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看世界呀
-
2 # 四川達州人
再強大的恆星遭遇黑洞都無法逃脫。
黑洞可能很小,比如恆星級黑洞才3.2倍太陽質量以上,但黑洞非常緊湊,自身物質不會被更大質量的恆星所吸走。
大恆星的質量很大,但密度小。
大恆星與小黑洞靠近,兩者是互相繞轉,當然公共質量重心更靠近恆星。但隨著二者距離縮短之後,恆星的外圍氣體會被黑洞吸走,逐步呈現螺旋狀被黑洞吃掉。
伴隨距離越來越近,黑洞偷取恆星氣體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恆星損失大量質量之後,引力下降,聚變反應減速。
互相繞轉百萬年之後,恆星與黑洞的質量比持續下降,當恆星質量不佔優勢之後,流失質量的速度會加速,最終,恆星會因為質量不足而停止聚變,造成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爆發。然後繼續與黑洞繞轉,直到二者接觸,最終被黑洞完全吞噬。
-
3 # 宇宙派
恆星Ri36a1的質量是5.271 × 10^32 kg。
目前人類已知最小黑洞質量相當於3.8個太陽質量,1個太陽質量是2x10^30kg,3.8個太陽質量就是7.6x10^30kg。
從質量上來看,顯然Ri36a1 比最小黑洞要高兩個次方的量級。但是黑洞是不會被Ri36a1 吃掉的。
why?
因為再小的黑洞也是黑洞,其密度是非常大的,意味著其周圍的空間是極度扭曲的,是吸收物質的。而恆星不論質量再怎麼大,其密度還是沒有達到形成黑洞的條件。這也是為什麼大恆星依然是大恆星而不是黑洞的原因(質量大但是密度還沒達到臨界點,不夠格成為黑洞)。
因此,恆星周圍空間的扭曲程度是比黑洞小的。當兩者相遇的時候,顯然由於黑洞扭曲空間的能力比恆星大(大到連光都逃逸不掉這,也是為什麼黑洞是黑色的原因),因此恆星的物質會被黑洞吸走,久而久之大恆星會被黑洞撕裂、肢解、吃掉。
-
4 # 最愛科學
最小黑洞應該是粒子碰撞產生的黑洞。在粒子對撞機中就已經產生的極其微小的黑洞。這樣的黑洞也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消失的,如果遇到恆星Ri36a1,根本來不及有任何接觸,就已經消失了。
如果是能夠長時間持續存在的黑洞,當一個黑洞形成後,它會透過吸取包圍著它的物質以增加體積,比如說它周圍的氣體,塵埃,有時甚至也會吸走整個恆星和太陽系,它們甚至可以透過吸掉其它較小的黑洞迅速增長大小。
所以當恆星Ri36a1遇到它時,也會被吸收掉,成為黑洞的一部分。
回覆列表
恆星引力無法與黑洞相比,因此無法吞噬黑洞,而最微小的黑洞除了吞噬物質自身還會蒸發,越小蒸發越快,沒有吞噬恆星自己就沒了。
根據相對論等理論,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與天體的距離和質量有關,因此體積越小質量越大也就是密度越大的天體形成的時空彎曲就越顯著,所以即便Ri36a1恆星的質量是目前人類觀測到的質量最大的恆星,引力也還無法與質量與它相當甚至質量小於它的黑洞相比。而黑洞理論上可以出現粒子大小的微小黑洞,它的引力也是非常大的。
但現代理論也認為黑洞除了會吞噬物質,自身也會發生,黑洞的半徑越小,這樣的現象越顯著,而黑洞吞噬物質也是慢慢吸引,使其向黑洞中墜落,當恆星繞黑洞的軌道太近,不足以保持表面物質的時候,部分物質先墜入黑洞。而微小黑洞的蒸發那麼迅速,還沒吞噬到物質,自身就沒了。在地球上建設的大型例子對撞機,理論上有產生微型黑洞的可能,一些科學家擔憂,但更多的科學家認為即便產生也會迅速湮滅,根本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
黑洞因自身的特性是宇宙最神秘的天體之一,無法直接觀測,肯定還有很多現代理論仍不能解釋的地方,但觀測到的證據顯示,黑洞吞噬恆星並不是瞬間,而是需要長期的過程,銀河系中心的一些恆星繞黑洞執行速度可以達到5000公里每秒以上,這樣的速度使其維持著一定的軌道,但隨著黑洞引力的作用,最後還是要被吞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