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學谷

    助推區域品牌發展,就要重點培育一下三種群體:

    1.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維護者。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受益人,無論是企業、合作社成員還是農戶都有責任和義務監督市場,維護品牌形象和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

    2.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宣傳者。由於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所要求的產品質量、生產規範、技術標準、農藝流程、種植環境等級等方面都有特殊規定,這就需要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積極配合和執行相應的規定,還要農產品生產者不僅要有品牌意識,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推廣不可或缺。

    3.區域品牌戰略的實施者。龍頭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可直接接觸市場,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的興趣變化,瞭解市場的需求,制定一系列適宜的品牌戰略並針對市場變化做出應對措施。政府掌握著宏觀形勢,而龍頭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則不僅需要制定農產品區域品牌戰略,更是品牌戰略的主要實施者。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產品生產者代表,承擔拓寬產品渠道的重要任務,優質農產品更需要寬闊的銷售渠道以保證品牌價值的實現。

  • 2 # 閏土說農

    這個問題問的好,也很有現實意義!近年來農產品滯銷在農村都成家常便飯了,有時經常會看到一些愛心貼,說哪裡哪裡又什麼滯銷……比如,去年5月,山東河南等地蒜薹大量滯銷,價格跌至1毛2毛一斤,有的甚至白送。再還有,去年6月,湖北大冶,12萬斤葡萄滯銷,果農心急如焚盼銷路等等。在解決滯銷問題上,政府部門拿出應急措施,媒體助推以及網友在各新媒體中的愛心傳播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渠道,但是,從長遠來看,根除農產品滯銷怪圈這些不是根本辦法。那我們可否透過農產品的滯銷來推助區域品牌發展呢?或許這才是解決農產品滯銷的根本辦法。

    建設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推進農業供給的突破口,是今後相當長時間內農業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必走之路。品牌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號召力。農產品的區域品牌,就是特定地域農產品的一個響亮的名字,更是一個地域性農產品富有活力的廣告代言詞。記得有個地方,農民有種植櫻桃的習慣,而且櫻桃的品相都特別好,但由於比較分散種植,而沒有龍頭企業,每年的銷售很是費勁。有一年,櫻桃大豐收,眼看都要上市了,可還沒有銷售渠道,當地政府知道後,馬上利用媒體宣傳,在當地辦了一個櫻桃節,而且請了很多專家對櫻桃做了鑑定,認為完全可以申請一個地方特色品牌,就這樣當年就註冊了商標,申請了品牌!慢慢地這個區域品牌就在周邊打響了。現在買呢,還得提前預訂,最終徹底解決了滯銷問題!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於農產品的高品質和多樣性需求日益旺盛。消費者對農產品區域性要求十分苛刻,產地稍有不適,品質、口感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品牌產品、綠色產品、無公害產品、有機產品以及各種功能性產品等受眾市場越來越大。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農產品現在要走的是,高質量、高品質的路。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重點在於推動當地名優農產品提檔升級、做大做優,生產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

    市場千變萬化,行情註定會起起落落。區域品牌建設離不開政府搭臺,離不開國家的支援。一旦區域品牌成熟,農產品滯銷的遭遇也會更少些!

  • 3 # 成都康巴金

    農副產品滯銷就是“生產過剩”,這樣現象出現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上,馬克思提出並透過列寧和毛澤東實踐了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沒有這種現象,我們處於兩者之間,農產品、工業產品和房屋的“生產過剩”都是這樣過渡期的結果。農副產品與工業產品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難儲存,新鮮度與價格直接相關。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有兩種方法,一是保鮮技術,二是把農副產品轉化為“工業品”,即工業食品。保鮮做不到是因為我們沒技術,工業食品做不到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市場。如果我們技術突破一下,如果華人也有外華人吃工業食品的習慣,如果我們的政府在農業佈局和政策上對一點,如果政府打擊金融投資農業和抑制點資本主義的貪婪性,半年到一年以上生產的農副產品就不會生產過剩。

  • 4 # 三農自媒體同盟

    藉助這個話題,主要是考驗當地政府的應變能力,如何在優勢不在時,促成區域內產品品牌化,如果做好品控,供應,宣傳是一個很好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的外交通路線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