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號已練廢

    農村這幾年不要想著創業,出現損失還得慢慢還。

    走些路子弄個貧困戶比什麼都強,這幾年貧苦戶連房子政府都送你。

    試想你出去打工或者搞個體,幹一輩子能買不買得起房子都是問題。

    做事情要分析形式,未來對貧困戶的補貼只會越來越大……

  • 2 # 梅蘭竹菊張三丰

    最近幾年,在農業方面的投資,多數人是虧損的,就其原因,歸納總結出這些問題:

    1、空間不大

    具體拿大米來說,改革開放40年,從1角3分9漲到現在的每斤3元(均價,普通大米),漲了不足30倍,而工資漲了200倍,茅臺酒也漲了超過200倍,再拿生豬舉例,當時賣一塊多,現在每斤賣十幾塊,只漲了10倍。本身利潤空間就不大,而人工成本及農資成本又佔了大部分。

    2、規模小

    在農業方面投資的的大公司不多,絕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小企業的小本經營,小本經營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工費佔了比重過大,而企業又沒辦法使用機器裝置來替代人工,更沒辦法來抵禦農資材料的漲價。

    3、無特色

    沒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產品,就沒有辦法來提高產品的價格。農業也存在產能過剩,指的就是常規的產品的過剩,尋找有特色的產品,就是企業發展的方向。

    4、無品牌

    茅臺酒賣2000塊錢一瓶,其成本不會超過200元,這就是品牌溢價。如果你有實力推廣自己的品牌,把大米賣到每斤200元,並且產能達到百萬噸以上,我想,你的企業肯定比茅臺酒更賺錢。

    5、模式單一

    如果我種植的是蔬菜,每斤1元賣給批發商,批發商再以每斤1.2元賣給零售商,小販再以每斤2元賣給消費者。我賣一塊錢,利潤有時只有一角錢,有時,成本就是一塊錢,我也要五角賣出,不賣就爛在地裡,誰叫我沒有渠道,誰叫我沒有話語權!如果你只管生產,不懂得經營,不會整合全產業鏈,你就很難生存。

    現在是共享經濟時代,假設你有1000畝地,你應該讓1000人來投資,讓他們來分享土地種出的產品或收穫,讓他們來分擔你投資的風險,總之,你得有超前的經營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大後,你跟媽媽深情擁抱過嗎?對媽媽說過我愛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