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宴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如果朱標不死一定會開創一個盛世,但是這個盛世和朱棣的永樂盛世是不一樣的。
朱標仁慈寬厚,對待弟弟們非常好,在他們兄弟中威信特別高。而且朱標還是太子時,對朱元璋對大臣的態度和嚴苛的律法是相當不認同的,如果朱標繼位,首先,大臣們肯定要鬆一口氣了,不會再擔心因為一點點問題就被打死,不會再爆發政治恐怖。而且大臣們的待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對於老百姓們來說,朱標的繼位代表著賦稅會減輕很多,老百姓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總而言之,朱標繼位後,朱元璋時期許多暴政都會得到改善,在朱標的治理下,大明內部海晏河清,人民生活富足,政治清廉。外有朱棣,朱權等能征善戰的藩王為朱標固守邊疆。要是找個對比的話,我認為朱標統治下的明朝可以和漢文帝統治下的漢朝相提並論,毫無疑問絕對是個太平盛世。
但是要和朱棣的永樂盛世比,朱標的盛世會少那一份武功,缺一絲霸氣。朱棣是朱元璋眾多兒子中性格和朱元璋最像的人。朱棣稱帝后,五次親征漠北,南征安南(越南)在安南設立安南布政使司。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設哈密衛。永樂時期,明朝疆域極盛有一千萬平方公里。而且永樂帝派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國威,讓大明揚威海外。我想,這種事在朱標的朝代應該是做不到的。
但是,朱棣時代也有很大的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朱棣時期基本上是延續了朱元璋的統治,把明朝政體進一步往偏了帶。如果是前有朱標,後有朱棣,我想明朝或許能比得上漢唐。
-
3 # 鎏小狸
不請自來
完全有可能啊。
以朱標的政治魄力,鎮的住自己後面的一種兄弟,不用整天緊張兮兮的看著那幾位大勢力藩王,即便是要削藩,也必然會採用更保險而有效的辦法,不會像朱允文那樣簡單粗暴,更不會被齊泰、黃子澄牽著鼻子走。
如果朱標繼位,很可能繼續遵從一段時間九王防邊的策略,利用朱棣、朱權等人的軍事才能打擊北元,很可能在兄弟齊心之下,創造出比永樂盛世更繁華的盛況。
唯一有些不可確定的是鄭和的大航海,不過,明初人才輩出,沒有鄭和可能有馬和呢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啊
求贊求贊求贊y∩__∩y
回覆列表
如果朱標沒死,明朝可以進入政治正常化,透過守文改制來扭轉朱元璋設計的路徑,使明朝早日走上健康發展之路,但是隨著朱標去世、朱允炆幼弱、朱棣篡位,這樣的機會一去不復返了。
朱元璋的制度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朱元璋出於乞丐得位的不自信,為了鞏固皇位,對文臣武將進行了經久不息的大屠殺,對蘇南富庶之區課以重稅,對士大夫階層進行全方位的壓迫,用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監視百官和製造冤獄,實行非常恐怖的政治,帶來巨大的惡果。
但朱元璋自己也清楚這種制度的惡劣之處,知道這麼搞必然不得長久,所以晚年朱元璋以及轉向,支援太子朱標和孫子朱允炆進行政治正常化的嘗試,自己廢掉了錦衣衛和多種酷刑,大力獎拔士人,朱標死後,朱允炆接過了朱元璋的接力棒,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建文改制,並且深得民眾支援。
但是朱棣靖難成功後,為了給朱允炆強加罪過,找來找去只找出“亂改祖制”一條,而這一條還很勉強,因為朱允炆實行的是朱元璋後期的制度,確實跟朱元璋前期制度不同,但那是朱元璋自己都知道不對而已經放棄了,朱棣為了表示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牌繼承人,就恢復朱元璋前期的惡劣制度,明朝從此走上了萬劫不復之路。