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十七君的詩書見聞

    《八九十枝花》是近來讀到的一本我非常喜愛的散文集。這本書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豆瓣知名的寫作者沈書枝。沈書枝本名石延平,出生於皖南鄉村,幼年生活在皖南的田畈水塘之間,江南的山光水色和人情風物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年以後,沈書枝離開故土,先在蘇州大學中文系讀本科,後到南京大學攻讀古代文學碩士,再輾轉至北京工作並定居。天性熱愛自然的沈書枝在求學生涯中累積了深厚的文史知識,喜歡寫作的她開始在豆瓣釋出一些講述尋常生活的點滴趣事,並被大家關注。後來,其中一些寫故鄉風物人情的文章被收錄成了散文集,即是《八九十枝花》。

    《八九十枝花》分為兩個部分,“南方的雨”和“遠近的人”。“南方的雨”主要收錄了一些關於故土風物的文章,包括草木、飲食、民俗、風俗等內容;“遠近的人”則主要寫人物,包括父親、鄉鄰、老師、同學以及第一次喜歡的少年。全書文字綿密細緻,溫雅清麗,豆瓣評分高達“8.6”,贏得了讀者的一片讚譽。

    著名作家黎戈評價說:“她的文章是活水養出的活魚,悠遊盪開,就像她寫的植物,帶著未乾的春水的氣息,潤澤著我們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生活碾壓之下枯涸的內心。”

    若你問我這書如何,我得說,在下著細雨的夜裡,周遭寂靜一片,你窩在沙發上或是被窩裡,不想看情節熱鬧的小說,又乏於閱讀長於邏輯的嚴肅書籍,那正好可以捧起這本書,啜著熱茶,看她給你講述那些平淡真實而又細碎熨帖的往日的鄉村生活。

    我是喜歡這本書的。儘管我不是江南人士,也從未在江南水鄉生活過。但沈書枝書中所描寫的鄉村生活,於我而言卻有不少熟悉感。

    幼時,我隨爺爺奶奶生活在川北鄉村。因秦嶺和大巴山餘脈蔓延至此,故此地多丘陵而少平原。這裡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春天來得很早,夏天則較為漫長,秋天不過是匆匆一瞬,冬天相對暖和而少霜雪。

    書中第一篇《打豬草》讓我尤有共鳴。記得小時候,春節期間就已能看到田野裡零星的油菜花開,那是春天最早的花訊。很快,整個山野便綠了起來,田埂邊、地壟上,野草紛紛萌芽,野花悄然綻放。我們一幫年齡相仿的孩子們,就揹著竹編的揹簍去割野菜回來餵豬,經常一去就是一下午,大多數時候都是和小夥伴在玩鬧,或採花,或撲蝶。一直到天色見晚大人呼喚我們回家了,一看揹簍裡的野菜只有鬆鬆的一把,才趕緊拿起鐮刀慌里慌張地割上一氣,再胡亂往揹簍裡一塞,趕在大人責罵前急匆匆地背起來跑回家。那時的我們物質並不豐裕,小小年紀就要為家裡做農活,但如今回想起來,因著記憶的美化,反而有些懷念那些單純的快樂時光。

    還有那些關於節氣、風俗和食物的記錄,也讓我想起了很多往事。每年清明前,爺爺會去集市上買來幾張一米見方的白紙,用鐮刀裁成一掌寬的長條,再剪成波浪形的連環銅錢樣,即是“清明吊子”。將這些裁剪好的“清明吊子”一頭用繩子紮好,綁在竹竿上,再將它們抖開,就可以掛到祖先的墳頭上。這時節往往多雨水,“清明吊子”掛好後隨風飄不了幾天便被雨水淋得貼在泥土上,一條一條的。走在鄉間,四處皆是白剌剌的“清明吊子”。前些年,爺爺過世後,家裡就再沒有人裁剪“清明吊子”了。

    這些年,我在外求學,工作,直至成家,定居,已很少有能在故鄉長住的時候。加之老人們紛紛離世,年輕的人都背井離鄉,那些故鄉的風俗,也難再有機會經歷了。甚至,除了和父母通電話,我連講家鄉方言的機會都少之又少。讀到沈書枝的這本書,我的腦海中湧現出了許多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記憶。那種懷念與惆悵,或許是我今日對故土最好的追憶。

    全書文字極為優美,像一碗熱湯,恰到好處地熨帖心靈。但作者並不煽情,而是極為剋制,以一種從容而略帶惆悵的口吻,將往日的鄉村和日常的生活娓娓道來,即使有一些關於鄉村貧寒生活的描述,讀來也不會讓人覺得矯揉造作,反而給人一種真誠的感覺,讓你忍不住為書中的人物命運所嘆息。

    從沈書枝的求學經歷可以看出,她有著極為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功底,體現在書中,則是那些隨手拈來的古文詩詞的引用或化用,因著這些詩詞的存在,整本書又帶有古典的婉約的美,細膩清雅,讓人愛不釋手。加之她對鄉村生活的細緻觀察,使得文中的細節尤為真實。還有廢名、沈從文、汪曾祺等散文大家的痕跡,都在她的文字中能尋覓到蹤跡。

    或許,鄉村的消失是無法逆轉的,我們這些離開故土的人,也再無法回到故鄉。但幸好,我們還可以用文字來紀念,和懷念。

  • 2 # 文化之音

    比較喜歡《遇見你之前》,這本書的英文原版要優於中文翻譯本。如果英文很好的話,建議閱讀,如果有困難可以先看中文版。改編的電影也不錯,小說的還原度比較高,是一個溫暖而有力量的故事。結尾雖然有些憂傷,但是很美。最感動我的地方在於,女主角身邊所有的人(父母、姐妹、男朋友)都要求她為他們考慮、付出,而忽略了女主角自己的需求和夢想,只有男主角告訴她,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要堅持做自己。

  • 3 # 武侯家的糖果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世界知名的心理諮詢師,M •斯科特•派克。透過他多年的心理諮詢的經驗,選取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故事,透過心理學原理,來治癒我們心靈深處受到的創傷,比如強迫症,比如拖延,抑鬱。正如開篇所說的,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行想到漫長。

    《遇見未知的自己》臺灣心裡學家張德芬所寫。透過撞見丈夫外遇的都市女白領李若凌和雨夜在小屋裡遇見的老人之間展開的故事。若凌在老人的教導下,漸漸獲得心靈的完整,最終何潔,獲得幸福

  • 4 # 燕趙書院創始人

    畢淑敏的西藏系列、《非洲三萬裡》《破冰北極點》。畢淑敏是醫生中的女作家。文筆客觀細膩,洞明世情,直面生死,是位難得的好作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igbang成員勝利稱自己是受害者,網友為何大罵其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