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對普通人來說,恆星和行星之間的差異,應該是相當明顯的。

    但是一種被稱作“褐矮星”的天體,就模糊地處於“可能是最大的行星”、以及“可能是最小的恆星”的界限之間。

    好訊息是,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褐矮星更像是行星、而不是恆星的新證據。

    【資料圖,來自:NASA / JPL-Caltech】

    通常情況下,儘管恆星與行星的誕生方式有一定的相同點,但其所處的情況仍有差別,比如初始都是一團塵埃和氣體。

    當某處有足夠的物質聚集在一起時,恆星就能夠誕生。壓力和熱量會在其核心內啟動氫核聚變。

    但行星通常由剩餘的材料形成,因為它圍繞恆星在圓盤中旋轉,但沒能擁有足夠的質量來點燃自己。

    有趣的是,褐矮星似乎跨越了兩者之間的界限 —— 其龐大到足夠在核心發生聚變(至少是暫時的),但沒有足夠的質量來點燃氫氣、併發出自己的光線。

    對於褐矮星的官方定義,目前仍有些模糊不清。不過學界公認的一個觀點是,褐矮星的質量在木星的 10 倍以上;任何小於這點質量的,都該被認定為一顆普通的古老行星。

    即便如此,關於褐矮星的形成,仍然存在著爭議。作為一顆巨大的失敗恆星,它們和恆星一樣,由星際雲分子組成。但也有些褐矮星在圍繞真正的恆星運轉,甚至有行星繞著褐矮星在轉。

    在這項新研究中,團隊專注於一個名叫 V Ophiuchi 的星系。這顆恆星距離我們的太陽約 150 光年、質量也是太陽的 2.5 倍。驚奇的是,這顆恆星還擁有兩顆褐矮星。

    【圖自: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海德堡大學】

    研究團隊對 V Ophiuchi 展開了持續 11 年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分析它的徑向速度。結果發現,兩顆褐矮星在以奇怪的方式繞軌執行。

    其中一個公轉軌道為 530 天左右,另一個軌道則需要 3185 天。這使得它們處於 6:1 的共振配置,意味著褐矮星的內部的速度約為外部的六倍。

    這種奇特的重要性質,暗示了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中形成的物體(也就是行星)。研究團隊稱,這是褐矮星能夠形成這種方式的第一個直接證據。

    首席研究員 Andreas Quirrenbach 指出 —— 6:1 共振是(行星)狀態下的強烈表現,只有這樣,新形成的褐矮星的軌道,才能在數百萬年內達成穩定的共振。

    當然,並非所有的棕矮星都會必然變成這個樣子。畢竟長期以來,褐矮星都被稱作“失敗的恆星”。

    研究人員稱,他們需要對這些奇怪的天體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這可能會催生一種全新的分類。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文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原標題為:

    《Precise radial velocities of giant stars - XI. Two brown dwarfs in 6:1 mean motion resonance around the K giant star V Ophiuchi》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貧富差距擴大,美企業CEO薪酬平均為普通員工的278倍,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