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色影無忌

    一是去鏡頭廠商售後維修,或者找專業人士進行清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動手,來看看無忌泡菜“ snooky”的操作吧

    近來一直少玩機器和頭,AIS180/2.8ED帶過幾次,都沒怎麼用,記得3年前帶去泰國,海邊,估計那時進了點不乾淨的東西。前天半夜這時候,突然心血來潮把所有鏡頭翻出來擦擦,沒想猛的發現前組鏡片有怪環,發黴了……

      電話問NIKON,說是聽產10年的東西沒維修了,我說我是AIS180,MM估計業務知識還沒我多,竟然不知道AIS,還問我是AFS吧,KKK,怎麼招進公司的……

      然後查了半天說沒有AIS180的目錄,沒的修了,罷,也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半夜沒事拆了擦擦吧。

      1,拉開折光罩,拆掉小螺絲,——嚴重當心,真的比米小,1/4個米大小才……我就是掉了,還好我有彈弓的強力磁鋼(能吸10多個鋼珠),又給我吸回來了,一身冷汗啊~

      2,然後稍微用力,輕輕把頭蓋桶旋出,紋路真舒服啊。

      露出了前片鏡頭組。

    3,換個角度再來一次。

      漂亮的前片,真是PL,拆過才看的出來,在和金屬桶結合部分還有一條片,磨的那叫挺刮,發出金黃色的光,估計也是有度膜的。

      4,開始以為很難拆,還要拆鏡頭組,輕輕旋下一看樂了,只是前片組後面那片鏡片了,哈哈,用壓縮氣吹一下,然後吐口口水,拿上次換對焦螢幕送的進口擦布,和棉籤一擦就OK了,這下終於舒服了。

      記得這個前組,前片玻璃凸出來的,千萬別放反了。

      5,看看被拆掉前片組的180,——如果後片玻璃沒問題,建議千萬別去動了。

      我是手賤,一擰光圈,卡,後組掉出來了,裝了老半天,以為裝不上去了,裡面有個槽,槽裡有個葉片連動杆要和桶身對齊才能裝進去的,就這個東西最耗時間了,又不敢亂裝,足裝了15分鐘才裝好,下次不敢亂拆了,不過了解結構後以後就會裝了呵呵。

    6,安裝好前片組。

      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愛死他了。

      想當年就是以為這隻大眼睛,讓我乖乖先後買了2個180。

      留下了這個成色最好的。

      7,擰上頭套,擰上下螺絲,180又散發出無可抗拒的迷銀妖豔的色彩。

  • 2 # 光影的光陰社

    我看到很多說鏡頭髮黴自己清理的!我這裡糾正一下、大部分情況下 咱們儘量不要選擇這樣的方法!!!

    我曾經自己拆過一隻騰龍的變焦頭,也是因為鏡片起黴了,我想自己拆開清理,結果裝好之後始終感覺肉肉的、並且還會跑焦!後來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發現自己拆了之後雖然是能夠裝回去,但稍微有點移位日的話 就會嚴重影響光軸 導致成像出現問題!

    這類問題在變焦頭上更為明顯!如果你是一顆變焦自動頭髮黴了、強烈建議去售後處理,清黴並不是太貴,但要是手殘 搞出事情來的話 那就得不償失了。

    那是不是所有鏡頭都一定不要自己拆開清理呢?

    我也不能把話說的那麼絕對,如果要說的話 以前的手動鏡頭還得可以拆一下的(前提是不貴,而且最好是定焦頭)。

    因為以前的手動鏡頭 沒有像現在的自動頭這麼多的電子元件,都基本是一些機械件。沒有什麼超聲波馬達啦 防抖系統啦什麼的,相對來說拆裝會簡單一點,而且以前的鏡頭 鏡片組一般不會特別複雜。

    這類鏡頭 在你有把握 並且拆壞了也不心疼的前提下,可以自己試著拆開清理。

    首先觀察黴菌在哪、如果是前鏡片 是最好清理的、要是中間 就會麻煩一些、自己做好記錄 什麼鏡片在什麼位置 正反面搞清楚、小螺絲一定要撿好。 準備一些清理工具 最好在無塵無風的環境下操作!

