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旅攬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各種軍事裝備紛紛誕生,尤其是參加戰爭的國家,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研製軍事裝備,催生眾多的軍事裝備用於這場戰爭。

    參戰國為的就是萬一戰爭波及到自己的國家,不得不做出準備,蘇聯在二戰就研製出了自行火炮,走在各國的前列,火箭炮又被譯成卡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由汽車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發射部分由滑軌床、炮架、迴轉盤、底架、瞄準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

    在二戰前後,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並進行大規模生產,大量投入二戰中使用。

    直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大量生產此炮,並裝備蘇軍預備炮兵部隊,主要用於壓制地面目標,殲滅集結步兵,這種喀秋莎火箭炮是一款多軌道自行火箭炮,它一共有八條發射滑軌,可以在一次發射過程中,發射出十六發的132毫米的火箭彈,而且這款火箭炮的射程能夠達到8.5公里,它支援一次性全部發射,也可以單點發射或者部分連射。

    在衛國戰爭中,蘇聯大量使用喀秋莎火炮發揮巨大作用,特別是在攻克柏林戰役中,一共將近一百八十萬發炮彈發射在了柏林,從而打響了柏林會戰的第一炮,而且取得輝煌戰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錶面銀子怎麼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