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的行者

    先弄清一個問題,背景虛化和拍攝的距離有很大的關係,就算是手機,拍攝距離足夠近,也能產生虛化效果。同樣距離下,全畫幅的畫面裡面會拍下更多的場景,簡單理解,某個距離下,你用全幅拍一個全身,半幅就真的拍一個半身了,這時候,你用半幅想拍全身,就要後退,虛化就會變差。所以追求刀銳奶化的效果,底片越大越好,試試中畫幅,那就更棒了。

  • 2 # 視框

    半幅比全幅虛化好。

    要虛化有兩個條件,其一是大光圈,其二是焦段。光圈越大虛化越好,焦段越長虛化越好。同一焦段掛在全副和半幅機上,掛在半幅機的虛化相對好些,因為同一焦段在半幅機上比全幅機相對焦段長一些。因此虛化好一些。

    但是虛化好些並不等於畫質就好,全幅機畫質優於半幅機。

  • 3 # 從耗子胖成豬

    “半畫幅”的由來

    在膠片時代,為了進一步縮小相機的體積、(鏡頭)成本、使用成本,將普通的135膠捲的短邊改為長邊使用,就是APS-C畫幅的由來。由於膠片時代照片與照片之間需要留出1~2mm的空隙,所以“半畫幅”的面積並不是全畫幅的50%,而是更小一些。

    而在數碼時代,使用相同鏡頭、構圖一致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把“半畫幅相機”理解成“全畫幅相機”退後幾步拍攝,再裁剪出中心區的區域。

    當然,話說N遍,不如來個實拍清楚:

    相同鏡頭、相同構圖(主體大小一致)的實拍

    首先上場的是全畫幅單反1DX搭配50mm f/2.2的圖片

    其次,使用佳能80D,再使用相同的鏡頭,視角變窄了,相機必須後移才能確保主體與1DX的畫面一樣大。

    那麼對於畫面的虛化效果有什麼區別呢?

    1、由於相機的拍攝距離改變,與主體比較近的前後景影響很大!

    例如左側的水泥墩邊角,原來用全畫幅相機拍的時候,距離只有1米左右,換了半畫幅,距離變成1.5米,變化超過50%,所以虛化效果就有明顯的區別。你能看到全畫幅的畫面景深明顯要小很多,前後虛化更強烈。

    2、對於遠離主體的背景,虛化差異就不太明顯。

    例如背景的牆壁,原來用全畫幅相機拍攝,距離超過5米,換用半畫幅相機,距離多了約半米,影響不足10%,虛化的差異就很不明顯。

  • 4 #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同樣的一個鏡頭,分別安裝在不同畫幅的照相機上,最終的照片,會是一樣的嗎?有何差別呢?

    其實,你想問的是,APS機身搭配50mmF1.8,背景虛化究竟夠用不夠用吧?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夠了。而且,APS機身搭配50mmF1.8,也非常輕便,小巧,便攜性很好。

    其實,你想問的是,APS機身搭配50mmF1.8,背景虛化究竟夠用不夠用吧?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夠了。而且,APS機身搭配50mmF1.8,也非常輕便,小巧,便攜性很好。

    其實,你想問的是,APS機身搭配50mmF1.8,背景虛化究竟夠用不夠用吧?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夠了。而且,APS機身搭配50mmF1.8,也非常輕便,小巧,便攜性很好。

    我具體談談:

    一、50mm焦距為例,在全畫幅上就是50mm的視野,但是,在APS機身上變成了大概85mm的視野

    首先,這個取景範圍出現了變化。

    也就是說視野出現呢變化。

    同樣的鏡頭,在APS機身上,會變成長焦鏡頭。也就是視野變窄了,焦距延長了。

    二、50mm焦距為例,在全畫幅上拍攝一個半身人像如果需要1.5米的距離,在APS機身上大概就是要2.5米左右的距離

    也就是說,同樣是拍攝同樣景別大小的半身人像,全畫幅和APS機身,拍攝距離也是不一樣的。

    三、因為拍攝距離不一樣,因此,透視比例也是不一樣的

    這個透視比例,也就是遠近景物的大小比例。

    你自己把拳頭放在鏡頭前面,可以看看你的拳頭和遠景之間的大小比例,是可以改變的,隨著你的拳頭距離鏡頭的遠近來改變,也隨著你所用鏡頭焦距的變化而改變。

    四、50mm焦距為例,拍攝同樣景別大小的半身人像,全畫幅的背景虛化,比APS畫幅更加強烈

    因此,如果是特別喜歡背景虛化的,還是建議全畫幅。

    不過,我本人認為,APS畫幅的背景虛化,其實也完全夠用了。

    另外,對於電影拍攝來說,全畫幅會帶來對焦的困難,造成演員表演和走位的很多麻煩。因此,電影院放映的很多電影,其實是採用類似於APS的S35尺寸影像感測器拍攝的,而不是採用全畫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馬能走千里,有水能養魚蝦,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種莊稼,猜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