  • 3 # 電影膠片使用者

    謹慎起見,還是請專業修理部門處理,雖然花點錢,但比較安全,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損傷。

    如果自己去處理,由於技術經驗、工具、裝置等條件的限制,很可能會對鏡頭造成嚴重的損傷,甚至報廢,其後果不堪設想。

  • 4 # 卷太郎攝影坊

    單反相機鏡頭髮黴是攝影師非常撓頭的事情。鏡片發黴通常是因空氣溼度較大,相機鏡頭儲存不妥當,或者使用時進入過多潮氣未及時處理,存放後導致發黴。特別是在中國南方,鏡頭髮黴的機率要大一些,在北方因為氣候乾燥,發黴這種事情的機率不是太大。

    題主應該確認一下,看看到底是鏡頭鏡片裡面發黴還是外面,如果是外面的話,可以用除菌液噴在軟眼鏡布上慢慢擦拭,掌控噴塗除菌液的量,看看能不能擦拭掉,不要使用蠻力擦拭,要慢慢輕柔擦拭,如果發現多次擦拭後無法清除,就不要再使勁擦了。去到售後服務處理。

    如果確認是鏡片內部發黴(多半發黴情況發生在內部),那麼建議不要自行清理了,必須要拿到廠家售後服務店去進行處理。廠家通常會使用專用的除菌液體,對鏡頭進行拆解後處理,這樣的事情我們自己無法完成。

    鏡頭一旦發黴,就算清理掉了,但因為密封性受到了損害,之後如果儲存不當,仍然會有再次發黴的可能性。如果是普通的便宜鏡頭,實在不行可以換掉,但是較貴的牛頭髮生了這樣的事情,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建議在南方的攝影朋友最好購置一個相機防潮箱,保護器材,預防發黴才是根本,等到鏡頭髮黴就其實已經晚了。

  • 5 # 劍舞影像

    鏡頭髮黴是個相當麻煩的事,主要是由於存放不當引起的,一般是因為空氣溼度比較大而出現的這狀況。我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一下:

    1、鏡頭外部。

    這種情況比較好辦,可以用擦鏡頭的鏡頭筆毛刷進行清理。儘量從鏡頭中心向外清掃,如果不是太嚴重,應當擦拭幾次就可以清理掉黴點。

    2、鏡頭內部。

    這種情況很麻煩了,建議個人不要拆開鏡頭,畢竟鏡頭屬於比較精密的,如若不當,會在以後攝影的過程產生很不爽的感覺,最好是把鏡頭拿到專業的修理部門,讓專業人員幫助清理黴變。因為咱們沒有足夠的防塵空間,拆開鏡頭後難免會有灰塵進入。

    3、建議。

    (1)以後最好準備防潮箱。尤其是南方,畢竟空氣溼度比較大。(2)鏡頭存放最好不要和衣物等放置一起,也是引起黴點的一個原因。(3)在存放鏡頭的地方放置防潮用品,最簡單的就是咱們買鞋買其它的食品中有個小包,裡面就是防潮顆粒。很管用的。

  • 6 # 獨秀印跡

    鏡頭髮黴其實已經很糟啦,必須儘快處理,要不可真的廢了!如果黴菌長在鏡頭外面,還不太嚴重,這時可以用鏡頭紙沾取鏡頭清潔液進行清潔,或用氣吹以及鏡頭筆擦拭乾淨,不要用餐巾紙來洗鏡頭。

    如果比較嚴重,也可用擦鏡紙沾上3%的雙氧水進行清潔,在鏡頭表面輕輕帶過,只要使雙氧水沾在鏡頭上就行。再用擦鏡紙輕輕擦拭。

    如果是鏡頭裡面發黴了,建議去找專業人士進行清潔!

    最後就是建議南方的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最好買一個乾燥箱或者自己做一個都可以!平時不用相機就放在乾燥箱裡!

  • 7 # 半日閒影像

    不要試圖自己清理,一定要找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因為黴點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刮花鏡頭或者處理不乾淨遺留灰塵,得不償失。

  • 8 # 品味攝影

    可以拿到鏡頭相機專賣店進行清理,要支付一定費用。但最重要的是平時的保護。可以購置一個防潮箱進行保護。防潮箱控制一定溼度,有利於相機及鏡頭壽命的使用,以及保值。但進行清理一定要去正規的鏡頭店提供清理服務。還要注意鏡頭不想常去海邊,海邊溼度大,易影響鏡頭。最重要的是平時保護,發現問題及時去處理。

  • 9 # 從耗子胖成豬

    這個問題我遇到好幾次了!

    先展示一下,我55-250stm的發黴慘況。

    我在深圳這邊,南方的溼度大,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中招!而我自己也曾經動手給鏡頭拆卸清理過黴菌,對付鏡頭髮黴頗有經驗。

    一、首先說說發黴必備的三個條件,一個是溫度暖和、溼度高,另一個是長時間靜置,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平時存放鏡頭的時候,可以從破壞這三個條件之一入手!

    例如干燥箱就可以營造一個“低溼度”的空間,讓黴菌不容易生長。

    如果你家裡的音響經常使用,你也可以把鏡頭放在低音炮上,讓它隨著音波顫抖,保證也長不了黴。

    二、以下幾種情況特別容易發黴!

    2、根據我的經驗,鏡頭帶UV鏡比“裸奔”更容易發黴。特別是低端的UV鏡,鍍膜沒有抗黴成分,特容易發黴,然後傳染給鏡頭首鏡片。

    3、個別產品特別容易發黴,例如佳能除了18-55stm之外,其他的stm系列鏡頭都非常容易發黴。(耗子哥推斷, 這可能是佳能修改了鍍膜配方的緣故)

    那麼發黴之後怎麼辦呢?

