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輕嘆一聲
-
2 # 兼職啊強
我大概有兩個月沒去過電影院裡看電影了,
第一、沒有什麼值得去看的電影、也沒那麼多時間去看那些不喜歡的明星演的無聊電影、應為我自己也開了好幾個能看電影的VIP。電影剛上映沒多久APP上就可以看到了。
第二、電影票現在也是挺貴的、以前一個月花在電影院的錢兩個人都要600到800如果算上飲料小吃最上也要1500、1500也不算是小錢了吧第三、更加坑的是我還被<貓眼>殺熟了、因為一直都是是我來買電影票的、有一次我座位都選好了兩個人的票86塊錢、正準備付款、突然公司領導來了一個電話沒有付款成功、這個電話挺重要的要接好久啊、然後讓我老婆來買票同一排的鄰進的座位、她的還有優費還有折扣算下來才花了62呵呵、我看到就無語了、枉費了我支援你那麼久你卻這樣對我,心拔涼拔涼的啊、從那以後我就下載了不同的APP、會員全開、想看電影了就在家裡看看、沙發上、床上一躺耳機一帶感覺比電影院裡還要舒服、還不用每個月花那麼多的錢、
重要的是沒有我喜歡的偶像現在有的小鮮肉演的電影簡直沒法看,浪費我時間還浪費我金錢嘿嘿、本人比較喜歡實力派演員那看著才過癮感覺物超所值、還有看點、有意義。在這裡希望咱們中國產電影可以多拍點有意義的電影別老是請那些流量明星拍電影了、我們觀眾也不傻不會在為你們買單了。
-
3 # 琿春徐飛
一看這個問題,我突然發現,我已整整30年沒進電影院看電影了。
30年沒進電影院看電影,主要因為:
一是現在家家有電視機,電視裡既有新聞時事節目,也有電影電視劇節目。看電視代替了看電影。
二是現在電影票價很貴,一張票幾十元,作為工薪階層,上有老,下有小,經濟能力很難承受。
三是年令越來越大,貪玩的閒心越來越少了,不願意湊熱鬧。現在住在農村,更沒那份閒心了。
四是現在電影內容大都是談情說愛的言情片,浩然正氣,壯烈為國的影片幾乎沒有了。沒啥看頭了。
-
4 # 虎皮青貓
我大概有半個月沒去電影院了,準備等9.12的《羅小黑戰記》上映再去。對沒錯,我就是這部電影的“自幹五”,恨不得給身邊的人全安利一遍。
言歸正傳。大概明白題主的意思了,如果好多年沒進電影院,確實會覺得現在的電影票很貴。記得小時候看電影才2~5元,現在隨便什麼片都30元以上了。
票價上漲六個階段1.80年代及以前統一定價,城市票價三五毛到一塊錢,農村露天放映低至幾分錢。那時電影不以賺錢為首要目的,娛樂大眾、寓教於樂才是重中之重。
2.90年代票價改革,由統一定價轉為發行方自行調整,漲速迅速趕超收入水平。低收入人群只好轉向其他娛樂方式,比如檯球館、舞廳、卡拉OK等。總票房和觀影人次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3.21世紀初,為了彌補觀眾流失造成的票房損失,發行方繼續瘋狂漲價。大概在2003年,25元以上的票價已經很常見了。
4.21世紀00年代末,3D電影興起,票價一度漲至150+,可謂史無前例。觀眾的流失速度卻有所放緩,原因之一是年輕人消費觀的變化。但“不捨得買票”的呼聲仍然高漲。
5.21世紀10年代中,準確來說是2014年,“票補”出現了。購票平臺和院線透過低價票活動刺激消費,觀眾甚至可以90年代的票價看一場電影。
雖然效果立竿見影,但活動成本最終還是落到片方頭上。這就產生了一個惡性後果:不願意掏錢的片方拿不到排片,甭管你片子好不好看。
6.到了2018年初,票補機制終於把自己玩傻了。現在登陸各大購票平臺,算上各種優惠,最低票價也多在20以上。幾塊錢的電影票成了珍稀品種。
票價為什麼要上漲?製片成本上漲不必多說,現在一斤豬肉都好幾十塊,人家要吃飯的嘛。而且演員片酬漲速是遠超平均收入漲速的。
另一個原因是放映廳的變化。以前一個放映廳可以坐上千人,票價低一點也能賺錢;現在多是百人以下的小廳,觀影效果好了,自然更費成本。
未來票價還要漲票價漲到某個程度,觀眾就會轉向其他更廉價的娛樂方式。但在這個程度之前,漲得越多賺得越多,片方和院線都不會放過機會的。
但另一方面,隨著觀眾口味越來越挑剔,如今口碑對票房的影響力已經遠超以往。如果光漲價不提升質量,最近某部科幻愛情片的暴虧大概能敲響警鐘。
-
5 # 咚咚o
上一次去應該是八九年前吧,和她第一次去看電影,那個時候我們只想著找個好位置慢慢享受電影的精彩,唉 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單純的小男孩,現在時代不同了,聽他們說,去電影院的意義不是看電影,而是感受溫暖。。。唉 我發現我已經不那麼單純了 可惜身邊沒有她了 不然哥也去感受一下到底有多暖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感覺自己已經老了,大概有近20年沒有進過影院了,印象最深的還是小時候看《少林寺》,當時影院人山人海啊,現在的電影院聽說有時一場電影僅有兩人觀看,前幾天老婆帶兒子看電影每次都差不多100塊錢兩人。《少林寺》當時影院24小時不間斷放映場場爆滿,記得我好像看了好幾遍,對李連杰那個崇拜啊難以形容,總想自己也成為武林高手,夢想只是夢想,過去的也離得越來越遠。似幻似真,似遠似近,似有似無,想起了《紅樓夢》那句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