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截止2月10日,電影《流浪地球》上映6天票房已超20億,同時也在國內獲得了超高的關注度和話題度。 首映前,《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管他外國觀眾接不接受呢,還沒到‘輸出’的時候。” 在被問到《流浪地球》是否是拍給中國人看的時,郭帆回答說:“我管他們能不能接受呢?我先服務中國觀眾。我這部影片沒有考慮任何國際市場,或者國際觀眾。我是覺得我們還沒有到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全球視角的電影。什麼時候全球有一半人說中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出去了,這是一個文化的部分,我們的文化還不夠強大。”
6
回覆列表
  • 1 # 希望之海1972

    郭帆很低調,同時也很高調。導演早知道很多外華人還不習慣華人去拯救地球,他們只習慣於片中開掛豬腳拋下所有人,帶著美女去流浪,這是他們文化和宗教決定的,而華人家國天下情懷他們不懂。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牧羊犬在看到不是他們主子拯救地球后的驚恐和憤怒,以至於毫無底線火力全開的黑這部中國電影。

  • 2 # 不貳設計工作室

    大年初一狠狠心花120看了場《流浪地球》(吐槽一下:在十八線小城市看電影竟然比在北京都貴!),接下來幾天意想不到地看了太多關於《流浪地球》的評價文章,觀點交鋒異常激烈,看得多了越來越覺得不吐不快、也就提筆寫了這篇以飧諸公!

    說實話,一部電影能有這麼強的話題感對於票房的提升作用絕對不容小覷,所以《流浪地球》才可以從初一的默默無聞到初二的後來居上再到現在的一騎絕塵,請看下圖實時資料:

    那麼,《流浪地球》為什麼會引起了這麼嚴重的觀點碰撞了呢?

    我們先來看看豆瓣上面《流浪地球》的劇情簡介:

    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 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 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 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 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本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豆瓣

    只看簡介,我們就能發現這部科幻片完全突破了好萊塢科幻片的敘事模式,這被一些忠實的“牧羊犬”認為是“大逆不道的離經叛道”,因為一些不能言說的原因,“牧羊犬”們只能“雞蛋裡面挑骨頭”了。

    這些被挑出來的“骨頭”有:

    一、既然“聯合政府”已經可以製造出推動地球的發動機,為什麼那個運輸機還是一個運20的外貌;

    二、劉啟開的那個大卡車看起來笨笨的樣子,在片子中也沒有看見它的速度有多快,怎麼就可以一天以內從杭州跑到印尼的呢?還是在全球大地震的時空環境之下;

    三、劉培強作為一個航天員,怎麼就可以輕易的否定全球幾萬名科學家集體做出的判斷的呢?

    這些“骨頭”說實話根本不值得一駁,都說了是科幻片了,難道你還想當高考物理試題做呀?我就想不通了,大過年的看場電影就是放鬆的,你這麼嚴謹的一個人不要看科幻片呀!實在不行,你完全可以在家刷幾套“五三物理題”、我保證你會得到更大的收穫!

    當然,我知道這些人的本意只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他們對於學習沒有什麼興趣,那麼換個說法,“牧羊犬”們給我找找好萊塢有哪一部科幻片是完全符合科學原理了的,找出來一部就算我輸!

    這些“骨頭”不算什麼,下面這波“牧羊犬”“挑出來的骨頭”才是真的居心叵測:

    我們來看一段汪海林寫的文章:(發表於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呈現了兩極化,甚至上升到了文化戰爭的高度。有一種批評聲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肯定不如美國大片,拯救地球的只能是說英語的人。您怎麼看這種評價?背後反映了這些人什麼樣的心態?汪海林:我認為對《流浪地球》的批評要分兩種,一種是從技術上分析,認為影片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在技術上、科學概念上有一些漏洞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需要的,我們也不要捧殺這部電影。但另外一種是很多人根本就沒看懂甚至沒看電影就來批評,他就是厭惡華人成為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其實這部影片只不過主角是華人,還寫到了各國的共同努力,這是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只是片面認為這部影片寫的就是華人拯救世界,我覺得是不準確的,不足以概括這部影片,是一種不公平的評價。這種不公平的評價來自於一種失衡的心理狀態,這些人可能難以面對觀眾這種超出他們預期的熱情,不僅僅是這部影片所表達的內容,而且他們發現原來自己掌控的那套輿論話語已經喪失了,他們也已經失去了對話題的操控權,而且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屬於他們的價值觀傳銷時代已經過去了,我覺得這也是這部影片成為標誌性影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在價值觀的表達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一個迥異於好萊塢的敘事方式、從頭到尾無足輕重的英語 ,使得某些“牧羊犬”覺得這部電影是個“大毒草”、他們甚至覺得電影在宣揚“法西斯”了。

    “法西斯”,好可怕的評語呀!原來在“牧羊犬”的心目中,數百萬救援隊員為了拯救地球奮不顧身、犧牲自我就是“法西斯”,是不是隻有像好萊塢影片中那種幾個“超人”(精英)拯救地球(普通人)的段子在“牧羊犬”心中才不是“法西斯”,難道“牧羊犬們”真的覺得在未來或許有的重大災難來臨之時、普通人就應該什麼都不做、坐等“超人”拯救嗎?

    無知到極致的“牧羊犬”呀!

    最後用郭導的話作為結尾語:《流浪地球》是拍給華人看的,外華人看懂看不懂無所謂、當然“牧羊犬”(精神外華人)看懂看不懂也無所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格稱謂是從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背景下開始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