    在外面鏡片的黴斑,應該儘快擦拭。擦拭的時候,用鏡頭紙+鏡頭水即可。擦拭的時候無需太過用力,發黴的初期,黴斑還是比較容易除去的。

    擦拭乾淨之後,最好放在Sunny下或者紫外線燈下照曬,滅活黴菌。

    至於鏡頭內部的黴菌,如果你“藝高人膽大”,你可以跟我處理50L一樣,拆開鏡頭做清潔,如果你自覺沒有這個動手能力,那麼建議送修。

  • 10 # 知識就是力量啊

    其實很簡單 就像眼鏡玻璃鏡片長了 黴後 擦乾淨即可。

    貌似很簡單的選擇 但是操作起來就複雜了 複雜的倒不是說擦,因為拿鏡頭紙加鏡頭水就可以很容易的插去表面的黴斑。

    其實最難的部分是怎麼樣擦掉鏡頭內部的黴。這涉及到一個很複雜的拆解鏡頭和復裝鏡頭的步驟。

    如果沒黴斑只是存在於第一層鏡片厚或者是第二片鏡片後問題還不大。如果黴斑長在光圈附近 那可就悲劇了,因為那裡是鏡頭 最中間的部分需要拆解很多的鏡片才能找到那裡 而那裡的鏡片又涉及到很多的光軸問題,老式的螺紋安裝原理的鏡頭還好解決 如果是現代的塑膠鏡頭變形量很大 拆解一次復裝就麻煩了,我們沒有專業的機器 對鏡頭進行光軸的校正,所以建議現代的塑膠鏡頭最好不要動,如果要是 想要恢復原廠效果最好還是寄回到原廠的售後服務點,電器城的山寨小廠基本搞不定。

    還有一種問題是鏡頭的 膠合鏡片開膠,這樣會在後鏡片組上看到明顯的水波紋狀,雖然普通的大光圈照相問題顯示不明顯 但是一旦縮小光圈或是逆光就會產生髮白 和出現其他問題。解決這種辦法只能把這兩片膠合鏡片,重新開膠,重新黏合,這個技術也不是太簡單,還是那句話 老鏡頭可以試試新鏡頭還是寄回原廠吧

    我發的這幾張照片的鏡頭, 其實都沒有長黴,因為這是我自己的鏡頭,我平時打理都很認真 所以不會長黴。 在南方地區的哥們就沒那麼幸運了 ,你們最好是買一個防潮箱 ,把鏡頭類的都放進去 ,省著漲了黴以後損失很大。

    如果不幸長了黴, 沒其實也別太悲觀,一般的表層黴對於成相的影響 ,還不至於很大,只有光圈附近的比較影響。不相信的朋友們 ,看一看折返鏡頭前面那個大黑堵頭,是不是也沒有影響成像呀!

  • 11 # 帶上單反去旅行

    鏡頭髮黴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在南方地區陰暗潮溼的地區等會發生鏡頭髮黴的情況。但是如果做到日常的養護就不會出現發黴的情況。單反相機鏡頭結構複雜,如果不是很有把握請務必不要擅自拆裝鏡頭,送到專業的維修站修理。樓主說到的,可以看到單反鏡頭裡面滴玻璃發黴了,通常只是第一片玻璃發黴,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去拆裝清潔。

    這是一支尼康18140鏡頭,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發黴情況。這是第一片鏡片發黴,其實第一片鏡片是比較容易擦拭的。首先就是取鏡片,這樣我們看不到螺絲,要先把帶有鏡頭型號的一圈墊圈取下,用小刀慢慢的翹起,不能使勁。

    取下後看到裡面有兩個小小的缺口,用鑷子或者其他工具固定好這兩個小缺口,旋轉擰下。

    擰開後呈現這種狀態。這樣取下後我們就可以清潔發黴的鏡片了。記住要用專業的清潔套裝。清潔時要用專業鏡頭紙,沾無水乙醇或者專業清洗劑又中間向外轉圈擦拭,不能來回上下左右的隨心所欲擦,那樣鏡頭更容易劃傷。清潔完畢暗倒敘步驟還原就可以了。

    網上一套清潔套裝從10幾塊到幾百塊不等,不要圖便宜。一定要看好再買。實在拿不準就去售後維修吧。

    清潔後還是不錯的效果,但是鏡頭髮黴後再清潔,還是容易再次發黴。在日常保護中,每次拍完都要對相機保養,尤其是從海邊,沙灘,冬天從室外拍攝完畢後不要直接進入室內,一冷一熱容易使相機內部產生霧氣,時間久了,零件失靈,也更容易發黴。正確的做法就是先放倒相機包內,等待一段時間在進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子支付法律關係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