及裝箱的整個流程,讓一週新貨上架兩次成可能,極大降低產品庫存量。

    具體而言,數字化轉型包括三個方面:

    “轉換”——從傳統的資訊科技承載的數字轉變成“新一代IT技術”的數字,實現技術應用的升級;

    “融合”——從實體狀態的過程轉變成資訊系統中的數字、從物理形態的數字轉變成虛擬形態的數字,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資料實時流動與共享,實現資訊科技與業務管理的真正融合;

    “重構”——適應網際網路時代和智慧時代的需要,基於數字化實現精準運營的基礎上,加快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的變革與重構。

    數字化轉型為何成為當前熱點?

    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DC此前曾對2000位跨國企業CEO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到2018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都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對於傳統企業尤其是傳統的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字”視為核心資產、新資源和新財富。究其根源,數字化轉型無非是產業轉型升級,搶佔新的競爭制高點的有效助力。而這背後的驅動力,一方面是技術,即新一代IT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產業驅動,即全球性產能過剩。

    在工業時代,中國處於後發地位,很多中國企業通常處於產業鏈下游,核心技術和專利積累薄弱,最終只能依靠規模效應和低價競爭來取勝,所以造就了很多龐大但不強壯的製造企業,只能寄望於外部市場需求旺盛,透過不斷壓縮原料和人工成本來續命。

    而如今,企業發展的重心早已發生變化,規模與成本不再是制勝的法寶,產能過剩問題集中爆發。過去的商業模式,是企業生產什麼消費者就得買什麼,但未來有可能則會變為消費者需求什麼企業生產什麼,這對於企業的業務模式和流程,將帶來顛覆式的改變。

    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是最佳化產能、提升價值。但當企業真正去踐行供給側改革時會發現困難重重,消費者的需求多樣而且多變,如果像過去一樣憑感覺、憑經驗去做研發、生產與銷售,似乎消費者並不容易埋單。

    數字化轉型正因此應運而生,發展“數字經濟”也因此被中國政府確認一種重要的經濟形態和創新增長的新動能,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氣動蝶閥漏氣解體怎樣回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