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減脂塑身外,運動確實還具有改善睡眠的效果。高質量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能起到快速恢復體力和儲存能量的目的。運動改善睡眠的途徑主要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一方面運動後體溫的快速下降會影響生物鐘對體溫的調節,從而改變週期性體溫節律,更有利於快速入眠。另一方面,運動還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相關中樞神經遞質與受體系統或內源性睡眠物質,進而觸發睡眠機制。關於運動對睡眠的具體作用,詳細介紹如下:
當我們壓力較大時,身體會釋放出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而且壓力越大,皮質醇的濃度就越高。皮質醇濃度過高會使我們在睡眠時更容易被打擾,從而縮短深度睡眠的時間,降低睡眠質量。
研究發現皮質醇和鍛鍊之間存在密切聯絡,身體分泌皮質醇的數量和運動強度呈正比。在舉重等高強度訓練中,皮質醇的分泌會增加。而進行瑜伽、太極拳或慢跑等運動,可保持皮質醇的分泌水平適中。
運動結束後,體內皮質醇的含量會大幅超過平時水平,這時身體會產生釋放皮質醇的訊號,隨著皮質醇濃度的降低,身體也會更加輕鬆,從而起到幫助睡眠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與沒有鍛鍊習慣的人相比,經常鍛鍊的人耐受皮質醇的生理閥值更高,抗壓能力也更強。
運動可使身體釋放更多的色氨酸,而色氨酸在人體內代謝後會生成5-羥色胺,5-羥色胺能抑制中樞神經興奮,使人更容易產生倦意。另外5-羥色胺還能在人體內進一步轉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有很好的鎮靜及誘發睡眠的作用。
褪黑素對其它因素的依賴比較大,比如時間、光照條件、年齡以及皮質醇水平等。通常褪黑素分泌會發生在黑夜和皮質醇水平較低的時候。由於任何運動都會提高皮質醇水平,所以臨睡前運動引起皮質醇水平較高,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因此,為保證良好的睡眠,睡前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運動有助於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中高強度的運動可刺激人體產生內啡肽,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後,內啡肽的水平會升至安靜時的8倍。內啡肽是腦垂體分泌的激素,是一種很強的鎮靜物質,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
一般認為,中等強度偏上的運動才能刺激內啡肽分泌,比如登山、跑步、騎行等運動,需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有效。而一些強度很低的運動如散步等,並不能起到刺激內啡肽分泌的效果,但可放鬆心情、緩解壓力。內啡肽能使人產生特別舒服、愉快的感覺,所以運動也可能會使人上癮,並喜歡上那種舒服、愉快的感覺。
經研究發現,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釋放激素水平較低會引發慢性失眠,而甲狀腺功能衰退還會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呼吸暫停會使睡眠被迫中斷,從而對睡眠質量造成極大影響。運動有助於提高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而提高引起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的生長激素釋放激素水平。
人體體溫一天之中都在變化,睡眠時體溫會有所降低。如果晚上出現入睡困難、多醒或早醒的情況,可能是由體溫調節紊亂引起的。運動時,體溫會隨著能量的大量消耗而升高,一旦停止運動進入平靜狀態,溫度會有一個持續下降的過程,此過程有助於產生恢復性的慢波睡眠。
經研究發現,規律的高強度運動可使女性免受中年時期睡眠障礙的困擾,可使失眠機率下降32%,若堅持5~6年,這一數值可達74%。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規律的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改善女性睡眠質量,但高強度的日常生活及家務勞動似乎不具備這一功效,這大概與運動強度較低有關。
有氧運動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於培養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改善睡眠的效果上看,每週應安排3~6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慢跑、騎腳踏車、快走、游泳、跳繩、太極拳、健美操以及瑜伽等。其中,游泳是一項很好的全身性運動,對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十分明顯。慢跑和快走需到戶外進行,但如果環境受限也可在跑步機上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在保證身體平穩的前提下放開跑步機上的扶手,可增加8%的氧氣利用率和5%的心率。
雖然目前普遍認為認知心理行為療法是失眠的最佳治療方法,其治療效果與安眠藥相當,而且還沒有藥物的不良反應。但就失眠的非藥物治療而言,長期有氧運動的療法兼具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干預機制,可能會比認知心理行為療法更有效。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有氧運動對改善慢性失眠有很好的效果,持續且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減輕失眠症狀。儘管如此,有氧運動也很難在短期內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通常需要幾個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除了減脂塑身外,運動確實還具有改善睡眠的效果。高質量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能起到快速恢復體力和儲存能量的目的。運動改善睡眠的途徑主要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一方面運動後體溫的快速下降會影響生物鐘對體溫的調節,從而改變週期性體溫節律,更有利於快速入眠。另一方面,運動還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相關中樞神經遞質與受體系統或內源性睡眠物質,進而觸發睡眠機制。關於運動對睡眠的具體作用,詳細介紹如下:
