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的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芍藥適宜疏鬆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長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暢,容易引起爛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鹽鹼地不宜種植。
2、中耕除草:芍藥幼苗出土後,及時中耕除茸,不宜深,以免損傷幼根,夏季乾旱時應中耕保墒,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澆水管理:芍藥性喜地勢高敞、較為乾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因為是肉質根,所以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
4、光照管理:芍藥生長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豔麗,但在輕蔭下也可正常生長,在花期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溼度,免受強烈日光的灼傷,從而延長觀賞期。
5、溫度管理:芍藥是典型的溫帶植物,喜溫耐寒,在夏季極端最高溫度達42.1℃,也能安全越夏,在冬季極端最低溫度為-46.5℃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開花。
6、適時追肥:芍藥第一年少追肥或不追肥,第二年起每年追3次肥,3月下旬畝施人畜糞水1000千克,4月中旬畝施人畜肥水15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10月中旬畝施廄肥2500千克。
7、摘蕾修剪:芍藥除留種外一般在現蕾時將其花蕾摘除,促進植株和根的生長,為使芍藥花朵碩大而美麗,在側蕾出現後應及時疏去,以便使養分集中於主蕾,達到預期的目的。
芍藥的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芍藥適宜疏鬆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長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暢,容易引起爛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鹽鹼地不宜種植。
2、中耕除草:芍藥幼苗出土後,及時中耕除茸,不宜深,以免損傷幼根,夏季乾旱時應中耕保墒,每年中耕除草3~4次。
3、澆水管理:芍藥性喜地勢高敞、較為乾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因為是肉質根,所以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
4、光照管理:芍藥生長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豔麗,但在輕蔭下也可正常生長,在花期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溼度,免受強烈日光的灼傷,從而延長觀賞期。
5、溫度管理:芍藥是典型的溫帶植物,喜溫耐寒,在夏季極端最高溫度達42.1℃,也能安全越夏,在冬季極端最低溫度為-46.5℃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開花。
6、適時追肥:芍藥第一年少追肥或不追肥,第二年起每年追3次肥,3月下旬畝施人畜糞水1000千克,4月中旬畝施人畜肥水15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10月中旬畝施廄肥2500千克。
7、摘蕾修剪:芍藥除留種外一般在現蕾時將其花蕾摘除,促進植株和根的生長,為使芍藥花朵碩大而美麗,在側蕾出現後應及時疏去,以便使養分集中於主蕾,達到預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