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幾個點吧
1.
有些同學很謙虛,英語不好就到處請教,於是乎學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之間還是互相矛盾的。有些來請教我的同學,聽了我的方法之後,還要拿出別的老師的方法來反駁我一通。不是我的方法一定對,別的老師的方法一定錯,關鍵在於這些請教的同學大多沒有真正地理解這些方法,更沒有好好地去執行。其實依我看吶,這些方法都對,如果你有足夠的高度,自然可以融會貫通。反之,如果沒有這個高度,方法越多,只會越壞事。
打個比方:你想學絕世武功,今天拜入少林,明天求教武當,就算拿到了易筋經和太極拳法,不肯從打坐和扎馬步練起,怎麼能學會呢?還更有些初生牛犢,內力和劍術都不行,卻偏要加入華山劍宗、氣宗之辯,碰到高手就想偷師(比如:如何讓別人心甘情願地把他所學教給我?),如果我是風清揚,你是令狐沖嗎?這些學了很多種不同方法的同學,就像功夫熊貓3裡面的Kai,吸了那麼多大俠的氣,最終只會發現根本無法消化,反噬了自己。
“方法”太多,學不好英語。
2.
有些同學,頗有雄心壯志,決定好好學英語,或者準備考雅思、託福、專四、專八等考試,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資料。以雅思為例好了,官方的試卷有雅思OG共8套卷子,劍橋雅思從1到11共有44套卷子,這樣加起來就是52套卷子。我竟然碰到過不少同學說:劍橋都做完了,老師還有沒有別的試卷?我心想做了這麼多卷子,分數應該很高了吧,一問,5.5。高考已經是出了名的題海戰術了,也不過三模、四模,雅思這麼多卷子,都夠52模了,還沒學好,肯定不是卷子太少的原因。
這些同學找的資料遠遠不止這些,詞彙總是有紅寶書、綠寶書、逆序小詞典、什麼807,還要在手機裡面裝上扇貝、百詞斬,語法也有薄冰、張道真、無敵英語語法,考試本身當然有新東方、環球雅思、朗閣雅思、新航道等等各家的內部講義,還有一堆其他各種從百度文庫、新浪愛問、小站、CD、百度貼吧和百度雲裡等等論壇上下載的各種材料。
其實依我看吶,考個雅思,根本沒必要做那麼多套劍橋,考個託福,也不必做幾十套TPO。雅思做個7-11的20套卷子,託福做個最新的20套TPO,足足夠了。我做詞頻統計的時候發現,不論雅思還是託福,20套卷子當中,該考的詞彙都出現過一次,再增加統計樣本,詞頻變化不大。
“資料”太多,學不好英語。
3.
有些同學,到各家機構報班,新東方、環球雅思、新航道學了個遍,大班、小班、VIP聽了個遍,還是學不好英語,考不出分數。仔細一看,這些同學除了聽課,啥也沒幹。
又有些同學,非常勤奮,認真完成作業之外,還給自己佈置了不少額外任務。我就見過“雅思寫作每日一練”和TPO刷了好幾遍的狂人,結果還是考不出好的分數。原來,雅思作文寫完就放在那裡,根本就沒有請老師批改打分、修改再批改的過程,TPO做完對對答案就算了,從來也不知道為何對為何錯,更別談舉一反三了。
其實依我看吶,課當然是要聽的,聽完要練吶,練習只需要適量即可,練習要有人指導啊,練完要反思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人誠不我欺也。
光學不練,死練不思,學不好英語。
4.
