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畔彎月

    我認同樓主提出的觀點:

    1.記者的工作主要是寫作和拍照:而通訊稿是有一定的格式的,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套路,只要把新聞事件用簡單的語音錄入,人工智慧會在2分鐘內完成一篇通訊稿;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有一年地震,人工智慧2分鐘寫出了一篇和優秀記者同樣的通訊稿,而記者最快也得半小時;至於拍照,現在發展到自媒體階段,人人都是新聞的最快傳播者,可能前一分鐘剛發生的事,後一分鐘就已經報道了;

  • 2 # 並作

    其實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論點:AI和機器人是否可以在某一個領域中完全替代人類的智慧和活動。從智慧角度來看AI確實可以透過深度學習來不斷完善自身的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具有“格式化”特徵的工作,比如透過網路爬蟲抓取彙集各種新聞源,然後經過加工後格式化輸出新聞文稿;很顯然,對於AI來說,這是它擅長的。 但是記者的工作並非僅僅寫稿發表這麼簡單,人類的活動能力依然是任何機器和AI都無法勝任的,比如在炮火紛飛的戰場,洪水氾濫的災區,甚至熱點會議的現場,瞬間發生的不可預知事件都可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第一現場獲取的“原始新聞”、“一手新聞”依然是最具價值的,如果用AI自動抓取網際網路資源寫稿來替代記者的辛苦勞動,那麼當網際網路上不再出現原始新聞的時候,人們只能天天看舊聞故事了。很顯然AI時代已經初露崢嶸,但我們也需要真正理解AI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革;其實說起AI取代記者這個觀點,已經有一些輔助技術已經開始應用於這個領域了,比如自動寫稿機,虛擬播音員等等,但是這些基於新技術的創新只是在特定的環節減輕或取代了一部分人工的工作量,卻無法替代人類記者的活動能力,現場的第一手資料,仍然需要人類記者的主導。相對於人類的思維方式,AI無法根據變幻莫測的政治經濟走向去選擇完全正確報道內容,例如不停地針對某個新聞熱點用錯誤的觀點去訓練AI,AI就會認同這個錯誤觀點並進行報道。所以說,除了活動能力外,從智慧能力來看,AI是容易犯錯的,對於新聞宣傳領域,這種錯誤是絕對致命的。在可見的未來,AI將是人類最強的輔助技術手段,會在很多領域獲得成功,但是也需要客觀的認清AI的侷限性,畢竟人類還沒有把自己研究明白,AI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題外話~如果機器人技術有所突破的話,AI的活動能力會大大加強,想想這樣的場景,一大堆攝像機器人甚至無人機載攝像機雲集會議現場,參會的嘉賓該如何面對這些機器人,想必十分有趣;如果會議嘉賓也都變成了機器人,那麼人類都在幹什麼去了......細思極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暴利行業還存在嗎?消費觀念是如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