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學谷
-
2 # 新農業內參
題目提到了要有實際的產品,並從企業或農戶角度回答,那我就說說蔬菜供應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吧。
1、難以標準化包括蔬菜在內,農產品供給端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標準化。比如,一家企業接到了1萬噸的西紅柿訂單,他要從不同的農場、種植企業那去收購。可這些種植者的技術、管理水平不同,交付的西紅柿在外觀、口感、品質上就有差距。
有朋友會反問,企業可以定下來採購標準,用這把尺子能實現標準化呀。
農產品不像工業產品,品質是難以顯化的、可度量的。採購標準對農產品的大小、重量可適用,其他方面很難。
解決方案:企業可以和種植者建立訂單農業合作模式,能有效解決小、散、亂、無序的生產方式,實現供需雙方的最佳匹配,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性、統一性。比如,有些蔬菜企業給肯德基、麥當勞供貨。
2、履約成本高蔬菜從種植,到清洗、分選、包裝、儲運,再進入各種銷售渠道,經過了很多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成本,導致我們消費者吃到的蔬菜價格比較高。
導致蔬菜供應主體履約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是:損耗成本、物流成本。中國冷鏈物流水平還不夠發達,蔬菜等生鮮農產品的損耗率顯著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農產品整體物流成本佔比高,因為資訊不夠透明及時,企業也缺乏科學處理的技術和方法。
缺乏金融支援整個農業缺乏金融資源支援,農產品供應方面同樣如此。小的經紀人缺錢,大的流通企業同樣缺錢。缺錢導致不敢擴大規模,喪失市場商業機會,不想也沒能力透過加大投入來提升供應鏈效率。
國家提出了要促進供應鏈發展,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對農產品供應鏈來說,未來可以開展訂單融資、應收帳款融資、標準化倉單(大宗農產品)融資、預付款融資。
供應鏈金融能夠發展起來的前提是,核心企業有效、積極地參與進來,標準共同最佳化供應鏈效率,降低整體財務成本,實現雙贏。
-
3 # 錢二王八
1.從業人員素質。
傳統批發商不具備現代化企業的服務能力和組織能力。
新型從業者在經營上容易現代化,忽視新舊交替的最大結合點。
2.種植基地效率低。
土地集中度低。
品牌化低。
3.耗損高。
4.缺乏有規模的整合商提供有能力的農產品疏散。
新零售升級本質上是外行搶內行機會,消費者被動升級。而行業在消費端一直從未出什麼問題。
有做基地的 ,有自己開店的都可以來找我做朋友,我是專業的供應鏈整合商。
-
4 # 野地裡的辛巴
一、農產品流通的“三公里”方案
第一公里:從生產基地到農產品批發或集散中心,這一段大部分是經紀人、批發商在做;
第二公里:從產地到銷地的物流乾線運輸,這一段通常是由經紀人、批發商找第三方物流運輸公司解決,如果量比較少,當然物流成本更高。
第三公里:也是目前生鮮電商、新零售商主要在解決的問題,就會城市端的落地配,通常是有城市端的集散中心到消費者手裡的過程,一般是透過零售商自有車輛來解決,或者由第三方城配企業來解決。
二、農產品供應鏈的三大難題
第一,標準化難題。以北京新發地為例,農產品的標準化並不是在產地完成,而是把貨拉到新發地的倉庫後,在那邊完成,比如新疆阿克蘇蘋果,會在分揀中心按照賣相、大小以及口感等,再次分揀為一級、二級、三級果,並把這些果子賣給相應的渠道。好的果子自然進入優質渠道,差的果子會進入小市場甚至榨汁店。所以,產地供應產品的標準化一直是難以解決的難題,但這是未來趨勢,未來農產品的標準化將直接在產地完成,從產地按照不同的標準賣到不同的渠道。
第二,成本與效率難題。農產品天然溢價能力低,通俗說就是難賺錢,加上流通鏈條長而複雜,造成了流通效率不高。所以,尤其網際網路公司提倡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都在試著把採購直接觸達上游源頭。但,同樣就遇到了上面這個問題,即非標準性強,這又意味著需要投入資源和人力去彌補標準化的問題。所以,成本和效率決定了這件事情的價值。將是行業未來提升的重中之重。
第三,損耗難題。尤其在農產品產地,我們的儲存、加工設施薄弱,很多生鮮農產品產出後,需要儘快賣掉,如果不盡快賣就意味著腐壞和損失。中國生鮮農產品的產後損耗高達30%以上,而在美國及日韓等國,損耗能控制在5%以內。而減低損耗意味著需要加強基礎設施,比如需要投入建設冷庫、冷藏車等,以及需要號召企業建設農副產品加工產等。但這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去實現。
回覆列表
按照農產品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特點對流通模式進行類別劃分,探討核心企業如何透過協議方式對供應鏈進行控制的流通管理方式。在中國“小生產,大流通”的農業總體格局下,農產品流通呈現多樣化的形式,傳統農產品供應鏈流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②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的市場帶動型流通,是目前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但是限制了其引領農業發展的作用,批發市場的功能尚未健全和充分發揮。
④以農村經紀人和運銷隊伍為主體的經紀、販運型流通,找銷路、搞運銷,具有積極性、自主性、靈活性,農民自己闖市場,但組織化程度低,信譽度不高,比較分散,市場不確定性非常大。
中國現有農產品流通基本上形成了以批發市場、合作社、集貿市場、農戶、經銷商、農產品加工貿易企業等為主體的流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