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歷史: 漢代時屬沓氏縣。東晉時名“馬石津”。隋唐時謂“都裡鎮”。元代時稱“獅子口 ”。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
清德宗光緒六年(1880年),李鴻章在此經營多年,建成北洋水師艦隊的主要基地。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旅順被日軍攻佔,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用。 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並,並稱為旅大市。 1981年以後,大連劃市旅順劃區,旅順自此成為大連市的一個區。 簡介: 旅順口區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是中國東北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市轄區,原屬旅大市。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大連,距大連市區45公里。旅順口區陸地南北縱距26.1公里,東西橫距31.2公里,總面積506.8平方公里(2013年),海岸線長169.7公里。人口206950人(2011年末),2005年,旅順口區生產總值完成81.1億元。
名稱歷史: 漢代時屬沓氏縣。東晉時名“馬石津”。隋唐時謂“都裡鎮”。元代時稱“獅子口 ”。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
清德宗光緒六年(1880年),李鴻章在此經營多年,建成北洋水師艦隊的主要基地。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旅順被日軍攻佔,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雅爾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佔用。 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並,並稱為旅大市。 1981年以後,大連劃市旅順劃區,旅順自此成為大連市的一個區。 簡介: 旅順口區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是中國東北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市轄區,原屬旅大市。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大連,距大連市區45公里。旅順口區陸地南北縱距26.1公里,東西橫距31.2公里,總面積506.8平方公里(2013年),海岸線長169.7公里。人口206950人(2011年末),2005年,旅順口區生產總值完成8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