我還在新東方教課的時候,偶爾也教教VIP,大概我的雅思、託福分數比較好看,總是有家長帶著學生慕名而來,一談總是再有十幾天就要考試,雅思5.5想上7的,託福70多想上100的。一推脫,還有些家長總是要說:李老師,名師出高徒,點撥點撥。每次這個時候,我就煩死了那些課程顧問。我又不是神,十幾天哪能有這本事,半年還差不多。
知乎的私信裡面,也總是有好學的同學來問:如何快速提高雅思、如何迅速提高單詞量,我一般都不回覆。說實話,我也蠻想能回覆的,關鍵是我知道如何背單詞、如何學語法、如何考雅思、託福,可是要“快速”我就做不到了。具體到雅思、託福的具體題型,我也知道一般而言正確的做法以及一些特殊情況下的所謂“方法”,但是要“技巧”、要迅速提分的“點撥”我是沒有啦。
投機取巧,學不好英語。
結語
回到問題: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呢?除了絕少的語言天才,大部分人,可能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學,如果你都大三大四甚至大學畢業了英語還沒學好,估計你就是這“大部分人”之一。課肯定要聽,閉門造車不行;光聽課又不行,單詞要背,語法要理解,聽說讀寫都要練;死練還不行,起碼寫作、口語等輸出性的專案需要老師給你反饋,練完要反思,要總結,要舉一反三。
我非常能理解各位學英語的痛苦。我英語學通了,可是背日語單詞也是痛苦得要死,拉丁文的語法也是把我折磨得死去活來,以至於能回來看看英語,就感覺天降甘露一般。有次日語考作文,我也只能搞個模板在那裡背,真到考試的時候還是搜腸刮肚寫不出幾個句子,漢語能輕易想到的句子用日語就是表達不出來,直接用日語想又什麼都想不出來。總之,我的意思是,我真的能理解你們,但是也真的沒太多辦法。
我很少寫這種抽象的方法論的東西,今天也算牢騷了一回。大多時候我還是傾向於寫乾貨,有興趣可以看我的專欄LanguageFun,我準備把之前教過的課程的講義都變成文章的形式分享出來,現在還主要在寫雅思、託福,SAT、GRE、GMAT之後可能也會寫寫。如果有好的條件,我還想錄一些影片,不過現在只能算一個想法。總之,我主要還是寫乾貨的。
我說幾個點吧
1.
有些同學很謙虛,英語不好就到處請教,於是乎學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之間還是互相矛盾的。有些來請教我的同學,聽了我的方法之後,還要拿出別的老師的方法來反駁我一通。不是我的方法一定對,別的老師的方法一定錯,關鍵在於這些請教的同學大多沒有真正地理解這些方法,更沒有好好地去執行。其實依我看吶,這些方法都對,如果你有足夠的高度,自然可以融會貫通。反之,如果沒有這個高度,方法越多,只會越壞事。
打個比方:你想學絕世武功,今天拜入少林,明天求教武當,就算拿到了易筋經和太極拳法,不肯從打坐和扎馬步練起,怎麼能學會呢?還更有些初生牛犢,內力和劍術都不行,卻偏要加入華山劍宗、氣宗之辯,碰到高手就想偷師(比如:如何讓別人心甘情願地把他所學教給我?),如果我是風清揚,你是令狐沖嗎?這些學了很多種不同方法的同學,就像功夫熊貓3裡面的Kai,吸了那麼多大俠的氣,最終只會發現根本無法消化,反噬了自己。
“方法”太多,學不好英語。
2.
有些同學,頗有雄心壯志,決定好好學英語,或者準備考雅思、託福、專四、專八等考試,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資料。以雅思為例好了,官方的試卷有雅思OG共8套卷子,劍橋雅思從1到11共有44套卷子,這樣加起來就是52套卷子。我竟然碰到過不少同學說:劍橋都做完了,老師還有沒有別的試卷?我心想做了這麼多卷子,分數應該很高了吧,一問,5.5。高考已經是出了名的題海戰術了,也不過三模、四模,雅思這麼多卷子,都夠52模了,還沒學好,肯定不是卷子太少的原因。
這些同學找的資料遠遠不止這些,詞彙總是有紅寶書、綠寶書、逆序小詞典、什麼807,還要在手機裡面裝上扇貝、百詞斬,語法也有薄冰、張道真、無敵英語語法,考試本身當然有新東方、環球雅思、朗閣雅思、新航道等等各家的內部講義,還有一堆其他各種從百度文庫、新浪愛問、小站、CD、百度貼吧和百度雲裡等等論壇上下載的各種材料。
其實依我看吶,考個雅思,根本沒必要做那麼多套劍橋,考個託福,也不必做幾十套TPO。雅思做個7-11的20套卷子,託福做個最新的20套TPO,足足夠了。我做詞頻統計的時候發現,不論雅思還是託福,20套卷子當中,該考的詞彙都出現過一次,再增加統計樣本,詞頻變化不大。
“資料”太多,學不好英語。
3.
