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853604284

    漢朝習秦朝,所以應該都是京城部尉來解決,但是京城比較大,一般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區分管轄。

    唐代習隋代的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設府,長官為牧,一般由親王遙領,實際主持政務的是尹,所以是京兆府尹,也稱京兆尹。

    宋代其實和唐代一樣,只不過京兆尹變成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開封府。

    元習宋,但有區別的是元代將人分為四等,所以不同民族之間的刑事民事會在不同的衙門來干預插手,有刑部的,大宗正府,大都府的等等,比較亂。

    明代有創新:

    首先大理寺由原來的有時管用有時不管用有時管民有時管官的狀態被正式確認為最高法院,是全國最高的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

    其次每個省都有了自己的專職法官: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使或臬臺,原本他們歷任中央只是到地方巡查,後來變成常駐地方,成了地方上最大的司法長官。

    最後實在不行還有一個奇特的官職:八府巡按,由皇上任命,任何官職小到七品也可接任,到處查案,擁有生殺予奪大全,但八府巡按沒有品階沒有官稱(八府巡按是戲劇裡面的稱謂)沒有俸祿而且是臨時的。

    清朝很複雜

    1、九門提督也稱步軍統領衙門,負責京城守衛和治安,雖是軍職但可開堂審案。

    2、順天府尹管理京城百姓治安和郊縣,區別於九門提督,順天府要負責包括北京郊縣的刑民兩事,而九門提督只負責京城內的,但如果有戰爭叛亂九門提督要負責,順天府不管。

    3、直隸總督,由於北京郊區也屬於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所以也會出現直隸總督干預民政的事情,順天府和直隸總督沒有直屬關係,但順天府一般都是京城小官所以一旦直隸總督插手的案子,順天府不會管。

    4、宗人府,管理旗人的地方,和元一樣,清也是少數民族政權,所以滿族和其他民族之間的刑民兩事也要交宗人府管理。

    5、大理寺。

    6、刑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部好看的黑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