緩解壓力有助於睡眠當我們壓力較大時,身體會釋放出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而且壓力越大,皮質醇的濃度就越高。皮質醇濃度過高會使我們在睡眠時更容易被打擾,從而縮短深度睡眠的時間,降低睡眠質量。
研究發現皮質醇和鍛鍊之間存在密切聯絡,身體分泌皮質醇的數量和運動強度呈正比。在舉重等高強度訓練中,皮質醇的分泌會增加。而進行瑜伽、太極拳或慢跑等運動,可保持皮質醇的分泌水平適中。
運動結束後,體內皮質醇的含量會大幅超過平時水平,這時身體會產生釋放皮質醇的訊號,隨著皮質醇濃度的降低,身體也會更加輕鬆,從而起到幫助睡眠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與沒有鍛鍊習慣的人相比,經常鍛鍊的人耐受皮質醇的生理閥值更高,抗壓能力也更強。
運動有助於睡眠激素的釋放運動可使身體釋放更多的色氨酸,而色氨酸在人體內代謝後會生成5-羥色胺,5-羥色胺能抑制中樞神經興奮,使人更容易產生倦意。另外5-羥色胺還能在人體內進一步轉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有很好的鎮靜及誘發睡眠的作用。
褪黑素對其它因素的依賴比較大,比如時間、光照條件、年齡以及皮質醇水平等。通常褪黑素分泌會發生在黑夜和皮質醇水平較低的時候。由於任何運動都會提高皮質醇水平,所以臨睡前運動引起皮質醇水平較高,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因此,為保證良好的睡眠,睡前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運動有助於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中高強度的運動可刺激人體產生內啡肽,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後,內啡肽的水平會升至安靜時的8倍。內啡肽是腦垂體分泌的激素,是一種很強的鎮靜物質,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
一般認為,中等強度偏上的運動才能刺激內啡肽分泌,比如登山、跑步、騎行等運動,需持續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有效。而一些強度很低的運動如散步等,並不能起到刺激內啡肽分泌的效果,但可放鬆心情、緩解壓力。內啡肽能使人產生特別舒服、愉快的感覺,所以運動也可能會使人上癮,並喜歡上那種舒服、愉快的感覺。
運動有助於釋放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經研究發現,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釋放激素水平較低會引發慢性失眠,而甲狀腺功能衰退還會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呼吸暫停會使睡眠被迫中斷,從而對睡眠質量造成極大影響。運動有助於提高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而提高引起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的生長激素釋放激素水平。
運動有助於調控體溫人體體溫一天之中都在變化,睡眠時體溫會有所降低。如果晚上出現入睡困難、多醒或早醒的情況,可能是由體溫調節紊亂引起的。運動時,體溫會隨著能量的大量消耗而升高,一旦停止運動進入平靜狀態,溫度會有一個持續下降的過程,此過程有助於產生恢復性的慢波睡眠。
有氧運動可使女性免受中年期睡眠障礙的困擾經研究發現,規律的高強度運動可使女性免受中年時期睡眠障礙的困擾,可使失眠機率下降32%,若堅持5~6年,這一數值可達74%。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規律的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改善女性睡眠質量,但高強度的日常生活及家務勞動似乎不具備這一功效,這大概與運動強度較低有關。
有氧運動的安排有氧運動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於培養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改善睡眠的效果上看,每週應安排3~6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慢跑、騎腳踏車、快走、游泳、跳繩、太極拳、健美操以及瑜伽等。其中,游泳是一項很好的全身性運動,對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十分明顯。慢跑和快走需到戶外進行,但如果環境受限也可在跑步機上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在保證身體平穩的前提下放開跑步機上的扶手,可增加8%的氧氣利用率和5%的心率。
運動改善睡眠質量的療法更具優勢雖然目前普遍認為認知心理行為療法是失眠的最佳治療方法,其治療效果與安眠藥相當,而且還沒有藥物的不良反應。但就失眠的非藥物治療而言,長期有氧運動的療法兼具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干預機制,可能會比認知心理行為療法更有效。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有氧運動對改善慢性失眠有很好的效果,持續且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減輕失眠症狀。儘管如此,有氧運動也很難在短期內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通常需要幾個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