有些同學,到各家機構報班,新東方、環球雅思、新航道學了個遍,大班、小班、VIP聽了個遍,還是學不好英語,考不出分數。仔細一看,這些同學除了聽課,啥也沒幹。
又有些同學,非常勤奮,認真完成作業之外,還給自己佈置了不少額外任務。我就見過“雅思寫作每日一練”和TPO刷了好幾遍的狂人,結果還是考不出好的分數。原來,雅思作文寫完就放在那裡,根本就沒有請老師批改打分、修改再批改的過程,TPO做完對對答案就算了,從來也不知道為何對為何錯,更別談舉一反三了。
其實依我看吶,課當然是要聽的,聽完要練吶,練習只需要適量即可,練習要有人指導啊,練完要反思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古人誠不我欺也。
光學不練,死練不思,學不好英語。
4.
我還在新東方教課的時候,偶爾也教教VIP,大概我的雅思、託福分數比較好看,總是有家長帶著學生慕名而來,一談總是再有十幾天就要考試,雅思5.5想上7的,託福70多想上100的。一推脫,還有些家長總是要說:李老師,名師出高徒,點撥點撥。每次這個時候,我就煩死了那些課程顧問。我又不是神,十幾天哪能有這本事,半年還差不多。
知乎的私信裡面,也總是有好學的同學來問:如何快速提高雅思、如何迅速提高單詞量,我一般都不回覆。說實話,我也蠻想能回覆的,關鍵是我知道如何背單詞、如何學語法、如何考雅思、託福,可是要“快速”我就做不到了。具體到雅思、託福的具體題型,我也知道一般而言正確的做法以及一些特殊情況下的所謂“方法”,但是要“技巧”、要迅速提分的“點撥”我是沒有啦。
投機取巧,學不好英語。
結語
回到問題: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呢?除了絕少的語言天才,大部分人,可能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學,如果你都大三大四甚至大學畢業了英語還沒學好,估計你就是這“大部分人”之一。課肯定要聽,閉門造車不行;光聽課又不行,單詞要背,語法要理解,聽說讀寫都要練;死練還不行,起碼寫作、口語等輸出性的專案需要老師給你反饋,練完要反思,要總結,要舉一反三。
我非常能理解各位學英語的痛苦。我英語學通了,可是背日語單詞也是痛苦得要死,拉丁文的語法也是把我折磨得死去活來,以至於能回來看看英語,就感覺天降甘露一般。有次日語考作文,我也只能搞個模板在那裡背,真到考試的時候還是搜腸刮肚寫不出幾個句子,漢語能輕易想到的句子用日語就是表達不出來,直接用日語想又什麼都想不出來。總之,我的意思是,我真的能理解你們,但是也真的沒太多辦法。
我很少寫這種抽象的方法論的東西,今天也算牢騷了一回。大多時候我還是傾向於寫乾貨,有興趣可以看我的專欄LanguageFun,我準備把之前教過的課程的講義都變成文章的形式分享出來,現在還主要在寫雅思、託福,SAT、GRE、GMAT之後可能也會寫寫。如果有好的條件,我還想錄一些影片,不過現在只能算一個想法。總之,我主要還是寫乾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