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豆豆煙村
-
2 # 天馬154030281
常言道,子不教,父子過。生不學,師之惰。向家長即時反映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是老師的負責任態度,作為家長應該支援,理解老師良苦用心,本著解決問題的心理,與老師取的共識及得出解決問題的良法。雙方共同努力,使孩子知錯改錯,溶入正常學習氛圍。假如,因驕子護犢,忠言置於耳旁,最終會有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學習而悔之無及。
-
3 # 柳暗花明在這村
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成人、成才,可以說,老師和家長是同一條戰壕的戰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調皮搗蛋,偶爾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甚至同學間打架,對老師的教育產生牴觸情緒,這都很正常,不必大驚小怪,只是出現這種情況後,家長們要正確面對,積極配合老師教育孩子,而不能站在老師的對立面上。要配合老師,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 。
在家裡,家長要注意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如發現有不好的地方,絕不護短,要即時糾正過來。
古人言“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培養孩子成才,學校和家庭都負有重大責任,只有家長重視和做好與學校配合的工作,才能將孩子培養成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
4 # 劉磊的閱見
瞭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瞭解孩子在學校不聽話的具體表現,是上課不專一,還是喜歡打鬧,或者別的行為?
2.分析這些行為在生活當中是否也出現,而且頻繁發生?
3.假如所謂的不聽話是一個慣性行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也已經被觀察到,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有成熟的管理教育經驗?現在初步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是什麼?
之後回覆老師,感謝老師對孩子成長教育關注和及時反饋,並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參考方向,最後和老師一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最終方式方法。
-
5 # 聽雪學苑
這個問題主要反映在中小學階段,並且比較普遍。老師反映的不聽話,往往是指學生不遵從學校規則,不愛學習。
一、從根源上來講,這是中國集約化教育與學生自我發展的矛盾衝突所致。
當前的教育是一種工業教育模式,主要是培養社會型人才。這必然要求個體服從社會,與個體的自由發展相矛盾。另外,當前的教育評價過於單一,主要只看文化成績。必然制約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進一步加劇了教育與學生個體的矛盾。導致學生不聽話的情況非常普遍。
這種教育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不能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但是在目前階段,作為個體,我們卻無力改變。因為中國的現代化教育才剛剛起步,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老師反映學生不聽話,本身也與老師的教育水平有關。
現在評價一個老師好不好,就是看這個老師的教學成績高不高。實際上,這是一個低端的評價。因為,在當前教育形勢下,提高成績可以直接採用低端粗暴的手段。比如,強制懲罰式教育、高強度的機械化訓練、大量佔用時間等都可以達到提高成績的效果。但不能忽視的是,這種教育是違背生命規律的,必然使學生的生命及思想的發展受到制約。同時,由於違背了生命規律,必然受到學生的反抗。在當前教育環境中,所有學生多多少少都有反抗,有的學生反抗比較劇烈,就成老師眼中不聽話的孩子。
如果老師真正懂教育,就會懂得學生的心裡需求,順勢去引導。從而很少出現不聽話的孩子。當然,引導的結果不一定與成績好對應,但一定與學生的心理健康對應。我認為真正的教育是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的教育。
三、老師反映學生不聽話,肯定也與家庭教育不當有關。
目前對於家庭教育,社會上有很高的關注度。但效果並不理想。主要是父母也是這個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其教育水平跳不出當前的教育框架。更多的家長是用經驗教育,如打罵、強制、懲戒等。但經驗不代表科學,尤其中國的教育本來就相對落後,這種環境下的經驗也不會很先進。
一個人的成長,童年至關重要,奠定了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基礎。這就取決於父母的引導。年齡越大,改變越困難。
四、當老師向家長反映學生不聽話時,家長要怎麼做?
第一、承認並主動去學校瞭解情況。無論老師懂不懂教育,也無論老師是不是簡單粗暴,家長的抵制是沒有意義的,只會讓結果更糟糕。所以,先配合老師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第二、瞭解情況以後,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處理。
前提是仍然要配合老師,哪怕老師錯了。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是教育體制的問題。老師往往是站在維護學校和教學的層面上看問題的(儘管我認為這不對,但在當前教育體制下沒辦法改變)。家長要理解老師的角度。
第三、家長必須再單獨與孩子勾通。
這時,家長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認為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幫助學生分析,他做得有沒有道理(不能簡單說對不對)。然後給學生指明,學生的做法在什麼情況下是合理,又在什麼條件下是不現實的,不合理的。
我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這些的,並且這也會為他以後的行為指明方向。
簡單地說,就是要把孩子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化解掉,而不能強行壓制。強行壓制可能當時有效果,但對孩子的後續成長是有害的。
第四、最後,根據老師的性格,家長選擇一種合理的方式再和老師交流。
沒辦法,孩子是自己的,家長多付出一些也是對孩子負責。
以上是我的看法。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經常是儘可能站在學生一面與學生交流。
回覆列表
家長要配合老師管教孩子,和老師不是對立關係。不是說回回復的話漂亮孩子就管好了,也不是說把老師懟的啞口無言就是贏了。怎樣回覆不是關鍵,關鍵是多和孩子溝通,弄清楚問題所在,讓孩子及早改掉壞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