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晏佳私享會

    1、企業傳統的價值提升邏輯

    傳統商業透過更平穩的讓步更大規模的產品所有權,換取生產收益,其價值提升的邏輯無非三點:1、使低價的原材料供應獲取能力(成本領先)2、更高效的工廠效率和良品率(生產效率)3、更大規模的向市場傾銷產品(規模經濟);在新商業直連下,使用者群相比產品具備更大價值:資訊的價值、資料、關係鏈等等。

    瘋狂賣貨的典範:福特汽車

    瞭解汽車行業發展的同學,應該都知道一款車,福特T型車(Model T)的朔造的傳奇故事,開啟了福特汽車新紀元:1908年福特第一輛T型車(Model T)下線。T型車上市之初的價格是825美元,相當於同類車型的三分之一。1913年,福特率先建立第一條流水線,此舉提升了汽車的生產效率,亦顯著降低了成本。T型車價格一路下降,銷量持續提升。到1921年,T型車的價格已經降至280美元,其產量已佔全世界汽車總產量的56%,福特 Model T 總銷量超過 1650 萬輛,汽車銷量史第八。

    2、網際網路+時代,商業邏輯變成了“瘋狂圈人”

    第一個角度:使用者規模

    外賣軟體(餓了麼、美團外賣):透過補貼、壓縮客單價等“燒錢”手段,快速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使用者量;滴滴快滴價格大戰:滴滴2012年9月上線,2016年日活過千萬美團:2010年上線,月活1.9億;瑞幸咖啡,2018年1月1日試營業,2018年底, 瑞幸線下門店總數達 2000 家,消費人數達 1254 萬,銷售量超過 8968 萬杯。

    第二個角度:使用者資料產生粘性

    亞馬遜建立了一系列使用者資料運營體系,如使用者行為追蹤,個性化推薦,動態價格,供應鏈最佳化,預測式購物等等,僅僅透過“個性化推薦”向用戶提供建議,亞馬遜獲得了10%到30%的附加利潤。

    3、從圈人到粉絲文化,小米的成功之路

    小米透過創造生態圈,以單款爆品獲得使用者量,收集使用者資料,分析使用者習慣,並推出更多配套性產品和服務,加強使用者粘性和口碑,逐漸將圈人迭代為使用者粉絲文化,眾多的“米粉”成為小米成功的關鍵核心要素。

    (1)網際網路賦能

    小米的圈人策略透過移動網際網路賦能,使“吸粉”方式簡便、粉絲增長迅速、涉及領域寬泛、降低了推廣成本。網際網路賦能,讓“圈人”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束縛,粉絲被寬泛地應用於小米文化、品牌精神、商品銷售模式(飢餓營銷)、粉絲互動及服務等多領域。小米藉助小米商城、小米社群等平臺,透過使用者的興趣點聚集朋友圈、粉絲圈,給小米的粉絲使用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最終轉化成消費,實現盈利。

    (2)高質低價,極速圈人

    小米手機透過堅持高配、低價的策略,成為了“高性價比”智慧手機的代表。小米手機在同水平配置下,特別是紅米,往往要比其他品牌手機便宜很多,小米透過高性價比策略,打造手機爆款,迅速獲得眾多使用者,僅2018年前10個月,小米就賣出一億部手機。在外媒GSMArena選出的2018年最受歡迎的10部安卓手機中,小米就佔了3款。透過手機作為切入口獲得了大量使用者。

    (3)圈人後的互動

      圈人只是第一步,圈到人後如何維護使用者才是核心。透過小米論壇、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臺,小米把價值鏈延伸到使用者群體中,讓它們直接“參與研發”和反饋意見。讓使用者與工程師直接溝通,迅速聽取使用者的意見反饋並做出改變——這甚至成了小米考核相關人員的關鍵指標。以此即保持了使用者對小米的關注度,又以使用者角度為小米提供寶貴的建議。

      對於傳統制造商來講,手機的發售意味著該款手機的研發週期結束,之後產品升級是透過產品型號升級換代完成的,某種意義上工程師開發的是另一款新產品,使用者資訊反饋的意見很少能快速得到改善。但對小米來講,一切才剛剛開始。

    比如在每一代小米產品釋出之後,正式發售之前,小米都會出工程測試機,在小米Logo的右上角用星號標註區分,讓資深米粉試用兩個月。小米論壇專門開闢出一個板塊收集米粉對測試機提出的建議。比如,容易鬆動的電池後蓋,太軟的音量控制鍵,過短的USB線等等。所有問題彙總後,工程師都會在下一批訂單中實現改進。這批工程試用機米粉可以選擇個人收藏,也可以選擇換一臺新的量產機。

    (4)小米MIUI,為使用者頒獎

    小米手機的MIUI系統一直保持著每週五更新版本的傳統,修復使用者發現的Bug,加入使用者想要的功能。在下一個週二會開放粉絲參與的四格體驗報告,由使用者選出本週更新程式中最喜歡哪個,最不喜歡哪個,投票結果會在小米內部得出“爆米花”獎,頒給當週更新版本中最受歡迎的工程師。小米從一開始就鼓勵,甚至要求所有工程師透過論壇、微博和QQ等渠道和使用者直接取得聯絡。

      小米透過聚集廣大使用者的智慧做大家能夠參與的一款手機,讓使用者參與到手機研發中。這種參與感是米粉推銷小米、長期擁護小米很重要的動力。這種介於發燒友和客戶服務的論壇維護方式,把價值鏈延伸到使用者群體當中。小米並不僅依靠硬體獲利——那不足以提供足夠多的利潤,軟體也被當做未來盈利的重要一環。早在2013年,MIUI每月為小米貢獻的收入就已超過3500萬,裝機量已經超過3000萬,下載量超過5億次。

    小米圈人模式是透過追求極致價效比爆款,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取海量使用者,再從高階產品大眾化(如智慧手機、平衡車、掃地機等)和大眾產品品質化(如接線板、旅行箱、電飯煲等)兩個維度推動消費升級,進而獲取新的使用者,形成良性迴圈。

  • 2 # 布丁數碼

    不活躍正常,小米發燒友算論壇吧。有幾個原因造成這樣

    第一,小米剛出來,智慧手機還沒有這麼普及,所以小米成為行業的領航者,很多消費者都是透過小米手機學習使用智慧手機或瞭解智慧產品。

    第二,本身小米論壇就做得不錯。小米論壇活躍度不錯,你要尋找的問題都有答案,然後你諮詢的問題都會有人回覆,還有官方的人員為解答。

    最後建議,有什麼問題可以上小米社群,官方的,很實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要選副廠鏡頭,選哪個牌子比較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