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集眾幫人氣平臺

    人們的生活和教育經歷互不相同,因此價值觀也多種多樣。行為科學家格雷夫斯為了把錯綜複雜的價值觀進行歸類,曾對企業組織內各式人物做了大量調查,就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作風進行分析,最後概括出以下七個等級:

    第一級,反應型:這種型別的人並不意識自己和周圍的人類是作為人類而存在的。他們可是照著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應,而不顧其他任何條件。這種人非常少見,實際等於嬰兒。

    第二級,部落型:這種型別的人依賴成性,服從於傳統習慣和權勢。

    第三級,自我中心型:這種型別的人信仰冷酷的個人主義,自私和愛挑釁,主要服從於權力。

    第四級,堅持己見型:這種型別的人對模稜兩可的意見不能容忍,難於接受不同的價值觀,希望別人接受他們的價值觀。

    第五級,玩弄權術型:這種型別的人透過擺弄別人,篡改事實,以達到個人目的,非常現實,積極爭取地位和社會影響。

    第六級,社交中心型:這種型別的人把被人喜愛和與人善處看作重於自己的發展,受現實主義、權力主義和堅持己見者的排斥。

    第七級,存在主義型:這種型別的人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見和不同的觀點,對制度和方針的僵化、空掛的職位、權力的強制使用,敢於直言。

    這個等級分類發表以後管理學家邁爾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國企業的現狀進行了對照研究。他們認為,一般企業人員的價值觀分佈於第二級和第七級之間。就管理人員來說,過去大多屬於第四級和第五級,現在情況在變化,這兩個等級的人漸被第六、七級的人取代。

    在我看來,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你所有的家人朋友,包括你看這個世界的樣子,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你,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其次則是伴侶,ta將陪你走完漫長的人生,一路的磕磕絆絆,坎坷風雨同擔。我們都應該是做任何事情是因為自己想這麼做而做的,而不是什麼責任什麼義務,若一個人是難過的,ta無論如何都不能帶給別人快樂的。

  • 2 # 林慕兮

    為什麼不能為自己活一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為別人而活,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為天真可愛的孩子活,為幸福和睦的家庭活,可又有多少人是真真切切地為自己而活。

    有人說,人到中年,再也不是肆無忌憚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沉重的房貸車貸揹負在身。

    到了這個年紀,還談夢想,談活出自己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但其實,想要重新開始什麼時候也不晚。

    說個我朋友的故事吧。她30歲的時候,辭去了一份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很不錯的工作——大學輔導員的工作。

    很多人都不解,全家動員勸說她,都沒能讓她回心轉意。

    她說:“輔導員的工作固然光鮮豔麗,可並不一定適合我。我真正感興趣的是書法,每次只要一看到書法的影片,我都可以全神貫注地去看。”

    是的,30歲學書法,32歲學畫畫,雖然她的藝術天賦比別人開啟得要晚,但她經過幾年努力,已經遠遠超過當初書法比她寫得好的人了。

    甚至憑著過硬的專業能力,一舉考上了211學校的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並且開辦了自己的書法培訓班,一年掙得錢比當輔導員的工作多出了好幾倍。

    當初反對她的人,都紛紛改口,說她出息,有本事,還自己辦班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敢拿安穩的現在,去換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所以,大多數人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敢越出半步。

    其實,人生並不只有眼前的天地,只要我們踏出這一步,就會發現未來有更多可能,而我們也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就像我那學書法的同學一樣,如果她不是勇敢地踏出這一步,也許她一輩子都會在大學裡幹著不那麼適合她的工作。

    更加不會,完完全全活出自己的精彩。

  • 3 # 花澄美事

    認真地想想:即將進入不惑之年的自己好像沒有所謂地為自己活過一次這種概念。因為,無論何時無論結果是誰在受益,我都是在為我自己而活。

    人生的各個階段,就想闖關打怪一樣,無論是認真的努力也好,消極的得過且過也好,誰能說的清楚,自己是在某個階段是為自己活的呢?

    無論結果是誰受益最多,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在為自己而活,向死而生。

    法國作家,蒙田說:“生命的本質在於死。這倒不是我被生之煩惱桎皓而產生的消極思想。相反正是因為我樂於生,熱愛生活,才不會為最終要面臨的死亡而煩惱。所以即使告別人生,我也毫無惋惜。享受生活是要講究方法的。我們越是關心生活,就越是能感到生活的樂趣。我很高興看到我比別人享受了更多的生活樂趣。特別是在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逝去之時,我更是想抓緊時間,用心去品嚐轉瞬即逝的時光,用我有限的生命去儘可能地延長那白駒過隙的時光。於是,生命越是短暫,就越顯得豐富飽滿,熠熠生輝。”

    生命的意義是活著,豐富飽滿的活著,每時每刻只為自己而活著。

    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沒有付出的煩惱,也不懼付出。

    為了孩子,我們的付出是因為我們熱愛ta,願傾盡所能地希望ta幸福快樂,但人生是一場每個人都需自己靠雙腳碰著地地奔跑,才是屬於ta的人生,無論平坦或坎坷,經歷都是一種幸福,不用去愧疚悲傷自責不能為孩子永遠保駕護航,大膽放開手,只要給予ta足夠的愛和信任,ta一定比我們強。

    為了愛人,我們的付出是建立在平等上的,天平哪一端放多了,都會不平衡,不論是工作還是家務等等,既要付出,也要懂得要求回報,不要把想法爛在心裡,大膽去溝通,如果一方只是蠻橫的索取,如果你不想任其予取予求,那還是想想放手吧。人生只有一次,遇見對的需要一定時間和時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不肯吃狗糧,但是天天吃自己的便便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